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庄村农文旅一体融合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宜居宜业幸福至,和美乡村在身边。
传统剧目《五世请缨》。 观众用手机记录精彩瞬间。
近日,由阿里巴巴公益、平顺县文旅集团联合飞猪旅行、芒果互娱捐赠的户外沉浸式文化情景体验剧《时光里的访客》正式在平顺县龙镇村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落地,成为长治市首个沉浸式互动剧场。 《时光里的访客》以劳模李顺达、申纪兰,作家赵树理等人的家国情怀、青春奋斗为故事脉络,通过鲜活的历史内容、跌宕的改革浪潮,讲述太行儿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建设家乡,共同见证共和国成长的曲折人生,是进一步深挖平顺县红色资源,创新文化载体,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旅游的又一次尝试。
艳阳高照,清风徐来。小满时节的太行山间,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5月24日一大早,在襄垣县瑞泰商贸有限公司新能源牵引车零配件生产维修改造及充换电站建设项目现场,一台台新能源电动重卡鱼贯而出,开启一天的绿色运输任务。 位于襄垣经开区富阳园区的襄垣新能源牵引车零配件生产维修改造及充换电站建设项目,是该县重点项目之一,主要通过购置引入新能源电动重卡、安装换电桩及充电站,为煤矿企业量身定制具有节能性、经济性、安全性的绿色运输服务,为绿色低碳运输赋能续航。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孟夏时节,行走在长治市主城区的大街小巷,洁净的路面、成荫的绿树、清新的空气……无不令人心旷神怡。而这宜人的城市环境,离不开市主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环卫工人的艰辛付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家庭医生是居民的“健康守门人”。近年来,长治市潞州区持续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为辖区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解除医疗服务后顾之忧。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扎实开展好农机审验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机作业安全水平,日前,潞城区农业农村局、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联合开展农机审验工作,打造“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模式,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 在潞城区黄牛蹄乡审验现场,收割机、拖拉机、旋耕机等各类大中型农机具依次排开,秩序井然等候审验。
整齐划一的楼房,干净整洁的村道。 初夏时节,走进襄垣县侯堡镇东周村,排排楼房整齐划一,条条村道干净整洁。
夜间的小吃街热闹非凡。 武乡特色小吃干面饼。
非遗节目展演。 “月亮开花来有圆缺”“樱桃儿好吃树难栽”……5月16日晚,武乡县宝塔街如意桥头灯光璀璨、热闹非凡,人们的笑语欢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旧址 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旧址是“三会一校”革命旧址,位于距武乡县城东20公里处的浊漳河畔,现存52间院落,是王家峪“1+4”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红色文化艺术创意基地。2021年8月,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展示鲁艺师生和其他抗战文化团体在此进行的文化抗战运动,以及抗战期间创作的兼具革命精神与文学艺术价值的各类文化作品。
时维五月,序属孟夏。八方宾朋,齐聚武乡。
聚拢人气、注入活力、拉动县域经济……5月24日至26日,第十二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在武乡县举行。3天时间里,主体、系列、线上3大板块活动,多元化呈现、互动式参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不仅带来了高涨的人气,还带火了周边消费,“活力值”拉满。
站在山曲村的最高点,放眼望去,一条乡间道路蜿蜒曲折,平整的田地和错落有致的房屋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生态优、产业旺、环境美的乡村振兴画卷。 山曲村是沁县牛寺乡的一个小山村,群山环绕,地处偏远,曾经鲜有耳闻,如今却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早就听说潞城区辛安泉镇南流村有一个神奇的‘响泉’,人们只要对着泉眼大声呼喊,就能看到泉水从地下涌动而出,今天终于亲眼目睹亲身尝试了这一景观,太漂亮了……”前几天,在长治市区工作一年的临汾籍青年张鹏一大早就驱车来到南流村,慕名前来寻找“响泉”。在南流村支部书记、辛安泉村级泉长刘永刚的带领下来到了响泉旁。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年来,襄垣经开区以“放管服”改革为契机,在企业投资建设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决心和执行力,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提升了企业投资建设效率,营造了优质的营商环境。 聚焦一个“优”字 贴身服务“零距离” 襄垣经开区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中心,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了“零距离”服务。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5月25日晚8时,《拥抱太行》史诗朗诵音乐会在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举办。这是第十二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三项改革——创新审批与时间赛跑 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把“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三项改革作为示范区优化营商环境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成立以来,该示范区大力开展“熟地”招商,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行承诺制,推行全程领办代办。一是强化前期服务和拿地开工。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5月25日,武乡县红色文化软实力系统工程发布会在太行干部学院多功能厅举行。这是第十二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重要活动之一。
享受亲子时光,体会阅读乐趣。郭慧宇 摄 为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丰富辖区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4月20日上午,潞州区太西街道潞才社区在蓝话筒艺术培训学校开展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开展国家安全日宣传活动。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百姓福祉。“全区2023年新增就业4632人,就业技能培训401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45万元;2024年累计组织省外劳务输出800余人……”一组组数据诠释着上党区稳就业的良好态势。
谷雨时节,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沿着长襄公路一路北行,只见道路两侧花红柳绿,烟雨朦胧,穿过一座刚翻新的精致小桥,驱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而上,就到了襄垣县古韩镇小垴村。 这个季节的山坡被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植被包围,各色花儿绽放枝头。
伴着和煦的微风和春日的暖阳,记者走进黎城县上遥镇寺底村,一幅幅以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精美墙绘映入眼帘,与干净整洁的村庄交相辉映,使村景显得更加美丽。 “这些文化墙不仅有文字,还有漂亮的图案,让村庄一下子亮起来了。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作为政法委在基层治理中的前置阵地,社区治理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贴近群众的固有优势,是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的重要载体。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加强干部职工队伍思想阵地建设,4月18日,沁源开发区联合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图书馆举行了“职工书屋”“流动图书服务点”揭牌仪式。书屋内由县图书馆首批提供图书300余本,此外还设置了电子书单,包含120余套电子书,方便大家用手机扫描后阅读,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机关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今年以来,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把“学廉、建廉、促廉”深度融入到开发区工作全过程,着力打造新时代清廉机关,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党员带头“学廉”,让廉政思想入脑入心。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种植基地,襄垣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种植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玉米种植年获颇丰。位于该区的钰鑫振兴农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此为契机,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工业糠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现代生态发展之路。
农耕文化展馆。 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生活幸福。
“通过亲自上台演讲和聆听他人讲述,我们得以深入交流思想、有效推动工作进展。”在不久前结束的“西仵大讲堂”中,黎城县西仵镇到村工作大学生李殊颇有感触。
春到老区,万象“耕”新。在武乡县丰州镇十里坡村冬播谷子示范基地,一场农耕的“反转剧”正在上演,一粒粒憋足了劲儿的谷子齐刷刷地破土而出,迎风见长,谷苗青青,微风徐徐,点缀了广袤的土地,昭示着丰收的希望。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南开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王坚一行到访长治,与武乡县石北乡签约共建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杜建伟出席并见证签约。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中挑大梁、唱主角、担重任,潞城区通过激活力、提能力、增战力,全方位推动大学生强筋壮骨、成长成才。 严管厚爱激活力,提升管理质效。
居民们聆听宣讲。马嫣婕 摄 4月16日,潞州区英雄南路街道解放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特邀长治市老干部宣讲团宣讲员在辖区海棠西小区院内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季春时节,万物勃发。走进沁源县法中乡董家村草莓育苗基地,65座育苗大棚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棚内郁郁葱葱的草莓苗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切花、插苗。
“爷爷,快一点,看戏去喽……”近日,在潞城区黄牛蹄乡上黄村,6岁的小悦悦欢呼雀跃,手里抱着小凳子,拉着爷爷的手,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看戏。 晚上7时,伴随着咚咚锵锵的锣鼓声,演出正式拉开帷幕。
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春光明媚、天气晴好,蔬菜育苗、种植已进入关键时期。今年,长治市潞城区成家川街道神泉村首次开展旱地西红柿村集体集中育苗,保证种苗质量,夯牢丰产丰收基础,实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绿色增产”。
4月15日,在潞州区英雄中路街道蔡家巷社区一运小区电梯安装现场,工人师傅们正在加紧作业。为满足不同楼栋、楼层居民的需求,施工方多次勘测楼体结构和楼层特征,积极与居民协商沟通,听取居民意见,按照“一楼一策”原则,设计加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