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潞州区马厂镇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坚持“整”“治”并举,“建”“管”并重,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打造户净、院美、村靓的人居环境,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该镇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治理办法,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全力以赴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挖掘机长臂挥舞,工程车来回穿梭,工人们精神抖擞、铆足劲头,抢抓有利时节,加紧进行路面开挖、管道清淤……日前,位于襄垣县的太行路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各项工作在有序推进。 随着车流量的日益增加,太行路部分路面出现裂缝、坑槽、路基沉陷等现象,并且排水系统存在管道老化、堵塞、渗漏、排水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市民群众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劳模之乡西沟村红色旅游绽放时代光彩,农旅园区龙镇村三产融合走出生态转型路径,电商小镇中五井村打造乡村e镇建设核心区,党参故里黑虎村株株药材托起群众致富梦……夏山如碧,万木苍翠,放眼青羊大地,一幅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尽情铺展延伸。 近年来,平顺县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指导“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主线,狠抓城乡融合、特色产业、绿色低碳、乡村文化和乡村治理五项重点,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盛夏六月,万物峥嵘。行走在长子县广袤的乡村大地,随处可见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美丽画卷:一条条乡间小道笔直宽阔,一户户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一行行绿树红花摇曳生姿,一个个特色产业蓄势待发,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 千里沃野披锦绣,浓墨重彩绘新篇。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先取一小撮秧苗,然后在泥里这样一勾,就可以把秧苗插进去……”6月1日,山西潞城开展“万象‘耕’新 南流有稻”六一儿童节研学活动,将小朋友翘首以盼的儿童节与象征辛勤耕耘的插秧节结合在一起,掀起了一场嗨翻天的沉浸式农文旅融合发展研学热潮,吸引10余组亲子家庭、50余名孩子一同走进田野,插秧劳作、浑水摸鱼、探索水源,尽情体验农耕文化和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在有着“上党小江南”之称的辛安泉镇南流村插秧比赛活动现场,在志愿者的示范讲解下,孩子们化身一个个小农夫跃跃欲试,来到广袤田园找寻最原始质朴的快乐。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骑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佩戴率,保障居民安全出行,连日来,长子县丹和社区志愿者在辖区各小区开展“正确佩戴头盔安全出行”主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5月31日,记者在昱旺小区看到,志愿者正在对小区未佩戴安全头盔的电动车驾驶人进行劝导,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宣讲、入户走访等方式,向社区居民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宣讲佩戴安全头盔重要意义,倡导社区居民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做到安全、文明出行。
5月30日,屯留区常态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召开,研究分析差距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锚定目标、鼓足干劲,以担当负责的态度、科学有力的举措、严谨务实的作风,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常态长效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区委副书记、区长张俊杰出席并讲话。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5月21日,山西沁新能源集团·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座谈会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双方就进一步合作展开深入交流。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包申旭出席并致辞。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全面实施长治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推进中医药强区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日前,潞城区举办第二届中医药职业技能竞赛,来自潞城区人民医院、中医院、中医院天脊分院、妇幼保健中心、各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类别医师、临床类别医师、医药师组成的12支代表队共36名选手参赛。 比赛采用技能答题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分别设置了理论考试、知识竞答、技能操作等环节。
黎城,靠浊漳河滋润的大地从来不缺文明的印迹,而与襄垣结下不解之缘的,首推黎城的广志山。广志山地势高耸,直入云霄,登临其上,有开胸广志之感,故名“广志山”,又称中阳山或王至山,当地人叫它“广志垴”,是太行山的高峰之一,素以山势高耸、风景美丽而闻名。
近日,“2024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发布,全国107个县市区上榜,我省3个县入选,长治市沁源县榜上有名。 据了解,“中国最美县域”榜单以发现美、传播美、享受美为宗旨,以县域生态美、人文美、产业美为评价标准,旨在为亿万旅游消费者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旅游目的地,助推全域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振兴。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我今天种了很多蔬菜,我很开心,知道了农民伯伯他们的辛苦,我收获了很多。”潞城区汇文颐龙湾幼儿园学生张可馨一边给自己种下的蔬菜浇水,一边开心地说道。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今年以来,屯留区上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贴民心,顺民意,让文明新风在乡村里越发闪亮。 文明交通 轻松出行 上村镇环湖沿线作为节假日游客消遣游玩的关键区域,不仅可以开展环湖漫步、野餐露营、环湖骑行等休闲活动,也有周边群众、相关商户开展摊位活动。
扮靓乡村“颜值”的主题文化墙。 浊漳河水潺潺而过,绿意盎然景色秀美。
“环境美了,收入多了,文化广场热闹了,村容村貌大变样了……”提起这些年生活的变化,黎城县黎侯镇董北村村民刘庆芳喜悦又兴奋。 小满时节,走进黎城县黎侯镇田间阡陌,一座座民居院落错落有致、一排排有机大棚绿意盎然、一片片产业基地欣欣向荣……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
5月的屯留,项目建设热潮涌动,激情似火。 屯留区加速推进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走进长子县丹朱镇西寺头村,处处是火热的施工场景,干部群众齐上阵,栽花种草、洒水养绿、种植新绿,绿美村庄再添“新衣”。 今年以来,西寺头村把村庄绿化作为学用“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抓手,按照“规划建绿、拆旧补绿、见缝插绿”原则,重点利用“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四地”(边角地、空闲地、闲置宅基地、拆违地),精心打造特色绿化景观带,推动村庄绿化提档升级,目前共栽植多种耐寒、易活花草等绿化苗木10000余株。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走进长子县慈林镇龙塘村新村,道路宽阔平坦,房屋排列整齐,工人们正忙着栽植苗木、喷涂墙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龙塘村是地质灾害易地搬迁村,以前环境脏乱差,房屋有裂痕,村民吃水困难。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工程属于沁河源头生态修复及水环境治理工程的一部分,位于沁源县城南环桥南侧,于2022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完成工程量的90%。 △县城污水处理厂 常源加氢综合能源岛项目,是集加油、加气、加氢、充电为一体的新能源产业,位于沁源县闫寨村附近,于2023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完成工程量的80%。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以文兴城、以文塑城。2023年开工建设的潞城红旗剧团非遗展演剧院,作为长治市潞城区城建工作中的重要项目以及备受瞩目的“城市地标”“城市舞台”,如今已初具规模,预计在2025年8月整体亮相。
享受亲子时光,体会阅读乐趣。郭慧宇 摄 为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丰富辖区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4月20日上午,潞州区太西街道潞才社区在蓝话筒艺术培训学校开展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开展国家安全日宣传活动。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百姓福祉。“全区2023年新增就业4632人,就业技能培训401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45万元;2024年累计组织省外劳务输出800余人……”一组组数据诠释着上党区稳就业的良好态势。
谷雨时节,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沿着长襄公路一路北行,只见道路两侧花红柳绿,烟雨朦胧,穿过一座刚翻新的精致小桥,驱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而上,就到了襄垣县古韩镇小垴村。 这个季节的山坡被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植被包围,各色花儿绽放枝头。
伴着和煦的微风和春日的暖阳,记者走进黎城县上遥镇寺底村,一幅幅以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精美墙绘映入眼帘,与干净整洁的村庄交相辉映,使村景显得更加美丽。 “这些文化墙不仅有文字,还有漂亮的图案,让村庄一下子亮起来了。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作为政法委在基层治理中的前置阵地,社区治理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贴近群众的固有优势,是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的重要载体。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加强干部职工队伍思想阵地建设,4月18日,沁源开发区联合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图书馆举行了“职工书屋”“流动图书服务点”揭牌仪式。书屋内由县图书馆首批提供图书300余本,此外还设置了电子书单,包含120余套电子书,方便大家用手机扫描后阅读,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机关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今年以来,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把“学廉、建廉、促廉”深度融入到开发区工作全过程,着力打造新时代清廉机关,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党员带头“学廉”,让廉政思想入脑入心。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种植基地,襄垣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种植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玉米种植年获颇丰。位于该区的钰鑫振兴农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此为契机,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工业糠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现代生态发展之路。
农耕文化展馆。 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生活幸福。
“通过亲自上台演讲和聆听他人讲述,我们得以深入交流思想、有效推动工作进展。”在不久前结束的“西仵大讲堂”中,黎城县西仵镇到村工作大学生李殊颇有感触。
春到老区,万象“耕”新。在武乡县丰州镇十里坡村冬播谷子示范基地,一场农耕的“反转剧”正在上演,一粒粒憋足了劲儿的谷子齐刷刷地破土而出,迎风见长,谷苗青青,微风徐徐,点缀了广袤的土地,昭示着丰收的希望。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南开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王坚一行到访长治,与武乡县石北乡签约共建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杜建伟出席并见证签约。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中挑大梁、唱主角、担重任,潞城区通过激活力、提能力、增战力,全方位推动大学生强筋壮骨、成长成才。 严管厚爱激活力,提升管理质效。
居民们聆听宣讲。马嫣婕 摄 4月16日,潞州区英雄南路街道解放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特邀长治市老干部宣讲团宣讲员在辖区海棠西小区院内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季春时节,万物勃发。走进沁源县法中乡董家村草莓育苗基地,65座育苗大棚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棚内郁郁葱葱的草莓苗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切花、插苗。
“爷爷,快一点,看戏去喽……”近日,在潞城区黄牛蹄乡上黄村,6岁的小悦悦欢呼雀跃,手里抱着小凳子,拉着爷爷的手,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看戏。 晚上7时,伴随着咚咚锵锵的锣鼓声,演出正式拉开帷幕。
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春光明媚、天气晴好,蔬菜育苗、种植已进入关键时期。今年,长治市潞城区成家川街道神泉村首次开展旱地西红柿村集体集中育苗,保证种苗质量,夯牢丰产丰收基础,实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绿色增产”。
4月15日,在潞州区英雄中路街道蔡家巷社区一运小区电梯安装现场,工人师傅们正在加紧作业。为满足不同楼栋、楼层居民的需求,施工方多次勘测楼体结构和楼层特征,积极与居民协商沟通,听取居民意见,按照“一楼一策”原则,设计加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