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下八上”防汛最关键时期,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复杂。连日来,黎城县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超前谋划、精心部署、强化行动,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
武乡梅杏看权店,一果三色“杏中王”。每年的七月,武乡县故城镇权店村,这个深藏于大山之中的小村庄,便会因为“一份甜蜜”而变得热闹非凡—— 家庭农场里,来自各地的游客们正忙着采摘和品尝梅杏;欢声笑语的直播间,是部分村民在开展网络销售;专业合作社的仓库内,熟练的工人正把品相最好的梅杏进行分拣、打包;而村子另一端的工厂中,现代化的生产线上在进行清洗、切割、烘干等梅杏深加工…… “俺村的每一处变化、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梅杏书记’——小杨的努力!”被村民们赞不绝口的正是权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东杰。
连日来,上党革命老区散煤清零(长治市襄垣县)项目乙二醇动力岛线工程正在紧张有序推进,建成后全县集中供热范围将进一步扩容,新增供热面积109.94万平方米,能够让更多居民住上冬季集中供热的暖屋子。 从2023年开始,襄垣县大力实施上党革命老区散煤清零项目,投资8.96亿元启动4镇63村集中供热工程,向农村供热470万平方米,2023年已完成诚丰一线、诚丰二线建设工程和五堡线主管网工程,不断减少居民取暖碳排放,逐步形成城乡供热一体化格局。
俯瞰东湖碧波,两岸绿树成荫。 盛夏时节,晨曦初露,金色的晨光洒落东湖,浮光跃金,波光粼粼,山水草木都悄悄镀上了一层温暖光辉。
图为襄垣东湖主题文化公园一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近年来,潞城区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工作,2023年5月开工建设的长治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作为集技能实训、技能竞赛、技能评价等于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场所,将助力潞城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驶入“快车道”。
盛夏时节,潞州区老顶山街道双桥庄村的“一田一墅”小院里却是清凉舒适。游客们围坐院中,避暑赏景、品茗畅聊,尽享休闲时光。
7月8日至13日,长子县关键岗位干部专题培训班72名学员赴北京市丰台区延伸学习。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深受启发。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年来,长治市潞州区以党建品牌创建为重要抓手,创新性地打造了“新晋邻·潞邻幸福圈”城市党建品牌、“先锋领航·晋村振兴”农村党建品牌、“新新相融”新兴领域党建品牌,通过党建品牌的创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火红的七月,党旗飘扬。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山西省水利厅印发《关于做好第一批市级和县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公布了山西省第一批市级、县级水网先导区名单,长治市潞州区成功入选。 推动市级和县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是山西省水利厅深入贯彻《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全省水网体系工作部署和水利部加快推进市级水网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创新全省水网建设推进机制的重要举措。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推动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在位于潞城区成家川街道的龙富达(山西)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硝酸铵钙项目现场,建设者们战高温、斗酷暑,加班加点抢工期、赶进度,全力保障项目早建成、早投产。 走进项目现场,厂房矗立,工人师傅们正在忙着刷新墙壁,处处一派火热建设景象。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随着时代发展,养殖业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近年来,长治潞城区持续发力、科学谋划,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上做文章,一批批养殖企业先后上马、一个个惠企业政策落地见效,规模化养殖在全区逐渐蔚然成风、成效显著。
“您好,我来办理企业注册登记,但是不知道该去哪个窗口,都有什么流程呢?”“听说今年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推出了为辖区企业、居民提供帮办、代办的新举措,都有哪些方面呀?能不能给我详细讲一下?”…… 7月5日上午,襄垣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迎来了一位“特殊人员”,她一边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对各事项具体流程、办理相关要件和办理时限等内容进行详细了解,一边询问身边办事群众的办证办事体验。 这位“特殊人员”便是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云云,也是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聘请的10名“政务服务体验员”之一。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随着暑假模式的开启,青少年溺水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近日,潞城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为学生普及防溺水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防、自护、自救能力,筑牢防溺水“安全堤”,护航暑期安全。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盛夏时节,走进沁县南里镇中里村,入眼是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图: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道路、精致的农家院落、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白墙青瓦鳞次栉比,一幅新农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作为全县3个“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之一,也是南里镇实施“千万工程”的牵头示范村,今年以来,中里村坚持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一号工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以产业支撑为重点,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深入开展精品示范村创建,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力打造具有城郊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7月11日,沁县县委书记司慧军深入京长友谊桥(廉公桥)对建设进度再调度、再督导、再要求。他强调,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站位、靠前服务、合力攻坚,高品质建设,高效能推进,以重点项目建设助推全县高质量发展。
“这条街的建筑表面有没有墙皮脱落、脏污的情况?路面有没有破损?裸地有没有治理……”“走,我们去前边看看。”连日来,在屯留区的大街小巷,相关领导干部纷纷带队督导检查常态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这也是该区开展文明城市建设“百日提升行动”的举措之一。
武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色VR体验。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这是时代所需,也是群众所盼。
潞州区柏后村的夜市中人头攒动,格外热闹。 文旅是新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幸福产业,是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7月10日,襄垣县组织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在古韩镇阳泽河水库举行防汛应急抢险联合演练,旨在进一步优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机制,实战化检验水库调度能力、险情排查处置能力、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各部门防汛应急救援水平。 本次演练以“襄垣县全境普降特大暴雨,阳泽河水库水位达到警戒水位,大坝出现渗水险情以及2名人员落水失踪”为模拟场景,设置监测预报预警与联合会商、水库联合调度、组织撤离避险、水库应急抢险、水上人员搜救5个科目,情景丰富,贴近实战。
享受亲子时光,体会阅读乐趣。郭慧宇 摄 为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丰富辖区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4月20日上午,潞州区太西街道潞才社区在蓝话筒艺术培训学校开展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开展国家安全日宣传活动。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百姓福祉。“全区2023年新增就业4632人,就业技能培训401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45万元;2024年累计组织省外劳务输出800余人……”一组组数据诠释着上党区稳就业的良好态势。
谷雨时节,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沿着长襄公路一路北行,只见道路两侧花红柳绿,烟雨朦胧,穿过一座刚翻新的精致小桥,驱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而上,就到了襄垣县古韩镇小垴村。 这个季节的山坡被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植被包围,各色花儿绽放枝头。
伴着和煦的微风和春日的暖阳,记者走进黎城县上遥镇寺底村,一幅幅以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精美墙绘映入眼帘,与干净整洁的村庄交相辉映,使村景显得更加美丽。 “这些文化墙不仅有文字,还有漂亮的图案,让村庄一下子亮起来了。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作为政法委在基层治理中的前置阵地,社区治理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贴近群众的固有优势,是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的重要载体。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加强干部职工队伍思想阵地建设,4月18日,沁源开发区联合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图书馆举行了“职工书屋”“流动图书服务点”揭牌仪式。书屋内由县图书馆首批提供图书300余本,此外还设置了电子书单,包含120余套电子书,方便大家用手机扫描后阅读,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机关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今年以来,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把“学廉、建廉、促廉”深度融入到开发区工作全过程,着力打造新时代清廉机关,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党员带头“学廉”,让廉政思想入脑入心。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种植基地,襄垣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种植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玉米种植年获颇丰。位于该区的钰鑫振兴农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此为契机,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工业糠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现代生态发展之路。
农耕文化展馆。 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生活幸福。
“通过亲自上台演讲和聆听他人讲述,我们得以深入交流思想、有效推动工作进展。”在不久前结束的“西仵大讲堂”中,黎城县西仵镇到村工作大学生李殊颇有感触。
春到老区,万象“耕”新。在武乡县丰州镇十里坡村冬播谷子示范基地,一场农耕的“反转剧”正在上演,一粒粒憋足了劲儿的谷子齐刷刷地破土而出,迎风见长,谷苗青青,微风徐徐,点缀了广袤的土地,昭示着丰收的希望。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南开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王坚一行到访长治,与武乡县石北乡签约共建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杜建伟出席并见证签约。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中挑大梁、唱主角、担重任,潞城区通过激活力、提能力、增战力,全方位推动大学生强筋壮骨、成长成才。 严管厚爱激活力,提升管理质效。
居民们聆听宣讲。马嫣婕 摄 4月16日,潞州区英雄南路街道解放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特邀长治市老干部宣讲团宣讲员在辖区海棠西小区院内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季春时节,万物勃发。走进沁源县法中乡董家村草莓育苗基地,65座育苗大棚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棚内郁郁葱葱的草莓苗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切花、插苗。
“爷爷,快一点,看戏去喽……”近日,在潞城区黄牛蹄乡上黄村,6岁的小悦悦欢呼雀跃,手里抱着小凳子,拉着爷爷的手,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看戏。 晚上7时,伴随着咚咚锵锵的锣鼓声,演出正式拉开帷幕。
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春光明媚、天气晴好,蔬菜育苗、种植已进入关键时期。今年,长治市潞城区成家川街道神泉村首次开展旱地西红柿村集体集中育苗,保证种苗质量,夯牢丰产丰收基础,实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绿色增产”。
4月15日,在潞州区英雄中路街道蔡家巷社区一运小区电梯安装现场,工人师傅们正在加紧作业。为满足不同楼栋、楼层居民的需求,施工方多次勘测楼体结构和楼层特征,积极与居民协商沟通,听取居民意见,按照“一楼一策”原则,设计加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