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武乡县韩北镇刀把嘴村,等待收购的连翘整齐地堆放着,散发出淡淡的草药香气,诉说着村民这一年的辛勤。 连翘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以其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而闻名。
楼道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绿植错落有致……11月5日,走进黎城县黎侯镇广邯社区朝阳苑小区,整洁舒适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门禁系统和垃圾分类设施配备齐全,整个小区充满温馨宜居氛围。 朝阳苑小区以前是一个无主管单位、无物业服务、无人防物防技防的“三无”小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以旧换新惠民生,释放消费新活力。近期,潞城区“惠购潞城 以旧换新”2024年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正式启动。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眼下正是胡萝卜收获的季节,近日,步入长子县鲍店镇东北常村,一垄垄胡萝卜在田间绵延铺展,种植户们正在将一个个颜色鲜艳、大小均匀的胡萝卜从地里拔出,然后去缨、装袋,丰收的景象跃然眼前。 东北常村种植户李志立有丰富的胡萝卜种植经验,看着一袋袋金灿灿的胡萝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种红萝卜已经有二十几年了,今年引进了新品种,种了有2亩多,产量很不错,亩产1.2万多斤,现在市场价格也好,每斤能卖5、6毛钱,收入很满意。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鼓乐志愿项目启动以来,长子县各乡镇(服务中心)组织各自鼓乐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 咚咚锵、咚咚锵……”11月8日,在宋村镇东郭村,一场热闹非凡的婚礼正在举行,宋村镇“木兰花”鼓乐志愿服务队成为婚礼上的一大亮点,她们用节奏鲜明、响声轻快的鼓乐声,为这对新人增添了满满的喜气。
连日来,潞州区各项目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抢抓时机、紧扣节点,抢工期、赶进度,开足马力、并驾齐驱,拉满建设“进度条”,跑出发展“加速度”。 今年以来,潞州区按照市委“项目建设年”部署,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强化督导、全程跟踪,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质增效现代服务业,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推进有效投资落地见效。
11月7日至9日,由长治上党(深圳)科创中心、长治上党(上海)科创中心、上党农投联合举办的非遗文化民俗活动推介会,在深圳、上海两地举办。来自两地的上党籍在外企业家及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品乡情乡韵,共谋家乡发展蓝图。
近日,在襄垣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韩先生,使用自助办理区上线的 AI“简易制图”服务,很快绘制完成所需平面图。这是襄垣县相继推出“AI制图”、局长陪您办、政务体验员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之一,也是襄垣县进一步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流程,持续叫响“襄当省事·垣满服务”政务服务品牌的生动实践。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走进长子县,城市街道整洁干净,市场经营规范有序,市民行为文明有礼。在街头巷尾,既能看到城管人员严格执法的身影,也能看到“丹朱管家”们热情服务的笑容;既能感受到规范管理带来的秩序井然,也能体会到文明引导营造的和谐氛围。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今年以来,山西长治潞城区潞华街道天脊社区牢固树立“服务是最好的治理”这一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在统资源、聚人心、强引领、优治理等方面优势,围绕“双报到、双包联、双服务、双评价”工作机制和“大社区、细服务”工作定位,出实招、优服务,致力打造家门口的服务阵地。 走进天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只见书法爱好者正蘸墨挥毫,很快便完成了一幅书法作品,引得围观众人交口称赞。
连日来,为迎战业务旺季,黎城县快递企业纷纷打出“科技牌”,通过提升快递配送科技含量,实现快递物流“快进快出、提速提质”。 在黎城县中通快递物流园,正在忙碌的无人车可根据预设路线,自动将快递包裹运送到指定位置,无需人工干预。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是重大民生工程,事关民生福祉,是农村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近日,行走在杨安大地上,畅通的沟渠纵横分布,新建的净化器蓄水池固若金汤......一项民生水利工程润泽百姓心田,铺展杨安乡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社区“小食堂”,服务“大民生”。潞城区潞华街道聚焦民生关切,从城市基础单元社区小区入手,持续推动社区食堂服务不断完善,为社区居民提供价格实惠、口味多样的餐饮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营养美味的“幸福餐”。
在抗日战争期间,武乡这个仅有14万人口的山区小县,有9万余人参加了各类抗日救亡组织,有2万余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和巨大牺牲。 10月25日,全国首个以八路军文化为主题的数字体验馆在武乡开馆。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板山风景区武乡段,是一条极具魅力的道路。它蜿蜒曲折,如同一条飘逸的彩带镶嵌在太行山间,与如画的风景相得益彰。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以学促成长,赋能启新程。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基层力量,为进一步提升全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近日,长治市潞城区组织开展社区工作者及网格员职业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在潞城区人力人才资源服务产业园对全区9个社区80余位社区工作者及网格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眼下,正值胡萝卜采收时节,沁县册村镇河止村的500亩胡萝卜迎来了丰收季,村民们忙着收获、来自新疆、山东、长子的客商纷纷上门收购。 在河止村的胡萝卜种植基地里,绿油油的胡萝卜叶子青翠欲滴,一垄垄刚出土的胡萝卜整齐地摆在地头。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今年以来,屯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心组织举办了春季、秋季两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参与求职的300余名退役军人达成就业意向50余人,30余人在“百业千行齐拥军”双拥签约企业实现“满意就业”。 统筹谋划,是招聘就业工作的前提。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长子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项目是实施省委、省政府长城、黄河、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公路总体规划,推动乡村振兴、交旅融合,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目前,项目路面工程已基本完工,各项收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眼下正值大葱收获季节,11月4日,走进长子县丹朱镇朱坡底村大葱种植基地,一垄垄大葱翠绿挺拔、长势喜人。伴随着起葱机的轰鸣声,村民们动作娴熟地收葱、扎捆、搬运、装车,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7月13日,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团赴沁源县研学,深入了解沁源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与红色文化底蕴。 实践团参观了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沁源县生态文明实践展示馆,游览了花坡国家草原自然公园与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感受到沁源县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盛夏时节,夜幕降临,长子县丹朱镇同贺村的丹朱夜市灯火辉煌、游人如织。挑战味蕾的舌尖美食、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趣味十足的游乐设施、怀旧浪漫的公益电影……热闹非凡的乡村夜市,吸引众多县城周边乃至市区的群众前来游玩。
7月12日,京长对口合作屯留区中医药合作项目启动仪式举行。这既是屯留区推动京长对口合作的又一成果,也是践行民生理念、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
日前,潞州区组织招商团赴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安徽省合肥市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更新思路,学习做法,与意向合作企业对接洽谈,把脚步迈出去,把“真经”带回来,蓄势赋能全区高质量发展。 在京期间,招商团一行分别在中关村科技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五矿观山产业园,围绕转型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合作、文旅融合、园区建设、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合作进行交流座谈,并希望能借助首都企业、科研院所在专业领域的优势力量,强化项目对接,深化交流合作,加大技术指导,在潞州区工业固废处置、新型能源利用、园区建设、品牌打造、产业政策等战略研究方面得到帮助支持,为潞州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油葵花海美如画,生态经济两相宜。在潞城区潞华街道山底村向东100米处的田地里,昔日不起眼的山坡地摇身一变,成为金灿灿的千亩油葵种植基地,怡人风景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同时,也成为当地百姓争先奔赴的发展“钱”景。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文化设施建设是一座城市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潞城区不断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潞城区红旗剧团非遗展演剧院项目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自2023年开工建设以来,备受广大群众关注和期待。
电力社区推出暑期爱心托管课堂。丁德令 摄 7月11日,在潞州区太东街道电力社区活动室,大学生志愿者在指导孩子们画画,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用画笔画出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作。
为进一步规范辖区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增强物业火灾防控能力。7月10日,沁源县消防救援大队深入辖区方寸物业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活动。
“1940年4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在这里召开高级干部会议,这是抗战以来太行区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当时,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和八路军华北敌后各根据地的军、政首长云集黎城,提出了根据地建党、建政、建军三大建设任务。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庄严神圣。7月1日,屯留区丰宜镇石泉海礼堂,丰宜镇300多名退役军人,齐聚一堂,共同开展了“红心永向党 共谱新篇章”庆“七一”颂党恩主题活动。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双碳”目标下,绿色引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航标。今年以来,潞城区在充电站建设上巧做“加法”,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智慧、便捷、安全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为绿色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在长治潞城区,作为承担全区居民医疗保健工作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潞城区人民医院迁址新建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施工单位铆足干劲,抢工期、保进度,全力以赴“拉满”施工“进度条”,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近日,记者来到潞城区人民医院迁址新建项目现场,只见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一个个身影挥汗如雨,不惧酷暑、决战当“夏”的建设场景勾勒出一幅战高温、抢进度的火热画面。
开幕式。 跳球。
南湖荷塘美景。 七月盛夏,正是赏荷好时节。
为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的5名研究生在平顺县开展实习实训工作。 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旨在面向全校选拔一批政治坚定、德才兼备且有志于从事公共服务事业的学生骨干赴基层政府、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岗锻炼。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沁源县沁新集团、黄土坡集团、康伟集团等10家煤矿企业,向即将竣工的新建县人民医院捐赠价值1.6亿元的医疗设备。此次捐赠,既是响应号召、彰显社会责任担当的大义之道,更是心系民生、造福15万沁源人民的大爱之举,将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提升医疗水平,有力推动沁源县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年来,潞城区黄牛蹄乡立足自然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养殖模式,以产业为抓手,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实现点点发力、村村见效的“种、养、游”特色产业格局,打造“鸡、牛、羊”特色养殖基地,增添发展动力、促进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来到位于潞城区黄牛蹄乡上黄村的特色养殖示范基地,宽敞、整齐、明亮的标准化养殖圈舍映入眼帘,几十头西门塔尔牛个个毛色光亮、体形健硕,正在悠闲地晒着太阳。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我们村现在变化真大,不仅环境越来越美了,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村集体的收入也多起来了!”村里的老支书、老党员刘国文感慨着村里这些年的变化。 走进盛夏的沁县沁州黄镇南凹村,村容村貌整洁清新,主街的南哇哇小米加工厂房错落有致,村口的大片谷子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水泥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树绿花红……这些变化俨然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成果,老百姓尽情享受着和美乡村建设带来的幸福生活。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天朗气清,幽草芳香。坐在沁县南里镇樊村的活动场所上,任和煦的风吹拂发梢,低头溪流潺潺,抬头满目青翠。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大伯,我们来看你啦,我们也一直在找你,79年了,今天终于找到你了,我们来看你啦!”7月1日,在长治市长子县北高庙烈士陵园内,一场属于“烈士刘时智”特殊的祭扫正在进行,这场祭扫,他的家人足足等了79年。 刘时智为湖北省麻城县(今红安县)人,1931年参加工农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一直战斗在太行山区,曾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三营十二连连长,参加过长生口、七亘村、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等著名战斗。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在哪里。我们要做深做细做实社区各项工作,为文明城市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炎炎夏日,走进屯留区的村庄田野,处处绿意盎然,村道宽敞洁净绿树成荫,房前屋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种植园内果蔬长势喜人,露营地农家乐里游人如织,处处是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致…… 近年来,屯留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高位统筹、高效推进、高速运转,打造亮点、抓出特色、示范带动,加强规划引领,统筹推动乡村布局优化、农村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升等工作,探索出一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科学路径。 农旅融合打造精品样板 端午节期间,刚参加完高考的张新阳与父母一起来到毗邻漳泽湖西岸的上村镇小南村游玩。
挖机翻动着铲斗,工人们忙着清理旧路面……连日来,太行一号黎城县浊漳河环线旅游公路工程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建设者正在与时间赛跑,不断刷新施工进度条。 “项目实施以来,我们抢抓有利天气,加大人员、设备投入,优化施工方案,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速推进工程建设。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根据全国公安机关夏季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安排,针对夏季社会治安规律特点,7月6日晚,潞城区启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 随着“出发”一声令下,警灯闪烁、警笛鸣响,全体民辅警整装出发,一辆辆红蓝警灯闪烁的警车奔赴各自区域,全警迅速投入到重点部位巡查、安全防范宣讲、治安巡逻防控工作一线。
“村BA”赛事火热。 “村BA”现场“球王争霸”。
“这几天村里修路,对大家的生意多少要有点影响,可以先在门口挖开的沟上铺个木板,解决顾客通行的问题。”7月5日一早,长子县大堡头镇大堡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建丽就来到村民吕国堂开的饭店,了解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现场“支招”。
日前,从壶关县获悉,该县首届非遗宣传展示暨文旅推介活动将于7月10日至15日举行。 壶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只有抢占了人才高地,未来发展才更可期。
志愿者帮助老年居民测量血压。 今年以来,潞州区太西街道潞才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围绕党群服务阵地建设要求,通过开展阵地“焕”新提升行动,打造“家门口的阵地、心坎里的服务”,进一步听民意、解民忧、暖民心,让“微阵地”点亮“小幸福”。
近日,长子县精神文明创建服务中心组织“头头是道”志愿服务队深入横水服务中心开展“关爱‘一老一小’”志愿服务活动,免费为辖区老人、留守儿童理发。 “小朋友,我给你理短一点,看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