秋风起,飞叶落,丝丝凉意生。 近日,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屯留区散煤清零集中供热改造项目迎来加速推进关键期。
为切实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满足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真正实现“幼有善育”,日前,沁源县托育中心正式开园。 走进沁源县托育中心,教室窗明几净、整洁有序,原木色的桌椅、创意童趣的装饰让整个环境充满家的温馨;户外活动区安全宽敞,有小型滑梯、攀爬区、小木马等游戏设施,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小到桌椅、扶梯,大到盥洗室、多维活动空间,整个托育中心尽显细节与用心,为孩子们提供细致呵护。
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黎城县防灾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在火车站广场开展以“赋能年轻一代 共筑韧性未来”为主题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全县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共同构建安全的社会环境。 活动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过往群众普及各类自然灾害的特点、危害及应对措施。
壶关曾经有多么缺水,现在就会感到有多么幸福。 来到壶关就听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惠及全县254个行政村28万余人的壶关城乡供水管网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壶关县即将全面告别“饮水难”。
“以前一块牌子的背后就是一项工作考核。现在牌子下墙、服务上心,村干部干本职工作的时间多了,群众的笑脸也多了。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腐根断枝随水流,一生辉煌至此休。幸遇惜才痴雕客,枯木逢春再千秋。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长子县举行2024年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军属金秋专场招聘会。 招聘会现场,县内外60余家招聘单位涉及会计服务、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安保服务等多个行业,为退役军人及现役军人军属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供暖系民生,冷暖总关情。2024至2025年度采暖期将至,集中供暖已进入倒计时。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秋日平分气转清,金穗满田迎丰收。近日,潞州大地的田间地头农作物陆续成熟,秋粮收获加紧进行,农业园区内大棚蔬菜郁郁葱葱,农户们忙采摘,到处是繁忙而喜悦的丰收景象。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物业服务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潞州区把物业党建联建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在建组织、扩覆盖、强治理、优服务上下功夫,推动基层党建与物业管理深度融合,着力解决基层治理“权小责大”“小马拉大车”等重点难点问题,全力为“车”减负,为“马”赋能,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眼下正是红薯成熟收获的季节,在潞城辛安泉镇古城村,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收红薯,一垄垄新出土的红薯铺满田间地头,个个鲜红饱满,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和希望的“薯”光。 走进辛安泉镇古城村千亩红薯种植基地,只见红薯收获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一个个红薯从泥土中翻滚而出,个个体态饱满,色泽鲜亮,村民们三五成群,按照红薯的大小进行挑拣、分选、装袋……不一会儿,一袋袋红薯伫立在田地里,一派丰收景象。
马坊头村村民住上了采光足、通风好、结构优的新房子。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长治市潞州区马坊头村紧邻城南生态苑,是潞州区的南大门,村子地少人多,是典型的“城边村”。
10月11日是重阳节,潞州区老顶山街道王村新落成的人民剧场里热闹非凡,洋溢着温馨与欢乐。为了让村里的老人们度过一个欢乐的节日,村委会特意请来了剧团,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这些日子,位于平顺县西沟乡西沟村的山西纪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异常热闹。 村民将成熟的沙棘果一筐筐运往公司大院,交货收钱,村民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公司的生产线“火力”全开,一瓶瓶品质上乘的沙棘原浆灌装完成,包装打包后静待发运;西沟村的大山上,村两委成员在实地勘察,准备将沙棘种植基地再扩大,为企业发展提供硬支撑。
日前,商务部公布第二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第一批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县域直播电商中心和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案例集。其中,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案例共186个,长治市屯留区和太原市清徐县、运城市夏县、晋城市高平市位列其中。
“大爷你今年多大了?” “我今年虚岁八十,11月25日过了生日就是八十周岁了。” “等生日一过,你记得拿上身份证、户口本来咱们办理高龄津贴,能领钱……” 最近,长治潞城区潞华街道滨河社区时常有老人前来咨询领取高龄津贴的事宜。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长子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项目自6月份陆续开工以来,各乡镇全力配合,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广大建设者抢抓黄金施工期,保安全、保质量、赶进度,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把旅游公路打造成绿色之路、景观之路。 10月10日,在长子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发鸠山(晋义—十里)第二标段、精卫湖—树化石公园—崇庆寺第一标段看到,运输车、工程车、压路机和摊铺机等大型筑路设备来回穿梭,工人师傅们忙碌不停,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10月11日,长治市2024年度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长子县职业技术学校赛点赛项圆满落幕,来自全市1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参赛选手同台竞技、各展风采。 此次比赛包括电子商务运营、汽车车身修复与美容、焊接技术、智能制造设备技术应用四项,设置学生赛道与教师赛道。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屯留区以深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突破,以“三权三化”为抓手,着力解决“多头执法、执法不力、见管脱节”等长期困扰基层问题,推动基层综合行政执法赋权更加科学、准确,真正实现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全区“行政执法职能回归机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科学赋权,事项梳理精准化 针对基层赋权矛盾“听不见、看不透、理不清”问题,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出台《乡镇(街道)权责问题反馈处置机制》,构建起以区委组织部牵头,区委社会工作部抓具体协调,区委编办、区行政审批局、区司法局共同参与,连接乡镇(街道)、职能部门的权责反馈处置体系,进一步畅通基层权责问题反馈渠道,加强对跨部门、跨区域或有争议执法事项协调,有效打破基层权责不清壁垒,让基层呼声有人听、建议有处提、事情有地办,推动赋权评估精准有效。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日前,在“我们的节日·重阳”来临之际,长治市屯留区积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文明实践活动更是贴心周到。
聚拢人气、注入活力、拉动县域经济……5月24日至26日,第十二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在武乡县举行。3天时间里,主体、系列、线上3大板块活动,多元化呈现、互动式参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不仅带来了高涨的人气,还带火了周边消费,“活力值”拉满。
站在山曲村的最高点,放眼望去,一条乡间道路蜿蜒曲折,平整的田地和错落有致的房屋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生态优、产业旺、环境美的乡村振兴画卷。 山曲村是沁县牛寺乡的一个小山村,群山环绕,地处偏远,曾经鲜有耳闻,如今却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早就听说潞城区辛安泉镇南流村有一个神奇的‘响泉’,人们只要对着泉眼大声呼喊,就能看到泉水从地下涌动而出,今天终于亲眼目睹亲身尝试了这一景观,太漂亮了……”前几天,在长治市区工作一年的临汾籍青年张鹏一大早就驱车来到南流村,慕名前来寻找“响泉”。在南流村支部书记、辛安泉村级泉长刘永刚的带领下来到了响泉旁。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年来,襄垣经开区以“放管服”改革为契机,在企业投资建设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决心和执行力,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提升了企业投资建设效率,营造了优质的营商环境。 聚焦一个“优”字 贴身服务“零距离” 襄垣经开区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中心,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了“零距离”服务。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5月25日晚8时,《拥抱太行》史诗朗诵音乐会在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举办。这是第十二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三项改革——创新审批与时间赛跑 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把“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三项改革作为示范区优化营商环境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成立以来,该示范区大力开展“熟地”招商,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行承诺制,推行全程领办代办。一是强化前期服务和拿地开工。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5月25日,武乡县红色文化软实力系统工程发布会在太行干部学院多功能厅举行。这是第十二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重要活动之一。
沁源县总工会开展技能培训。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文明似花,沁人心脾。
移风易俗引领婚嫁文明新风尚。 书画驿站成为市民休闲放松、陶冶情操的好去处。
5月25日,2024第二届“千年广志 百年姻缘”民俗文化活动·襄黎情快乐骑行活动举行,来自黎城、襄垣两县300余名骑行爱好者,相聚襄垣东湖开展骑行活动。 随着活动开始,发令枪打响,骑行爱好者们犹如离弦之箭飞驰而出,一路前行。
项目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连日来,位于潞州区的富余煤气双超发电项目施工现场,大型机械来往穿梭,施工人员分区作业,按照任务计划,时间节点,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有效推进移风易俗,5月20日,沁源县文明办联合县民政局在婚姻登记处开展“倡导文明婚俗 培育文明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推动文明婚俗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活动现场,沁源县文明办向群众发出“倡导文明婚俗 培育文明新风”倡议书,倡导婚事新办,破除陈规陋俗;倡导婚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婚事廉办,严守纪律规定;倡导婚事美办,引领文明时尚。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银杏浑身是宝,具有观赏、经济、药用等诸多价值,有一定的耐旱、耐寒、耐贫瘠能力,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产业振兴为引擎,做强银杏经济,让一幅“银”妆“杏”果美丽画卷跃然闪耀在示范区发展的宏图上。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红色武乡,丰碑不朽。5月24日,第十二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广场隆重举行。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5月18日—19日,潞城区举行第一届“卢医山杯”红土网球公开赛。共有来自全国14个城市的130余名参赛者参加。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六一”国际儿童节,丰富辖区孩子们的文化生活,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近日,潞州区梅辉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辖区山与日出蛋糕坊在社区二楼开展“童享快乐 ‘焙’感幸福”主题文明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糕点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儿童节纸杯蛋糕的制作步骤和技巧,并将制作蛋糕的原材料依次分发给了大家,小朋友们一个个洗净了双手,撸起袖子动手做,大家两人一组,相互配合,兴趣盎然地制作着节日蛋糕,活动现场一片欢歌笑语。
5月21日,为期6天的第十二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助力乡村振兴优品展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武乡县八路军文化园西侧的展位前人头攒动,前来参观的游客们一边品尝特色农产品,一边询问价格,现场购销两旺,热闹非凡。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2023年以来,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以“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招商模式,创新举措、精准谋划,依据“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合作共建思路,完善重大项目资金保障协调机制,精准破解项目用地问题,合理统筹用地、能耗等指标,一体规划建设配套项目,推动重点项目落地投产达效,连续推出一系列抓招商、上项目、助企业、促发展、优环境的活动和举措,推动更多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落地。 标准厂房“筑巢” 以“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招商模式,发挥政府在牵头抓总方面,开发区在主战场、主阵地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作用,紧贴企业需求,精准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商。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乡村振兴强风劲,产业先行开好头。近年来,潞城区微子镇东靳村牢固树立“抓产业促发展”理念,立足本地实际,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加强技术指导、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您好,居委会吗?我家楼上天天‘叮铃咣啷’的,小孩儿光脚跑步、拉凳子的声音,吵得我们无法睡觉......”近日,莲花池社区接到居民投诉,长运小区楼上和楼下两家住户因生活噪音问题引发纠纷,存在着严重对抗情绪。为防矛盾进一步激化升级,该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开展调解工作。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春节期间,屯留区优质农产品在北京东城龙潭庙会进行展销,被抢购一空,为屯留农产品进京打开了渠道; 5月20日,北京市东城区2024年年轻干部培训班延伸教学在太行干部学院开班,这是东屯合作的新起点,是促进两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煤层气研究中心与屯留区山西润金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费托尾气、煤层气制氢、储氢项目的技术服务协议。 …… 去年以来,东城屯留两区互访日益频繁、交流逐步深入,合作初见成效。
青年艺术家在聚精会神地创作作品。申鹏耀 摄 初夏的武乡,晴空万里。
初夏时节,走进潞州区五马街道北山头村的民宿“半山听雨”,已不见昔日旧民房,映入眼帘的是青砖瓦片、飞檐斗拱,石板路曲折蜿蜒通向深处,幽静雅致的庭院环境,仿佛让时间放慢了脚步。 民宿负责人李虎正忙着打理小院,“多年在外奔波,就愈发想要安定下来。
夏日初长,万物并秀。武乡县丰州镇魏家窑村的田园综合休闲体验园里生机勃勃。
日前,长治市梧桐树下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屯留经开区政务服务大厅,用极短的时间便办理完成相关项目的备案手续。精准指导、细化类别、全面告知、主动服务……优良的政务服务,让该公司负责人对屯留经开区永远把企业发展摆在首位的亲商爱企氛围称赞有加。
日前,襄垣“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关键子项目——太平金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并网并稳定安全运行110余天。该工程的稳定运行,不仅完善了襄垣经开区增量配电网网架结构,还显著增强了附近企业用电可靠性,为区域绿色能源就近消纳提供了坚实支撑。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如果说旋转木马是西方世界的童话注脚,那么八角秋千便是东方文化中挥之不去的儿时追忆。近日,记者来到长治市潞城区店上镇北村红色研学基地内的文化广场,一睹八角秋千的风采与芳华。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碳基新材料产业链入选省级重点产业链,兴海新材料获评省级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碳基新材料获批首批市级专业镇,贝特瑞负极材料、龙星炭黑等新兴产业项目主体完工……近年来,长治市潞城区对传统煤焦化企业延链补链,持续强化139个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以赴破难解困,推动91个项目按期竣工。 今年以来,长治市潞城区围绕建设“一区两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努力塑造新优势、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入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
一张圆桌,几杯热水,居民代表与县乡领导干部、政协委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围桌而坐,一起说问题、谈看法、想对策,合力商量找到解决之道,在来言去语间凝聚共识。 这是近日,襄垣县古韩镇府前社区开展“有事来商量”协商议事会的生动场景。
黎城县黎侯镇晋福村,因为村集体的土地托管服务,将众多进厂进城务工村民“自己不进田、庄稼送到家”的理想照进了现实,同时受益的,还有周边10多个村庄的千余户农民。 晋福村紧邻县城,村中壮劳力大多在县城务工或在村口的钢铁厂上班,种地与务工无法兼顾,再加上近年来种地利润偏低,认为“不划账”的一些村民干脆将土地“撂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