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潞城区:呵护孩子科学梦想 点亮科技强国未来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我们该如何留住孩子宝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又该如何引导他们从被动认识到自主创新,成长为有创造力的科技人才呢?潞城区各学校做出了新探、绘出了新画卷。

“孩子们知道种子植物通过什么繁殖来延续后代吗?”种子是大自然的礼物,拥有无限神奇的力量。在潞城区天脊小学四年级的科学课上,牛晓燕老师正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种子繁殖的奥秘,同学们带着疑惑,认真聆听,积极举手发言,不时用放大镜和镊子观察它们的形态和特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逐步了解了种子的生长过程和多样性。像这样的生动科学课,天脊小学每周都会开展三次,从大自然到课堂再到实验室,从种子的繁殖到水的凝结再到“帆船回港”,每一个项目都让孩子们沉浸其中,深深感受到科学的无尽魅力。四年级的学生宋睿熙对科学课情有独钟:“我从一年级就开始学科学了,我们去参观大自然,还了解过小动物,我懂得了蚂蚁和蚯蚓都是在土里生活的。现在我已经四年级了,我还学会了怎样使用酒精灯,我感觉这门课非常有意思。”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升级。为了给孩子们打好科学基础,老师们也在不断学习摸索,通过科学课程实践化、科学眼界拓展化以及和大自然的有效衔接,为孩子们打开了另一扇窗。在多年的扎实工作中,潞城区天脊小学去年被省科协评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今年三月还成立了牛晓燕名师工作室。“我们学校主要在营造科学氛围、科学实践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校每年都会带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规律、月相的周期变化,我们还会带领学生走进天脊厂区观看污水处理,走进科技馆感受科技的快速发展及科学魅力。”潞城区天脊小学副校长牛晓燕这样告诉记者。

童年是培养科学兴趣的最好时机,科技类社团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走进潞城区实验小学,在3D打印社团、编程社团、机器人社团,随处可见“科技成就未来”“科技改变生活”“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标语,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在这里飞扬。各科学社团通过设置真实的情境,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将科学技术知识融合到项目中,充分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学生郭子浩参加机器人社团已经两年了:“我不仅学到了编程、机械设计等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潞城区实验小学信息中心主任秦文吉对此也深有感触:“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们不仅可以学到机器人编程和机械设计等知识,还能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也鼓励学生发挥科技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为让科学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多元,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的科技知识,今年四月份,潞城区多所小学引进海亮素质教育向未来AI双师商飞课程,通过云服务为孩子们讲解商用飞机常识。专业的科技知识、生动有趣的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和提升素养的机会。从以前单一的“每周一节科学课”,到现在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科技体验和科学探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科学教育有了越来越多的“打开方式”,寓教于乐、沉浸式、体验式的科学课程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科技的种子正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托起了小小少年的科技之梦。“今后,我校将以培育学生的科技强国梦为根本,充分发挥科学课程育人功能,创新科学教育的相关课程和活动设置,上好科学课,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们‘学科学 爱科学’的热情,营造更浓厚的校园科学氛围,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和动力,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不懈努力。”潞城区实验小学常务副校长皇甫连菊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信心。(赵亚喆 冯梦倩)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