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农业废弃物到高价值化学品的蜕变
襄垣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农业废弃物到高价值化学品的蜕变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种植基地,襄垣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种植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玉米种植年获颇丰。位于该区的钰鑫振兴农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此为契机,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工业糠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现代生态发展之路。
日前,记者在钰鑫振兴农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料场看到,成吨的玉米芯被整齐码放,据介绍,这是该公司一期工程年产6000吨糠醛生产线,该项目主要包括原料储存、上料车间、水解车间、精制车间、蒸馏车间、废水蒸发处理车间、锅炉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现已全部建设完成,正进入安装调试阶段,预计6月初投入使用。
该项目选用了国内先进的水解生产工艺,糠醛就是以玉米芯为原材料,经过原料粉碎、混酸、水解、初馏、水洗、脱轻、精馏等七个步骤后生成精醛。水解过程是糠醛生产的主要物料反应过程。蒸馏分为间歇蒸馏和连续蒸馏,工艺废水采用特制的废水蒸发器将生产中的废水通过蒸发变成二次气再回用于生产中,达到生产废水零排放。此工艺设计独特,既解决了糠醛的质量及收率问题,又实现了零污染。
“糠醛是一种多用途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石油、冶炼、钢材、制药、精细化工等产业,是一种无替代品的基础化工材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左右,税收可达8000万元左右,可带动当地就业人员500余人。”该公司经理张东东介绍说,此后,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引进一些新的技术,把产品质量进一步抓好,成本进一步降低,让环保、安全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仅收购玉米芯一项便可为襄垣县及周边县农民增加收入约8000余万元。同时,糠醛产生的糠醛渣可以变废为宝,60%糠醛渣回收利用作为生物质锅炉燃料生产蒸汽加工糠醛,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完善企业循环经济建设,剩余糠醛渣现多用于生物质电厂主要燃料,也可解决襄垣县边沿村庄冬季供暖所用生物质锅炉的燃料问题,还可以加工为蘑菇种植、果蔬种植等土地所用的高效有机化肥。
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的理念正逐渐成为新材料企业的共识。在新材料的绿色发展道路上,襄垣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科技创新,聚智赋能,助推新能源的绿色智能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娜 田浩东 于至玮)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