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区黄牛蹄乡:产业助增收 “畜”力促振兴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年来,潞城区黄牛蹄乡立足自然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养殖模式,以产业为抓手,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实现点点发力、村村见效的“种、养、游”特色产业格局,打造“鸡、牛、羊”特色养殖基地,增添发展动力、促进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来到位于潞城区黄牛蹄乡上黄村的特色养殖示范基地,宽敞、整齐、明亮的标准化养殖圈舍映入眼帘,几十头西门塔尔牛个个毛色光亮、体形健硕,正在悠闲地晒着太阳。

“像这头牛预计就是800斤左右,每天就是吃豆粕和玉米,能吃8斤,干草饲料能吃20斤,预计到八月份出栏能卖8000元左右。”上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舒黎明作为牛场的管护员,每天细心地观察牛的状态、清理牛栏,确保每头牛都能健康成长。“我们在2023年后半年购买了一部分西门塔尔肉牛,这个肉牛主要是肉质嫩、好饲养、长得快,我们的肉牛已经发展到了80头,还有20多头牛怀上小牛,预计后半年就能出栏20头左右。”

该合作社通过标准化养殖技术和管理体系,实现了从饲料采购、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到产品销售的全程标准化。同时,还积极探索“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发展模式,通过回收农户的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饲料,既解决了草料问题,又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农业生态循环、绿色发展。

“我们将扩大养殖规模,新建一个500平方米的牛舍,存栏量预计能突破200头,村集体经济增加10万元左右。同时我们带领村民养殖肉牛,在乡村振兴中继续铆足‘牛’劲,阔步前进,让老百姓的日子真正‘牛’起来、好起来。”舒黎明说。

而距离上黄村2公里处的杨庄村,两座干净整齐的养殖场房点缀其中,这里是一个设施功能齐全的集约化肉鸡养殖场,采用先进的立体多层笼养及全进全出模式,配有自动控温通风的水帘风机等设备以及自动化的供饮水与喂料系统,这些设施极大地提高了科学化养殖水平。此外,肉鸡养殖业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和增收,村民可以通过参与肉鸡养殖、在养殖场务工等方式实现家门口就业。

长治市鑫华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齐瑞杰告诉记者,“我们肉鸡场容纳7万羽肉鸡,预计每年可以出栏6批,每批有14万元左右的纯利润。现在我们准备扩大肉鸡养殖规模,建设第三个鸡棚,预计建成后出栏肉鸡达到70余万羽,年增收60万元以上。我们是订单生产,有固定销路,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产业兴旺是实现群众稳定增收的关键。近年来,潞城区黄牛蹄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全过程开展项目服务,建立“党员联系卡”“技术服务员”等示范机制,通过“集体+个人”“代养+寄养”“党员+产业帮带”“党员+技术共享”模式,助力肉鸡、肉牛、黑山羊等种养殖经验推广,叫响一批“土字号”特色养殖品牌,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我们黄牛蹄乡将不断发展壮大特色养殖品种和规模,因地制宜引进优良牲畜品种,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大力扶持培育养殖企业,扎实推进特色养殖项目,积极探索规模化、自动化、标准化集中养殖模式和农户分散养殖模式,加快全产业链发展,助推农民增收致富,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潞城区黄牛蹄乡副乡长崔睿说道。(段婷婷 杨鹏)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