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叔,身体还好吧?最近天气热,可要多注意!” “张姐,上次说的垃圾转运的事解决了吧?” “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要互相理解嘛。” …… 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是武乡县上司乡铺上村网格员张留平每天的必修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屯留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固气废综合利用低碳产业,全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近日,北大医学-振东制药先进制剂联合实验室签约揭牌仪式在北大医学科创中心成功举行。此次签约揭牌,是上党区落实省委、市委深化校地合作,共建12大基地的有力举措,进一步巩固了上党区与北京大学的合作基础,拓展了合作领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沁县将坚决进行系统学习、全面贯彻和深入推动,切实在新征程上把准时代大势、找准工作定位、瞄准发展方向,努力实施一批创新性、引领性改革,奋力推动沁县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成果。
连日来,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黎城县西井至寺底线道路改造工程现场,机械轰鸣、工程车辆穿梭不停,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紧张有序地作业,确保项目加速推进。 黎城县西井至寺底线道路改造工程全长 6.841 公里,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 7.5米,项目建成后可加强“景景通”景区衔接串联,切实改善丹泉小镇景区及周边地区路域环境,满足旅游公路“快速、慢游、安全”的功能要求,同时可促进沿线乡村快速发展。
到村工作大学生卢世荣(左)在慈林镇龙泉村与村民一起制作红灯笼。 从大学生到基层服务人员,从校园的象牙塔到乡村的泥泞路,从校门到家门再到“百姓门”。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沁县出产的沁州黄小米,以皇家贡米而久负盛名,系山西小米的代表,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近年来,沁县以“有机旱作”“加工转化”“擦亮品牌”三张牌,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举措,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年来,潞城区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抢抓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力契机,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县),因地制宜、对标发力,以中医院为基地、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着力打造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塑造区域特色品牌,全力助推中医药强区建设。 每天清晨,在潞城区中医院针灸科治疗室内,都能看到医生用针灸、推拿、敷贴、熏蒸、穴位注射等10类51项中医适宜技术为患者诊治的场景,医生还会时刻关注着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得到最适合的治疗。
桑秀红为村里的老人讲解健康知识。 “瀑布晴落雪,紫峰夜花开,古刹青山埋,虹梯霄汉连。
村干部与村民谈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村民们的心更齐了”“道路更加便捷了”“村庄变得更加美丽了”。
连日来,潞州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全力做好秋季入园新生及幼儿教师的体检工作,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状况,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8月29日上午8时,在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已经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有序排队,等待进行入园体检。
今年以来,屯留经开区牢固树立“企业到哪里,政务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服务宗旨,深化落实“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着力营造亲商、安商、惠商、留商的良好氛围,真正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优。截至目前,共申请赋权65项,其中今年申请赋权12项,实现了企业从注册登记、项目立项、工程建设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全链条跟踪服务,进一步拓宽承诺事项的开展范围。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是千万工程的题中之义。近年来,潞城区辛安泉镇西流北村以“千万工程”引领,靶向发力,综合施策,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发展,有序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提“颜”增“质”,助力村美民富。
近年来,潞州区把东尚理想城作为重点项目,以创建“城市中央理想区”为目标,重塑长治创意商业街区新格局,精心打造集文创艺术、互动体验、潮流打卡、美食购物等多种模式于一体的商业街区,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入驻。 “棒棒糖亲子乐园”是东尚理想城的一个入驻项目。
8月27日是农历七月廿四,潞州区堠北庄街道张祖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古庙会。张祖村在庙会期间举行了首届张果老非遗文化节,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来到这里,逛热闹庙会,赏民俗表演,品风味美食,体验乡村游,感受张祖村的新变化。
当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立秋时节,襄垣县虒亭镇源生有机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智慧设施农业园区内,一个个蔬菜大棚整齐地“镶嵌”在田间。低身扎进香瓜种植大棚,瓜果的香甜混着泥土的清新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今年以来,沁源县新章—程壁道路改造工程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目前,它的建设进度是怎样的?我们去现场了解新程线项目建设进度。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初秋时节,沁县册村镇河止村种植基地白菜迎来了丰收季。绿油油的菜地一眼望不到边,一垄垄平整的田地里,一株株胖墩墩的白菜长势喜人,百余名菜农穿梭田间,俯仰之间手起刀落,一个个青翠欲滴的白菜被剥离出来,装进筐内、运出田间、分拣装车,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金秋时节,潞城区潞华街道千亩油葵基地迎来了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丰收季节。金黄色的油葵花盘沉甸甸地低垂着,每一颗饱满的葵花籽都承载着汗水与希望,绘出一幅秋日丰收的美丽画卷。
走进平顺县北耽车乡实会村村民辛爱珍家,院里葡萄树长得郁郁葱葱,茂密的叶片下,一串串绿葡萄挂满了藤蔓。近期正是防治病虫害和提高优果率的关键时节,辛爱珍正忙着给葡萄串套袋。
高架塔吊挥臂翻飞,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干劲十足……5月14日,位于襄垣县新建东街与滨河西路交叉口西北角(滨河中心城项目院内)的县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小托育蕴含“大民生”。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提升长子县党政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5月13日,长子县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暨党政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一期)在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开班。长子县政协主席吴斌出席开班仪式,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燕主持,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副院长沈玉峰致欢迎辞。
活动现场气氛其乐融融。 (图片由潞州区演武社区提供) 5月11日,潞州区英雄南路街道演武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居民开展演武邻里荟“幸福邻里 为爱绽放”母亲节文明实践活动。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人民幸福,健康为“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5月11日,“体验科学 启迪创新”2024年中国流动科技馆山西巡展长子站活动在东方红学校正式启动。长子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王慧忠,副县长张树军出席启动仪式,县科协、团县委、东方红学校负责人及科技工作者代表、科普志愿者、东方红学校师生代表参加启动仪式。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初夏时节,万物峥嵘。5月8日,走进长子县丹朱镇东寺头村,道路整洁、房屋俨然,绿树成行、鲜花作伴,一幅绿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日,长治市大健康公共服务基地的工作人员和潞城区卢医社区的网格员们一起,早早地开始了一天的入户调查工作。 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详细地询问被访老人的生活习惯、饮食、患病以及服药情况,并做好信息登记。
日前,位于屯留经开区康庄工业园的长治市三耐铸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这是屯留经开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企业完成创新提“智”升级的生动实践。
初夏的潞州区大辛庄街道果园村,溢出了缕缕果香。一座座温室大棚内,水果番茄、水果黄瓜等果蔬挂满了枝梢,各个圆润饱满、色泽诱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4年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入选名单,全国102名讲解员入选。作为长治市唯一入选者,武乡县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心栗宇琴名列其中。
5月9日,从壶关县县城出发,向东南行60多公里, 便来到壶关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支线东川底-东井岭段项目建设施工现场。 崇山峻岭间,钻机耸立,机械轰鸣,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建设者们正在进行路基填筑和桥梁建设作业。
初夏时节,阳光明媚,万物勃发。5月6日,在上党经开区山西日盛达2×1000T/D光伏玻璃生产线及配套深加工项目(二期项目)施工现场,A线设备已陆续进场,机器基本安装就绪,工人们正在加紧做最后的修整工作,为A线窑炉点火投产按下“冲刺键”。
进入5月以来,位于襄垣县虒亭镇的山西源生有机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的水果大棚里,樱桃迎来了成熟季,不仅成为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美味,也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 走进樱桃大棚,扑面而来的是沁人心脾的甘甜果香,一颗颗红润饱满、鲜嫩欲滴的红樱桃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
志愿者为社区群众理发。(图由长子县精神文明创建服务中心提供) 5月7日,汇集了文艺演出、法治宣传、爱心义剪、小家电维修等内容的“文明集市”在长子县丹顺社区火热开市。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成长,乡村是大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人到乡村一线建功立业,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寄语到村工作大学生“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新时代青年人指明了在最基层扣好“第一粒扣子”的成才道路,为各级党组织确立了发挥组织优势引导青年人投身乡村振兴的工作目标。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年来,长子县常张乡大中汉村紧紧围绕兴产业、带就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做活大棚经济“文章”,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5月8日,走进大中汉村蔬菜大棚里,果蔬飘香,绿意盎然,一排排西红柿秧藤长势喜人,一列列青(尖)椒苗已经挂果,一颗颗诱人的果实掩映在绿叶间,蕴藏着勃勃生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清水之上飞鸟掠过,碧波荡漾,两岸护坡堤岸整齐……走近沁源县景凤镇紫红村,一幅山清水秀的田园画卷映入眼帘。 紫红河河道治理是沁源县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的缩影。
平顺县组成服务保障专班,贴心为游客提供服务。 今年“五一”假期,平顺县“风光游”“乡村游”“古建游”“红色游”热度不断走高,文旅市场活力满满,文旅消费“多点开花”,“假日经济”热力十足。
开展村务监督培训,推进清廉乡村建设。 清廉说事室更贴近民心。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诗人笔下的春风,如音符、剪刀,弹奏着沙沙作响的乐章,裁出了桃红柳绿的春天。
连日来,国道208线改扩建工程(襄垣段)施工现场,广大建设者奋战在一线,争分夺秒进行首段水稳底基层试验段铺设。这标志着该项目路面施工阶段正式拉开序幕。
5月6日,客户于先生将8.09吨废钢铁出售给欧冶链金山西瑞赛格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作为回收方的欧冶链金山西瑞赛格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正式开具了长治市首单废钢铁回收行业“反向发票”,标志着长治市开始将“反向开票”作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抵扣凭证。
独居老人刘淑敏的手机键盘很特殊,“9键”做了鲜红标记。她说:“有急事按这个键,就能很快联系上社区网格员,他们也会第一时间赶到家里。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今年以来,武乡县洪水镇强化组织引领,集思广益定思路、积极筹划谋发展,为全年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党委牵头引路径 洪水镇党委坚持以“三个示范县”建设为统领,结合镇情实际制定“123”工作思路,及时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理顺思路。
水清岸绿风光美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狍子 县城绿化环境优 花坡风景美如画 沁源县地处太岳山山区,森林茂密,牧坡连连,物种资源丰富多样,森林覆盖率达到52.75%,被誉为太岳山上的“绿色明珠”。 近年来,沁源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全面建设生态沁源为目标,立足沁源生态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林草发展机制,积极推进造林绿化和林草资源保护,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现代林业产业,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村道平坦干净,彩色墙绘主题鲜明,农舍庭院花香四溢……初夏时节,潞州区处处呈现出一派景美民富的乡村新图景。今年以来,潞州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新举措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目前,项目所需的七大车间全部建成,大型机器设备也已安装完成,预计5月底可正式投产!” 5月7日,在襄垣钰鑫振兴农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糠醛项目现场,崭新的生产车间拔地而起,数台生产设备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调试机械设备,大家正全力以赴为项目顺利投产做最后冲刺。 重点项目既是经济“稳定器”,更是发展“推动器”。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五月好时光,田间耕种忙。在长治市潞城区,各种智能化农机具,生产新技术、新模式纷纷“上岗”亮相,潞城区新引进的“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种植技术更是锦上添花,全力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抱团发展的富民产业……如今,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生动画卷正在太岳大地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沁源县将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立足生态优势,坚持特优战略,发展生态农业,强化系统思维、一体谋划,把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全力以赴育产业、谋发展、促振兴,着力构建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抓手的产业体系,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奏响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乐章。
五月的长子,如诗如画,春色正好。 紫云山上,松柏成荫,鸟语花香,充满着浪漫的遐想;山间景观栈道上,人潮涌动,场面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