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银“妆”杏“果”巧生金 文旅融合促振兴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银杏浑身是宝,具有观赏、经济、药用等诸多价值,有一定的耐旱、耐寒、耐贫瘠能力,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产业振兴为引擎,做强银杏经济,让一幅“银”妆“杏”果美丽画卷跃然闪耀在示范区发展的宏图上。2023年7月,该示范区引进了银杏经济林产业园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97亿元,占地1500亩,栽种银杏树苗8000余株。

银杏叶变“黄金叶”

银杏叶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的功效。用于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肺虚咳喘、高脂血症,药用价值极高。该示范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目标,结合示范区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因村施策,将银杏产业项目选址在故城镇李家山村,通过“非公党委+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银杏种植,引领银杏种植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有机”的产业发展道路。

银杏果变“致富果”

银杏果是银杏的种仁,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其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药用价值。该示范区用好银杏资源,提升银杏附加值,打造示范区银杏果加工基地。同时,用好银杏果加工基地,借助村镇电商展销平台,延伸银杏副食品生产链条和产品模式,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从而形成“采购—生产—销售”的全链条产销模式,促进村民和村集体增收。

“银杏+”“旅游+”双线联动

银杏不仅栽出了风景,栽出了产业,更栽出了财富。该示范区依托银杏资源,在银杏产业发展上,以打造“银杏小镇”为契机,延伸产业链,推动银杏产品制造供给侧能力提升,打造银杏产业升级新样板,形成“银杏+”“旅游+”双线互动,以旅游等三产服务业为抓手,带动一二三产联动,兼顾配套产业及延伸产业,形成完整的生态型产业体系,让银杏这棵参天大树成为示范区生态富民的一道最美风景。

下一步,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将加强银杏栽种、管护等业务培训,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做优做强银杏产业,把银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同安排同部署,进一步完善银杏生态型产业体系建设,让银杏产业得以升级“蝶变”,助推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孙爱国 房亚玲)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