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帚为笔 绘一城美景
——记2024年山西省模范集体、长治市主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以帚为笔 绘一城美景
——记2024年山西省模范集体、长治市主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孟夏时节,行走在长治市主城区的大街小巷,洁净的路面、成荫的绿树、清新的空气……无不令人心旷神怡。而这宜人的城市环境,离不开市主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环卫工人的艰辛付出。
每一寸沥青路、每一米路缘石、每一尺人行道、每一块公厕地砖……环卫工人们拿出如绣花般的心思,精心打理这座城市,从子夜到黎明,从酷暑到寒冬。
以帚为笔见证初心,以汗为墨履行责任。近年来,该中心紧跟城市发展步伐,将市民对生活环境的高满意度、高获得感作为服务目标,脚踏实地优化环境卫生设施布局、强化环境卫生保障能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竭力提升城市品质。前不久,该中心获得“2024年山西省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标准引领,道路清扫保洁质量全域提升
凌晨4时,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时,曹秋梅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轻手轻脚地穿衣、洗脸、刷牙,生怕打扰到熟睡的家人。
来到工作区,她便带头熟练地清扫路面及便道垃圾,遇到一些不容易被清扫的垃圾,就用手捡起。经过近3个小时不间断清扫,路面变得干干净净。
“我们每天都是这个点清扫,要赶在市民上班上学前打扫干净,虽然起早贪黑,但心里很满足。”曹秋梅是市主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清扫队一名小组长。在主城区,像她这样的清扫工人共有1954名。
“伴随着我市主城区版图扩大,保洁面积也随之增加。”该中心主任栗玮说,截至目前,该中心共承担主城区主次干道面积1942万平方米、绿化带面积354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任务。
“一把扫帚扫全城,一个标准管全城!”环境卫生提标提质,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该中心以全面提升清扫保洁质量为牵引,按照道路清扫保洁“两扫全保一洗”工作要求,持续加大对主次干道等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的道路及绿化带的清扫保洁力度,对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国道、省道、乡道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确保路面干净整洁。同时,做好扬尘污染治理工作,采取晴天“冲洗+洒水”、雨天“吸污+赶水”作业模式,对扬尘重点路段开展全方位大清洗,全面提升道路洁净度,确保城市环境持续向好。
科学管理,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力完善
晚9时,潞州区太西街道省建巷社区。行人逐渐散去,清运车司机董保祖和他的同事还在忙碌着。到达垃圾存放点,他们把三角锥放在车后显眼位置,然后将一个个垃圾桶挂在车尾的钩臂上,按下“提桶”按钮,垃圾自动倒入车内,十余次循环往复,所有垃圾被清收干净。用扫帚和铁锨将散落在地上的垃圾清理干净后,他们再奔向下一站。每天晚上,董保祖和他的同事都要连续工作6个小时,装车、转运……这些动作,不知要重复多少遍。
“对于清运队队员来说,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工作日。遇到节假日,垃圾量暴涨,清运队便全员进入‘战斗状态’,增加清运、转运频次,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栗玮介绍,目前,主城区年清运生活垃圾约24万吨,作业范围还包含3457个果皮箱及200个灭烟器的日常管理及维护任务。
在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上,该中心积极探索科学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强化生活垃圾上门收集服务,升级环卫设施,及时清理清运各种生活垃圾,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处置效能。加强83座生活垃圾中转站管理,确保中转站设备安全规范运行,站内及周边环境干净整洁。在做好餐厨垃圾收集清运工作的同时,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垃圾清扫车清洗污水、吸粪车污水等就近排入污水井,确保规范进入污水管网,全面提升清运管理水平。
服务优化,城市精细管理水平全面加强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程度。
“以前找个公厕要跑大老远,还脏兮兮的,现在百米之内就能找到公厕,并且有专人清洁,干净又卫生。”提及如今随处可见的新公厕,市民王丽芳连声称赞。
不仅人们如厕方便了,有的公厕还增设驿站功能,为新就业群体、户外工作者和市民提供爱心便民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城市温度。
在潞州区广场西社区爱心驿站,进出的市民络绎不绝,同时还有不少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人员在此小憩。驿站内,冷暖水直饮机、冰柜、电风扇、电磁炉、微波炉、针线包、医药箱等一应俱全,可以为户外劳动者提供热水、热饭、休息、手机充电等服务。
聚焦群众所需所盼,近年来,长治市全力打造数量充足、功能完善、管理良好的城市公厕服务体系,通过解决如厕难“小切口”,做好服务民生“大文章”。
精细化治理让城市有“里儿”更有“面儿”。
每到秋季,面对即将到来的大量落叶,该中心提前谋划,精心部署,积极开展精细化、多元化落叶清理工作。通过提高机械作业率、加大人机联合作业和增加人员保洁等方式,确保落叶得到及时清理,为广大市民营造干净整洁的道路环境。
去年冬天,长治市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多发频发。该中心第一时间启动清除冰雪应急预案,全员齐上阵,将除雪机械和保障人员具体到每条道路、每个点位,对主要路口、主要交通要道等重点路段喷洒融雪剂、全力清除冰雪,达到“雪降全出动,雪停道路通”效果。
……
寒来暑往,风雪无阻。他们,是这座城市最先迎接阳光的人。他们,正以帚为笔,绘就一城美景。(张瀚予 岳璐艺)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