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晋福村 细化内容让“定星”有尺、加强宣传让“选星”有人、规范流程让“评星”有序……黎城县黎侯镇晋福村党支部将“星级文明户”创评作为提升村级治理水平的切入点,通过创评活动,村中60%的家庭成为有星户,40%的家庭荣获六星以上,进一步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星级文明户”激发乡村治理“星”动力。 近年来,晋福村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以“抓班子、强队伍,抓创建、促文明,抓发展、惠民生”为工作指导,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村民生活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形成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2020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长子县慈林镇慈林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成立以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推动社区进一步整合资源、巩固阵地、壮大队伍、丰富活动、打造品牌、健全机制、提升服务,开展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2022年,该站被长治市文明办授予“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荣誉称号。
6月16日,第十届天下都城隍文化旅游节暨2024全国象棋擂台赛、长治市太极拳精英赛在上党区天下都城隍正式启动,一场融合文化、体育与旅游的盛会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彩旗招展,雨声琴声共鸣。
暑热正盛时,服务沁人心。6月12日,潞州区“365+”新时代文明实践集市暨集中性示范活动在老顶山街道南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举行。
花壶线,一条风景大道将沿途众多旅游资源串线连片,让游人“快进慢游”;店上镇龙郡池村,混凝土水泥路铺到村民家门口、修到田间地头,一辆辆货车满载旱地西红柿送往全国各地…… 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近年来,壶关县坚持“公路通、百业兴、经济兴、百姓富”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农村公路+”模式,推动农村公路与物流、产业、旅游、乡村治理高品质融合,完善交通网络设施,有力促进乡村振兴、群众增收致富。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6月14日,沁县县委书记、县长司慧军深入册村镇、南里镇、沁州黄镇等地围绕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抓好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开展调研。他强调,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更实举措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不断推动沁县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迈向新台阶。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受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沁州黄镇15000亩“沁州黄”谷子农田出现不同程度缺水干旱情况。面对旱情,沁州黄镇充分发挥镇、村、企业、群众四级主体力量,依托“党委引领、镇村两级干部带头、企业组织发力、群众广泛参与”的模式,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广辟水源,落实节水灌溉和抗旱保墒措施,努力把旱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盛夏时节,草木葱茏。6月12日,走进长子县丹朱镇下霍村,清新亮丽的小院错落有致,整洁宽敞的道路四通八达,处处绿地草木让人心旷神怡……目之所及皆是精致宜人的乡村美景。
变电站工作人员认真工作。 日前,襄垣县迎来了一项里程碑式的进展——作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关键子项目,太平金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并网运行,不仅标志着襄垣经开区电力供应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更对完善区域电网结构、增强企业用电可靠性、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平时约邻居们到这里唱唱歌跳跳舞,中午大家一起吃饭唠家常,这样的日子舒心又自在。”这是潞州区英南街道西南城社区居民王喜娥每天的幸福时光。
农历五月初一,平顺县北社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辕四景车受邀参加潞州区暴马村民俗文化节开幕式演出。 展演还未开始,停驻在暴马村二贤庄文化广场的四景车已吸引众多游人驻足拍照。
盛夏时节,壶关县石坡乡南平头坞村风景如画,五彩斑斓的农家小院镶嵌在绿水青山中,举起手机随手一拍,处处皆景。村民们或在文化墙下驻足观赏,或在树旁纳阴乘凉……细数这几年的新变化,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炎炎夏日,走进石子河潞州区段上游河道岸坡生态治理工程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工人师傅正在机械的配合下,进行岸坡的树木种植,整个项目已经进入扫尾阶段。 石子河潞州区段上游河道岸坡生态治理工程自去年开工建设以来,施工方紧盯时间节点,加强进度管理,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6月9日,端午民俗文化节如约开幕,广大市民和四方宾朋纷纷走上沁县街头,享文化盛宴、过多彩端午。 宋女士节前邀请了亲朋好友来沁县一起过端午,“街上还有卖干馍、黄蒸、沁州黄米粥的,正好也让外地的亲朋们尝尝咱们沁县的特色,他们吃了都赞不绝口。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有“戏”可赏赢得群众,上演老戏新戏动人故事可听可看。6月9日,第十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正式开幕,戏曲作为特色文化之一,为广大群众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文化“盛宴”。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过端午,吃粽子、赛龙舟、游西湖、赏民俗,国潮端午”盛宴,让前来沁县的游客和市民度过了一个别样的端午。 在沁县旅游热门打卡点沁县环湖旅游路。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我们该如何留住孩子宝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又该如何引导他们从被动认识到自主创新,成长为有创造力的科技人才呢?潞城区各学校做出了新探、绘出了新画卷。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沁州西湖水上千帆竞,龙舟飞浆争渡破浪行。6月11日,山西省第九届龙舟公开赛圆满闭幕。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我们的节日•端午”的深刻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怀,6月6日,沁源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沁源朗诵协会共同举办“沁水流觞 九歌雅韵”2024年端午朗诵会,吟诵传唱屈原诗歌和英雄爱国主义故事,用声音和经典诗词演绎端午节的故事和情感,抒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怀。县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日前,为抓好“三夏”生产工作,黎城县洪井镇党委政府“抢”字为先,加快小麦收割进度,积极推进秋粮播种,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早”字当头,提前部署生产工作。
享受亲子时光,体会阅读乐趣。郭慧宇 摄 为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丰富辖区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4月20日上午,潞州区太西街道潞才社区在蓝话筒艺术培训学校开展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开展国家安全日宣传活动。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百姓福祉。“全区2023年新增就业4632人,就业技能培训401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45万元;2024年累计组织省外劳务输出800余人……”一组组数据诠释着上党区稳就业的良好态势。
谷雨时节,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沿着长襄公路一路北行,只见道路两侧花红柳绿,烟雨朦胧,穿过一座刚翻新的精致小桥,驱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而上,就到了襄垣县古韩镇小垴村。 这个季节的山坡被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植被包围,各色花儿绽放枝头。
伴着和煦的微风和春日的暖阳,记者走进黎城县上遥镇寺底村,一幅幅以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精美墙绘映入眼帘,与干净整洁的村庄交相辉映,使村景显得更加美丽。 “这些文化墙不仅有文字,还有漂亮的图案,让村庄一下子亮起来了。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作为政法委在基层治理中的前置阵地,社区治理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贴近群众的固有优势,是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的重要载体。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加强干部职工队伍思想阵地建设,4月18日,沁源开发区联合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图书馆举行了“职工书屋”“流动图书服务点”揭牌仪式。书屋内由县图书馆首批提供图书300余本,此外还设置了电子书单,包含120余套电子书,方便大家用手机扫描后阅读,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机关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今年以来,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把“学廉、建廉、促廉”深度融入到开发区工作全过程,着力打造新时代清廉机关,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党员带头“学廉”,让廉政思想入脑入心。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种植基地,襄垣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种植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玉米种植年获颇丰。位于该区的钰鑫振兴农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此为契机,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工业糠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现代生态发展之路。
农耕文化展馆。 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生活幸福。
“通过亲自上台演讲和聆听他人讲述,我们得以深入交流思想、有效推动工作进展。”在不久前结束的“西仵大讲堂”中,黎城县西仵镇到村工作大学生李殊颇有感触。
春到老区,万象“耕”新。在武乡县丰州镇十里坡村冬播谷子示范基地,一场农耕的“反转剧”正在上演,一粒粒憋足了劲儿的谷子齐刷刷地破土而出,迎风见长,谷苗青青,微风徐徐,点缀了广袤的土地,昭示着丰收的希望。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南开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王坚一行到访长治,与武乡县石北乡签约共建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杜建伟出席并见证签约。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中挑大梁、唱主角、担重任,潞城区通过激活力、提能力、增战力,全方位推动大学生强筋壮骨、成长成才。 严管厚爱激活力,提升管理质效。
居民们聆听宣讲。马嫣婕 摄 4月16日,潞州区英雄南路街道解放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特邀长治市老干部宣讲团宣讲员在辖区海棠西小区院内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季春时节,万物勃发。走进沁源县法中乡董家村草莓育苗基地,65座育苗大棚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棚内郁郁葱葱的草莓苗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切花、插苗。
“爷爷,快一点,看戏去喽……”近日,在潞城区黄牛蹄乡上黄村,6岁的小悦悦欢呼雀跃,手里抱着小凳子,拉着爷爷的手,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看戏。 晚上7时,伴随着咚咚锵锵的锣鼓声,演出正式拉开帷幕。
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春光明媚、天气晴好,蔬菜育苗、种植已进入关键时期。今年,长治市潞城区成家川街道神泉村首次开展旱地西红柿村集体集中育苗,保证种苗质量,夯牢丰产丰收基础,实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绿色增产”。
4月15日,在潞州区英雄中路街道蔡家巷社区一运小区电梯安装现场,工人师傅们正在加紧作业。为满足不同楼栋、楼层居民的需求,施工方多次勘测楼体结构和楼层特征,积极与居民协商沟通,听取居民意见,按照“一楼一策”原则,设计加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