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进一步带动广大农民调产增收,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2020年,丰宜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新建扶贫基地一个,现有蔬菜大棚2个,占地6亩,以种植旱地西红柿、西葫芦等蔬菜为主,通过资产分红,使15户贫困户每年增加收益1600元,并可为贫困户提供零工岗位30余个。(宋玲毅)。
12月13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培训会,传达学习全国、省、市冬春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分析长治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情况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对全面完成今年建设任务、统筹谋划抓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建设任务进行再强调、再部署。 会议要求,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做好项目规划设计,严格项目施工管理,既抓好进度又保障质量;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保护利用,建立完善建后管护机制,对实施过的项目进行“回头看”,抓好问题整改落实;要抓紧谋划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集中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安排项目,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日前,第七届A20新农展暨三农网红盛典开幕。长治市平顺展团作为全市唯一受邀县区,携农特产品应邀参展、精彩亮相,依靠独有的党参、花椒、连翘茶等中药材产品优势,从众多地方农特产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七届A20新农展数字农业创新奖”。
长治市农村卫生室提档升级 “家门口”看病放心又舒心 陈旧的房屋、暗淡的光线、简陋的设施,再配上一名“赤脚医生”,这是许多人印象中农村卫生室的样子。其实这早已成为过去,如今长治市所有农村卫生室已经大变样,今年全市3640个村卫生室按照基本医疗有保障的标准,房屋、设备、人员、药品均达到了基本标准。
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培训班在长治市举办 助力全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1月24日,记者自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日前,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培训班在长治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以及专家学者共计70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由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生物天然气先进技术战略联盟、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总站共同举办,旨在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及技术集成模式,提高农村能源管理推广体系相关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农村能源利用工程在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和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
11月13日,长治市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评估工作推进会。 2020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三年行动评估对于客观总结经验成效、查找短板、科学谋划布局“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日,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长治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名单。长治市紫坊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潞安府腊肉制品有限公司、金鑫瓜果批发市场等164家企业上榜。
日前,第四届“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决赛活动在太原举办。长治市沁县北方水城公司的“打造沁州黑康养产业,助力脱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项目荣获创业组优秀奖,潞城区子农专业合作社的“艾健康、艾生活”项目被评为创新组优秀奖。
10月26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自8月份沁州黄小米通过“圳品”认证以来,近日,长治市又有2家企业的2个农产品通过供深食品评价,允许使用“圳品”标识并进驻深圳各大商超。至此,长治市共有3家企业3个农产品通过“圳品”认证,分别是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的沁州黄小米、沁源县好乐草莓庄园种植有限公司的好乐草莓、长治市云海外贸肉食有限公司的冻兔肉。
日前,2020年武乡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有序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新人直播带货、中药材、水果、蔬菜、谷子、玉米培训班已圆满结束,共计培训767人,完成总任务的90%。 今年以来,武乡县以提升广大农民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和专业服务为目标,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为重点,分产业分专业培训种、养、销、服务等各类实用技术。
近日,长治市召开2020年中级职业农民认定评审会,来自市农业农村、畜牧、农经、农机等相关单位的评审专家对全市140名初级职业农民进行认定,117名职业农民被认定为中级职业农民。 此次评审共分粮食中药材、畜牧农经综合、果树蔬菜3个组,评审专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从综合素质、产业规模、经营效益、管理方式等方面对申报人员进行了量化评分考核。
10月12日,武乡县石北乡下庄村村民正在收辣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改造荒滩200多亩发展辣椒种植产业,带动100余农户受益,年人均增收3000元,使群众走出了一条致富增收的新路。
日前,按照全省关于开展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统一部署,长治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迅速响应、精心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检查中,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组织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对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小型沼气工程和与沼气有关的各类设施进行了全面安全隐患排查。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9月26日,来自全市各县区的50名优秀青年齐聚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参加由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团长治市委主办,长治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长治市高素质农民培育返乡下乡创新创业青年培训班。 图为开班仪式现场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卫崇文、长治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科长王虎等出席了开班仪式。
9月25日,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全市酿造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分析酿造行业现状,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子,推动长治市酿造行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潞酒、黎侯宴、圣堂醋业、阁老醋业、潞玉等30多家企业负责人围绕企业运营现状、营销难点、技术创新需求、酒旅醋旅融合、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
为全面展示长治市农业农村领域发展新成就、新业绩、新典型,营造良好节日氛围,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开展农民丰收节“十佳”系列评选活动。 本次评选活动共设10个类别,分别评选十佳美丽乡村、十佳特色农业乡镇、十佳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十佳现代农业产业园、十佳药茶企业、十佳名优特色农产品、十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十佳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十佳基层农技推广员、十佳新型职业农民。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长治市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培训班在振兴村开班,来自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共计50人参加培训。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晓宇、上党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晋芳等相关科室领导出席开班仪式。
时下,正值辣椒采收时节,襄垣县万亩辣椒喜获丰收,在王桥镇万亩辣椒加工基地里,工人正在采摘、分拣、打包、称重、装车……据悉,襄垣县全县1241户贫困户,户均种植辣椒两亩,亩产量约2000斤。(司敏 )。
为加快推进全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按照《长治市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近日,全市2020年高素质农民(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带头人培训班在壶关县成才职业技术学校开班。 据悉,本次培训主要围绕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品牌创建、农产品市场营销和旱地西红柿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内容展开,旨在培养更多适应长治市现代农业和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民。
日前,记者自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根据《长治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认定山西紫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63家企业为长治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结构,强化对龙头企业的分类指导,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长治市于2019年6月启动了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认定工作。
“真是过上神仙般的日子了,在家坐着就能有稳定收入,每年都能从村集体分红里领到近2万元。”6月22日,壶关县龙泉镇南关村72岁的张大爷,手里拿着刚领到的500元端午节福利款乐呵呵地说。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市农经中心总农经师王君玉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政策答记者问 土地是农民朋友的“命根子”。 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出台,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哪些规定?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长治市农经中心总农经师王君玉。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调研组一行深入襄垣县,就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调研。 调研组先后来到虒亭镇土落村、王桥镇洛江沟村和林盛果业公司,就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下足功夫“打造”高素质农民 长治市仅去年一年就培训7315人 5月19日,潞城区子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申张宝正在忙碌地为几日后的直播做准备。此次,他准备了近4万份足浴包,希望本土艾草加工产品可以搭着直播的顺风车一鸣惊人。
5月13日至17日,长治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组织开展了为期5天的执法专题培训活动,进一步规范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办案水平,加强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农业农村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执法的成效直接关系农民权益维护、农业农村健康有序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是确保执法成效的重要手段。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长子县农业农村局作为“三农”工作主力军,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产业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重点工作上,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全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春耕春播好时节,农田种植正当时。“五一”劳动节,劳动人民的节日,勤劳的农民朋友克服疫情影响,抢抓农时,不误农事,在田间地头不停地劳作着,勾勒出一幅幅人勤不负好春光、黄土地上别样忙的春景新图。
“路通了,山里的农产品飞向了城里的超市;路通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路通了,咱农民的日子就一通百通啦!”得益于“四好农村路”建设,平顺县岳家寨村的百姓富了起来,村党支部书记岳先来禁不住感叹。
近段时间以来,长治市科技局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优势和作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复工复产工作,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真正做到战胜疫情挺在前,服务基层冲在前,复工复产干在前。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根据全市疫情防控的工作安排,全市科技特派员明确职责任务、坚守岗位,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村、贫困户农民,提供防控疫情科普宣传知识,并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农民群众不误春耕备耕,为今年的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4月8日,在市商务局的助推下,长治市中诺百佳集团与平顺县万担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900万元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诺百佳集团订单采购平顺县杂粮、调味品、蔬菜、鸡蛋和干果等5大类10余个品种的1662吨优质农副产品,可带动300余户贫困户增收。
为确保春耕备耕工作及时有序开展,减少疫情对农业生产的不良影响,保障农资市场健康发展,长治市市场监管局从3月中旬开始,在全市组织开展化肥质量专项抽检,力求从源头上遏制坑农害农行为发生。 此次专项行动对各县区主要化肥经销网点的不同品牌、不同规格复混肥料、磷肥、氮肥等主要肥料进行了现场抽样。
为加快农业先进适用品种和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长治市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日前,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认真遴选,从长治市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出发,筛选出80个主导品种和32项主推技术,在全市重点推广。 本次遴选中,各农业专家紧紧围绕长治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需要,优选出粮食、蔬菜、水果、中药材、水产、畜禽六大类80个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包括玉米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谷子地膜覆盖(渗水膜)机械化穴播技术、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等32项。
“手机订购,农资送上门,厂家技术人员现场讲解,邮政部门服务真周到。”4月1日上午,长子县常张乡东洼村蔬菜大棚里,看着长势喜人的黄瓜,村民赵华军笑得合不拢嘴,对邮政部门送农资下乡活动更是赞不绝口。
为贯彻落实省委“项目为王”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大做强长治市农业农村特色产业、促进农业投资稳定增长,日前,经各县区推荐、市直相关部门审核,长治市公布2020年市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名单,确定全市农业农村重点项目160个,其中包括产业项目86个、农业新产业新业态24个、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1个、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9个,总投资131.07亿元,有力助推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重大项目是第一要务的重要抓手,是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力。
日前,长治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主动提升自身检测素质、扩展检测范围,开展了多项农产品中杀虫剂、杀菌剂、生长素等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检测扩项工作,切实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据悉,本次扩项检测范围包括多种杀虫剂、杀菌剂、生长素,检测品种覆盖群众日常关注的蔬菜、水果、食用菌的多个品种,涉及到的检测方法包含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QUEChERS农残测试方法等。
近期,长治市迎来强降温天气过程,大幅度降温将直接影响果树的开花授粉和坐果。如何减轻“倒春寒”对果树造成的伤害?4月1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果树工作站站长梁建娥。
3月28日至29日,由省农业农村厅4位专家组成的检验机构考评组对长治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中心进行了现场复查评审,经过全面考核,长治市种子质量检验中心顺利通过文件评审和现场评审。 评审期间,考评组采取听、看、查、问等形式,对检验中心的技术能力、仪器设备、管理体系及运行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核,考评组专家对检验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技术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检验中心运行机构健全、管理体系完善,具备种子质量检测机构基本条件和能力要求,一致同意通过文件评审和现场评审。
“各位专家,麻烦你们过来帮我看看这是什么虫?”3月24日一早,上党区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范爱平接到南宋乡永丰村村民的电话,说近几日本来长势很好的油菜突然变得枯黄,走近一看才发现地里遍布“小黑虫”,村民们心急如焚,可是没人能给出专业的诊断,为此电话咨询并邀请区农业专家现场察看。 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收成。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田间地头,农民正积极开展春耕生产,轰隆的农机声正唤出春回大地的勃勃生机。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正当时。近日,在潞城区科协“科技工作者之家”办公室的电脑前,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员赵海燕正在讲解西红柿种植与育苗技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件,加上接地气的语言表达,受到了大家的热烈好评。
为解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产品滞销难题,日前,长治市农业农村局举办滞销农产品产销对接视频会商会,组织农产品供、需双方视频协商、网络签约,打通“菜篮子”产品供需流通堵点,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会上,平顺、壶关、武乡、沁县、黎城5个县20多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滞销农产品的品种、规模、价格与产量。
东风浩荡草渐长,花椒春剪正当时。3月12日上午,在平顺县石城镇东庄村的大红袍花椒种植基地,20名椒农认真听着申俊平的田间现场教学,向他学习花椒春剪的各项技术。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时节不等人。3月6日一早,沁县定昌镇烟立村吉达种业合作社的蘑菇大棚里,已是一派繁忙景象。
“我家200斤小米都卖出去了!”“我们也卖得差不多了。”……日前,平顺县中五井乡20多家农户的小米在新供销“万担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电商平台进行售卖,短短几小时,数百斤“五井贡”牌小米便已售罄,一筹莫展的农户们露出笑容。
惊蛰刚过,记者跟随屯留区农业农村局执法队工作人员来到屯留区部分农资经营点开展疫情防控和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检查。一路检查,一路探访,屯留区处处展现着春耕备耕的热闹景象。
3月10日,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相继召开2020年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启动农资打假“春雷”行动,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春雷”行动是农业农村部在2020年启动的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部分农产品销售不畅问题,保障“菜篮子”有效供给,维护正常产销秩序,3月7日,由长治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中国电信长治分公司开发的农产品产销信息报送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该平台旨在为广大农业生产方和需求方提供便捷高效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对接服务。
日前,记者自长治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畅通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问题反映渠道,市农业农村局设立热线电话:0355-3041053/18335503976。广大农民群众和涉农企业可对当前农产品和农资运输受阻、阻碍农业企业按照复工复产要求正常生产以及阻碍农民从事正常农业生产等稳产保供问题进行情况反馈和政策咨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长治市农业农村局迅速反应、主动作为,统筹做好“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各项工作,全力保障蔬菜、水果、肉蛋奶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 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帮助各类经营主体办理通行证397张。
1月15日,长治市召开第三届长治市特色农产品新春展销会暨消费扶贫“五进”对接承销活动协调会,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工信局、扶贫办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消费扶贫工作,助力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市消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拟于1月18日至20日在市八一广场举办第三届长治市特色农产品新春展销会暨消费扶贫“五进”对接承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