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屯留区禾泽田农业公司育苗大棚里,工作人员在管理青椒苗株,各类蔬菜苗株也陆续出棚销售。该公司抢抓农时,提前育苗备春耕,加紧管护和生产,为农业丰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潞州区抢抓农时,聚焦田间指导、科学种植、农资储备等环节,扎实推进农业生产工作,田间地头一派早春忙碌景象。 “要密切关注最近天气变化,严防‘倒春寒’,可以适量给田地浇一些水,调节地面小气候来控制天气变化对作物的影响。
2月22日,在潞州区马厂镇故驿村的宾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内,整齐有序地停放着大大小小的各类农机设备,时不时传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潞州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的农机技术人员正在这里对拖拉机、播种机、旋耕机等农机具进行全身“体检”,做到应修尽修、应换尽换。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连日来,潞州区抢前抓早,周密部署,积极组织各乡镇(街道)、村、农业合作社做好各类农机具检修升级、保养调试工作,保证春播机械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使春耕生产安全高效顺利进行,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开好头、起好步。
搬运育苗基质、摆放收取育苗盘、播种栽苗定植……2月21日一大早,记者走进上党区晓峰蔬菜购销专业合作社东呈村的连栋育苗棚内,只见20余名社员分工协作育苗,各个环节有条不紊,一派繁忙景象。 一排排育苗盘整齐摆放,一株株菜苗“冒”出嫩芽,传递着春的气息。
村民和技术人员正在大棚里给桃花人工授粉。 初春时节,户外依然寒风料峭,位于长治市黎城县程家山镇路堡村的温室大棚里,一树树桃花竞相绽放,粉红艳丽的桃花挂满枝头,在翠绿枝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嫩,呈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春节刚过,县农业农村局就组织技术人员在农资购买、大棚维护、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我们提供指导,为春耕备耕做好准备。”2月11日,壶关县店上镇绍良村黑红种养专业合作社里一派忙碌景象,村民付松兴热情地带着记者参观技术人员检修过的大棚,憧憬着新一年的丰收。
2月1日,襄垣县虒亭镇司马村高架大棚草莓种植园区,工作人员在打包产品。近年来,襄垣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深加工,推进新型农业的产业化进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日益壮大,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
1月29日一大早,当很多人还沉浸在梦乡时,沁县杨安乡杨安村已传出阵阵“咩咩”声,循声走进该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只见标准化圈舍里,600多只羊或吃草、或休憩。合作社负责人郭建红正在配料、喂食、清扫,忙得不亦乐乎。
“农民不耕田,农机过冬眠,春秋忙两季,一年闲半年。”这是过去农民一年的生活写照。
“白天要适当提高温度管理,增施适量钾肥、硼肥、锌肥,还要做好夜间保温防寒工作……”2022年12月27日,在长子县丹朱镇东上坊村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基地,县农技专家张玲霞正在就如何避免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等进行技术指导。 为积极应对寒冷天气,切实保障蔬菜生产,连日来,长子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研究会、惠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组织相关农技专家先后来到宋村镇东郭村青、尖椒种植基地、丹朱镇东上坊村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基地,和种植户一起深入大棚,查看当前尖椒、青椒、西葫芦等蔬菜长势情况,并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习性给予分类指导,解答菜农在大棚蔬菜应对寒潮天气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确保“菜篮子”生产安全。
“这是今年新引进的‘一机两膜四行’技术,膜宽50厘米,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12月19日,在潞城区张家河村田间,映着冬日的暖阳,农业专家贾双龙正手把手传授村民冬播谷子种植技术。
仲冬时节,本是农闲季节,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随着长治市多年探索的冬播旱作谷子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屯留区在渔泽镇岗上村运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谷子冬穴播技术”,开展试验示范推广谷子冬播种植,一幅冬种忙耕图在乡田间地头缓缓展开。 走进屯留区岗上村谷子种植基地,大型犁地机和播种铺膜一体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作业,翻犁、松土、播种、覆膜,一气呵成。
眼下正是农闲季节,但在潞州区绿科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农户们抢抓当前晴好天气,开足马力种植冬播谷。
日前,长子县鲍店镇草泊村的丰鑫源种植基地里,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正在为菜农“支招”,对大棚加盖二膜防寒保暖,严防冬季蔬菜发生冻害,避免菜农遭受损失。 寒潮来袭,长治市近日出现降温天气。
11月28日,黎城县万民农资公司院内,各种农资堆满库房,工人们正忙着装卸配送。入冬以来,黎城县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服务主渠道作用,加大今冬明春农资储备力度,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上党大地一派丰收景象。长治市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带着对农民的礼赞,晒丰收、庆丰收,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大豆玉米收获期将至。连日来,长治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奔赴各县区农机生产企业、农机合作社,对玉米收获机进行检修和保养,对大豆专用收获机进行改进,确保收获季节机具用得上、用得好,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近日,记者自市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长治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全市农业生产发展良好,农业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种植业、畜牧业双擎驱动,全市农业生产整体向好。
7月22日,长治市召开农业防灾减灾保秋粮丰收工作推进视频会,要求锚定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一招不落抓紧抓实田间管理、防汛抗旱、防病治虫等各项工作,确保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会议指出,三季度是长治市农业生产的黄金期、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的理念,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部门会商研判,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和病虫情报,把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估计足,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做好应对防范,减轻灾害影响。
风吹麦田千层浪,又到一年麦收时。眼下,长治市冬小麦进入成熟收割期,田间大片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一派丰收的景象。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进一步带动广大农民调产增收,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2020年,丰宜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新建扶贫基地一个,现有蔬菜大棚2个,占地6亩,以种植旱地西红柿、西葫芦等蔬菜为主,通过资产分红,使15户贫困户每年增加收益1600元,并可为贫困户提供零工岗位30余个。(宋玲毅)。
12月13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培训会,传达学习全国、省、市冬春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分析长治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情况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对全面完成今年建设任务、统筹谋划抓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建设任务进行再强调、再部署。 会议要求,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做好项目规划设计,严格项目施工管理,既抓好进度又保障质量;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保护利用,建立完善建后管护机制,对实施过的项目进行“回头看”,抓好问题整改落实;要抓紧谋划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集中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安排项目,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日前,第七届A20新农展暨三农网红盛典开幕。长治市平顺展团作为全市唯一受邀县区,携农特产品应邀参展、精彩亮相,依靠独有的党参、花椒、连翘茶等中药材产品优势,从众多地方农特产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七届A20新农展数字农业创新奖”。
长治市农村卫生室提档升级 “家门口”看病放心又舒心 陈旧的房屋、暗淡的光线、简陋的设施,再配上一名“赤脚医生”,这是许多人印象中农村卫生室的样子。其实这早已成为过去,如今长治市所有农村卫生室已经大变样,今年全市3640个村卫生室按照基本医疗有保障的标准,房屋、设备、人员、药品均达到了基本标准。
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培训班在长治市举办 助力全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1月24日,记者自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日前,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培训班在长治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以及专家学者共计70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由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生物天然气先进技术战略联盟、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总站共同举办,旨在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及技术集成模式,提高农村能源管理推广体系相关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农村能源利用工程在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和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
11月13日,长治市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评估工作推进会。 2020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三年行动评估对于客观总结经验成效、查找短板、科学谋划布局“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日,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长治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名单。长治市紫坊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潞安府腊肉制品有限公司、金鑫瓜果批发市场等164家企业上榜。
日前,第四届“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决赛活动在太原举办。长治市沁县北方水城公司的“打造沁州黑康养产业,助力脱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项目荣获创业组优秀奖,潞城区子农专业合作社的“艾健康、艾生活”项目被评为创新组优秀奖。
10月26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自8月份沁州黄小米通过“圳品”认证以来,近日,长治市又有2家企业的2个农产品通过供深食品评价,允许使用“圳品”标识并进驻深圳各大商超。至此,长治市共有3家企业3个农产品通过“圳品”认证,分别是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的沁州黄小米、沁源县好乐草莓庄园种植有限公司的好乐草莓、长治市云海外贸肉食有限公司的冻兔肉。
日前,2020年武乡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有序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新人直播带货、中药材、水果、蔬菜、谷子、玉米培训班已圆满结束,共计培训767人,完成总任务的90%。 今年以来,武乡县以提升广大农民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和专业服务为目标,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为重点,分产业分专业培训种、养、销、服务等各类实用技术。
近日,长治市召开2020年中级职业农民认定评审会,来自市农业农村、畜牧、农经、农机等相关单位的评审专家对全市140名初级职业农民进行认定,117名职业农民被认定为中级职业农民。 此次评审共分粮食中药材、畜牧农经综合、果树蔬菜3个组,评审专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从综合素质、产业规模、经营效益、管理方式等方面对申报人员进行了量化评分考核。
10月12日,武乡县石北乡下庄村村民正在收辣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改造荒滩200多亩发展辣椒种植产业,带动100余农户受益,年人均增收3000元,使群众走出了一条致富增收的新路。
日前,按照全省关于开展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统一部署,长治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迅速响应、精心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检查中,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组织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对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小型沼气工程和与沼气有关的各类设施进行了全面安全隐患排查。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9月26日,来自全市各县区的50名优秀青年齐聚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参加由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团长治市委主办,长治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长治市高素质农民培育返乡下乡创新创业青年培训班。 图为开班仪式现场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卫崇文、长治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科长王虎等出席了开班仪式。
9月25日,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全市酿造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分析酿造行业现状,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子,推动长治市酿造行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潞酒、黎侯宴、圣堂醋业、阁老醋业、潞玉等30多家企业负责人围绕企业运营现状、营销难点、技术创新需求、酒旅醋旅融合、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
为全面展示长治市农业农村领域发展新成就、新业绩、新典型,营造良好节日氛围,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开展农民丰收节“十佳”系列评选活动。 本次评选活动共设10个类别,分别评选十佳美丽乡村、十佳特色农业乡镇、十佳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十佳现代农业产业园、十佳药茶企业、十佳名优特色农产品、十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十佳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十佳基层农技推广员、十佳新型职业农民。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长治市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培训班在振兴村开班,来自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共计50人参加培训。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晓宇、上党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晋芳等相关科室领导出席开班仪式。
时下,正值辣椒采收时节,襄垣县万亩辣椒喜获丰收,在王桥镇万亩辣椒加工基地里,工人正在采摘、分拣、打包、称重、装车……据悉,襄垣县全县1241户贫困户,户均种植辣椒两亩,亩产量约2000斤。(司敏 )。
为加快推进全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按照《长治市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近日,全市2020年高素质农民(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带头人培训班在壶关县成才职业技术学校开班。 据悉,本次培训主要围绕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品牌创建、农产品市场营销和旱地西红柿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内容展开,旨在培养更多适应长治市现代农业和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民。
日前,记者自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根据《长治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认定山西紫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63家企业为长治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结构,强化对龙头企业的分类指导,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长治市于2019年6月启动了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认定工作。
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党组织书记和新任乡村干部履职能力,8月31日,由市委组织部举办的2020年度农村“领头雁”暨新任乡村干部示范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开班,全市12个县区120名农村党组织书记和24名新任乡镇干部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为期一周,重点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等内容,通过专题讲座、观摩学习、书记论坛等方式,帮助农村党组织书记和新任乡村干部学政策法规、学思路办法、学先进经验,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和治村本领。
武乡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用途广泛的艾草已经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枝玉叶”。初秋时节,在蟠龙镇烟里村、关家垴村等村的田野上,随处可以看到农机在地里收割、打捆成熟的艾草。
长治市沁州黄小米通过“圳品”认证 近日,晋深农业合作暨山西农谷建设项目“三个一批”活动以及晋中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开工仪式在山西农谷举行。长治市沁州黄小米在活动上通过“圳品”认证。
为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近日,全市新农商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在潞玉种业开班。 据悉,本次培训对象以获得中级职业农民证书的人员为主,或者是具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和示范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
日前,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消息,我省拟推荐5名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扶贫先锋候选人,长治市武乡县农家老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跃帅成功入选。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促进各地加强产业扶贫培训,培养一批产业扶贫带头人,按照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关于组织推荐2020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扶贫先锋候选人的通知》要求,全国从近几年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学员中遴选100名扶贫先锋,展示他们在发展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中的积极成效,由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给予一定资助。
“老师来了,快坐好,准备上课啦。” “听说今天教水煮鱼,学会了给老公孩子做着吃!” 7月27日一大早,沉睡了一夜的潞城区翟店镇北舍村的文化广场又热闹起来,看到老师拿着食材走来,学员们纷纷回到自己座位,拿出笔记本,准备开始学习。
7月9日,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全市农业执法工作推进会暨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启动仪式,总结上半年全市农业执法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会议要求,市县两级农业执法机构要主动入位、敢于担当、认真履责、敢打硬仗,从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持续发力,严厉打击农业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聚焦执法办案主业,加强执法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案件查办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行为,重拳出击、严肃查处;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和培训,让广大群众和管理相对人增进对执法工作的理解,主动配合,达到打假扶优并举,执法服务相济的目的;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作,逐步探索建立由市场监管、公安、法院等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联合开展执法行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近日,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组织召开全市有机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培训会,推进旱作节水农业技术项目实施,对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全自动墒情监测系统——智慧农业云平台的操作进行培训,各县区土肥站对上半年工作进行汇报总结,并交流项目进展情况。会议还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草地贪夜蛾是跨洲、跨国界的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针对虫情危害,长治市农业农村部门及时提出应对方案,按照“早谋划、早监测、早准备、早防治”的思路部署开展全市防控工作,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与应急防治,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
7月5日,武乡县贾豁乡的农民在田间进行渗水地膜谷子管理。今年,贾豁乡大面积推广种植渗水地膜谷子,该种植技术集增温、保水、增密效用于一身,既能使雨水下渗,又能防止雨水蒸发,实现了降雨量利用率最大化,更有利于提高谷子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