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由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组织演出的“上党梆子名家名段演唱会”在市滨湖文旅服务中心钻石剧场上演,正式拉开了2024年“太行之春”群众文艺展演活动的大幕。截至目前,展演活动已成功举办3场,1月22日至1月27日演出门票线上预约通道于今日开启。
1月14日晚,“放歌长治·唱响太行”长治市以地名、景区名命名歌曲创作大赛颁奖晚会在潞安剧院举行,深厚的红色根脉、悠久的历史传承、磅礴的太行山水、丰厚的康养资源等长治市文旅精华融入动听歌声中在舞台上精彩呈现。 长治市以地名、景区名命名歌曲创作大赛是长治市2023年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品牌赛事。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1月6日,2024年长治市“迎新春”优秀剧目展演活动第二场壶关秧歌《一个孩子二十八个妈》在潞州剧院展演。 《一个孩子二十八个码》讲述了1939年抗大一分校在壶关县办学期间,由于学校转移,一名八路军战士只得将刚出生的孩子寄养在百姓家中。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1月7日晚,2024年长治市“迎新春”优秀剧目展演第三场由襄垣秧歌剧团带来的经典剧目《鸡鸣山庄》在潞州剧院精彩展演。 《鸡鸣山庄》讲述了主人公高梦飞大学毕业后,为助力乡村振兴,主动请缨,回金鸡岭,创办养鸡合作社,带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秀绝活亮技艺,尽展戏曲之美。12月24日晚,长治市豫剧团建团70周年戏曲晚会在市豫剧团排练大厅精彩上演。
12月24日,长治市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大师课金巍合唱排练公开课在潞安剧院举行。国家一级作曲、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金巍应邀来到长治市,为广大声乐爱好者上了一堂生动的声乐课。
12月23日,2023年上党文化大讲堂第9场,“上党文苑”系列第4场,总第112期在屯留宾馆大会议室开讲。屯留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张连庆以《昔日留吁 今日屯留》为题进行现场讲述。
长子县文化馆“周末艺苑”小剧场每周为群众献上精彩演出。 王斌斌 摄 一批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曲艺精品扣人心弦,一场场曲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支支曲艺文化传承队伍不断壮大……走进“中国曲艺之乡”长子县,剧场里的长子鼓书生动演绎,舞台上的年轻演员接力传承,彰显了新时代长子曲艺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12月16日,2023第二届山西戏剧年度推优活动荣誉名单揭晓,根据推优规则、专家评审,经初评、复评提名、终评、公示,共有33项剧目(演员)获得各项荣誉,长治市豫剧团、落子剧团4名演员榜上有名。 2023第二届山西戏剧年度推优活动设有“高峰之路”最佳剧目、“高峰之路”最佳剧本、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新人五个奖项。
12月23日上午9时30分,2023年度上党文化大讲堂第9场,“上党文苑”系列第4场,总第112期将在屯留宾馆大会议室开讲。届时,中共长治市屯留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张连庆将以《昔日留吁 今日屯留》为题进行现场讲述。
日前,在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省广电局、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山西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中,潞州区融媒体中心报送的微电影《智·爱》荣获一等奖。 影片《智·爱》记录了潞州区启明星智障托养中心创办人霍娟23年无悔坚守,用爱与担当为30多名“折翼天使”撑起了一片天的故事。
开场秀《战鼓辉煌·共迎美好》 环保创意《盛世华章》 模舞串烧《锦绣中华》 模特表演《乡村情缘》 旗袍舞蹈《雨巷佳人》 舞蹈《淮海戏韵》 她们或婀娜多姿,或温婉妩媚,标准的模特姿态、潇洒的模特步伐,用五颜六色、花朵缤纷、造型各异的服饰展现出女性的美。 12月1日晚,由长治市文化馆主办、市模特协会承办的“巾帼风采 盛世赞歌”一一长治市模特协会专场文艺晚会在潞安剧院精彩上演。
12月10日上午9时,2023年度上党文化大讲堂第8场,“名家讲坛”系列第5场,总第111期将在潞州区图书馆五楼报告厅开讲。本期大讲堂由长治市科学技术协会轮值承办。
洋溢着乡土气息,充满了生活情趣,展现着原汁原味生活……11月21日晚,壶关秧歌剧《干石山上的奇迹》在潞安剧院上演。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观众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大家沉浸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被主人公勇于担当、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染,被壶关人民接续努力、矢志造绿的事迹所折服。
11月25日上午9时,2023年度上党文化大讲堂第7场,“上党文苑”系列第3场,总第 110期在潞州区图书馆五楼报告厅开讲。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研究部原主任郝雪廷以《长治红色文化展示系列——八路军总部在太行》为题进行现场讲述。
梳妆楼 飞檐翘角 雕梁画栋 献亭转角斗拱 精美木雕 山门 俯瞰 沿长治市区一路向东,经过蜿蜒山路,就来到了平顺县北社乡东河村,在村西一处高高的土丘上,有一座平顺县最大的道教庙宇建筑——九天圣母庙。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4449平方米,是一处集宋、元、明、清四朝建筑于一体的宏大而紧凑的建筑群。
① ② ③ ④ ⑤ ①~⑤ 精美绝伦的古建筑构建。 俯瞰龙门寺。
11月22日晚,由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和长治文化艺术学校共同出演的2023 年长治市优秀剧目展演之上党梆子《红军故事》在潞州剧院鸣锣开唱,精彩上演。 《红军故事》由《半截皮带》《半条棉被》《军需处长》三折戏组成,分别讲述了红军过草地吃剩的半截皮带、女战士留宿贫困农户家把仅有的棉被剪下半条送给农户、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战友,自己却被冻死的三个感人故事。
11月25日上午9时,2023年度上党文化大讲堂第7场,“上党文苑”系列第3场,总第110期将在潞州区图书馆五楼报告厅开讲。届时,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研究部主任郝雪廷将以《八路军总部在太行》为题进行现场讲座。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11月15日晚,由长治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3年优秀剧目展演活动第三场《鸡鸣山庄》在潞安剧院展演。 《鸡鸣山庄》是由襄垣秧歌剧团编排的剧目,主要讲述高梦飞大学毕业后,为助力乡村振兴,主动请缨回金鸡岭创办养鸡合作社,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故事。
5月15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长治市博物馆举办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特邀长治市4位文博专家,现场为20多名收藏爱好者携带的藏品鉴别真伪。 鉴定现场气氛热烈。
今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长治市博物馆将举办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对市民的藏品进行免费鉴定,普及收藏常识。 据了解,活动时间为5月15日、16日上午9:30至12:00,地点在市博物馆二楼会议室,特邀长治市5位知名文物鉴定专家免费为市民鉴宝。
典雅高贵。 悠然自得。
4月26日,国内首部红色行浸式实景演艺《太行山上》正式开启2023年度演出季,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共赴“太行”之约。 《太行山上》实景剧由国内知名导演丛明玲、张冬团队执导,全剧用星辰山川做舞台,用龙湖水畔做背景,借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与多样化表演形式,还原出一幅幅太行军民浴血奋战、共同抗日的抗战历史画卷。
近日,“抟土为神——史延春彩塑艺术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雕塑呈现出的东方美学与人文精神。 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之一,共展出长治市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彩塑)代表性传承人史延春12件代表作品。
屯留,沃野千里,柳绿花红;民风醇厚,人杰地灵。县区之境,随历史演绎多有变迁,但一域之内众山以麟山为尊、诸水以绛河为首,却亘古未变,所以向来便称“麟绛大地”。
悦耳动听的歌曲、激情洋溢的舞蹈……4月6日下午,长治市歌舞剧团50余名演职人员走进潞州区紫金街道桃园村,以“建设清廉农村 唱响文化惠民”为主题,开展免费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把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送到群众“家门口”。 下午3时30分,在桃园村观众的期待中,舞蹈《中华一家亲》拉开演出帷幕。
“沁源八大碗”入选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资料图) 潞州区王红生八音会、上党二簧、黎城开花馍……近年来,长治市不断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涌现出众多异彩纷呈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既有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又涵盖传统体育、美术、医药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近日,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在筹建)在唐槐校区举行百名“工美技艺导师”聘任大会暨“领略三晋瑰宝 传承‘晋派’工艺”展示活动。黎城县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学义和李小梅有幸被该校聘为“工美技艺导师”。
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经典剧目《穆桂英挂帅》是每场惠民演出的必演剧目。 王万丽饰演的穆桂英唱腔明亮,韵味十足。
《朝阳沟》首演剧照。田雨 摄 2月25日,由长治市豫剧团青年戏曲演员主演的青春版《朝阳沟》在众多观众期待中拉开首演的帷幕,这些90后甚至00后的年青演员们,以原汁原味的唱腔、极富张力的表演,赢得观众喝彩。
屈家庄唐代墓地出土的器物。 2月20日,记者自市古建筑保护和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第三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日前启动,公布了入围2022年度山西重要考古发现的11个考古项目,其中,长治潞州屈家庄唐代墓地项目入围。
上党落子《魏拯民》剧照。 2月14日,新编现代剧上党落子《魏拯民》在山西省优秀剧目展演展播活动中登台亮相。
潞州开胜景,笔墨迎新春。近日,潞州区“笔墨迎新年,奋进新时代”书画作品展正式在线上进行展出,用艺术的形式传递浓浓正能量以及对新春的祝福。
冲天的旺火烧起来,喜庆的民乐响起来,造型古朴的晃杠晃起来,充满农耕文化的“七犁八耙九耧灯”搭起来,“星光”闪烁的“九曲黄河灯”转起来……2月2日,一场充满历史感和传统味的民俗大戏在潞州区老顶山街道南垂村的5G农业产业园拉开帷幕,为这个千年古镇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游玩观展。 “这不是种地用的犁吗?” “快看,还有马车呢!” 在造型独特的“七犁八耙九耧灯”前,特地从市区赶来的刘飞一家驻足留影。
1月17日上午,首批山西文化记忆项目发布仪式在太原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长治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太行板山和申纪兰·西沟入选 “山西文化记忆”项目征集评选活动自去年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类媒体平台持续跟进宣传推介,吸引了大批海内外钟情山西文旅的朋友们参与、热议。
沁源县曲艺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力作。图为沁州三弦书《千古传奇思烟台》演出现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12月9日起,2022年长治市优秀剧目暨廉政剧目展演活动,将采取线上直播的方式与广大观众见面,这次展演是长治市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集中展示近年来长治市文艺创作成果,弘扬清风正气,宣传红色文化及廉洁文化,引导激励长治市舞台艺术创作繁荣发展。 此次展演活动表演形式涵盖上党梆子、上党落子、豫剧、话剧、杂技、襄垣秧歌、武乡秧歌等,将为全市人民献上丰富精彩的文化大餐。
群众现场观展。董雷 摄 9月19日,2022山西省网络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巡展(长治站)在潞州区图书馆开展。
9月16日,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奖结果正式揭晓,评出节目奖5个、文学奖4个、表演奖6个、新人奖5个。我省摘得文学奖和节目奖两项大奖,其中,由长治市创排的潞安大鼓《儿的魂 娘的心》喜获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
云端音乐会精彩纷呈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节日文化内涵,日前,长治市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近日,在市文化馆数字平台上,由市文明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文化馆、市城隍庙文物管理所、市民族管弦乐学会承办,长治学院音乐舞蹈系、长治文化艺术学校音乐部协办的“乐赏月圆——中秋云端音乐会”精彩上演。
《湿地荷花香》 《领航》 《舞者风采》 《百花争妍》 《六月雪》 《荷花》 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8月21日,2022年长治市第五届青年舞蹈精英展演在潞安剧院举行。百余名热爱舞蹈的青少年参与展演,百花齐放的作品展现长治青年舞者的风采。
8月13日,潞安剧院琴声流淌、歌声悠扬,2022年长治市群众文化活动——合唱大赛举行,来自全市的17支代表队伍,用歌声讲述党的辉煌历史、唱响奋进新时代赞歌。 比赛队伍中,既有离退休干部职工组成的业余合唱团,也有音乐爱好者自发组建的文艺团体和来自县区热爱唱歌的小学生,大家全情投入、深情演绎,把浓厚的爱党爱国情怀融入歌词旋律之中。
8月4日,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7月26日,第十七届山西省“杏花奖”评奖结果公布,长治市推荐的杂技表演节目《攀·登》榜上有名。 《攀·登》是近年来市杂技团创新的高端杂技节目之一。
7月30日,2022年长治市群众文化活动——戏曲票友大赛在上党区戏曲博物馆举行。全市各县区选拔出的32名戏曲爱好者齐聚一堂表演拿手好戏,尽显上党梨园风韵。
图为比赛现场 7月15日下午,2022年长治市群众文化活动——锣鼓大赛在潞城区举行。全市各县区11支锣鼓队同台竞技,以鼓声传递拼搏向上、团结奋进的力量,展示锣鼓艺术魅力。
剧中女主角黎晓昀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 镰锤凯歌奏响,落子声声铿锵。
日前,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入围名单揭晓,屯留道情《大美屯留》成功入围,将参加长治赛区北方鼓曲唱曲类节目比赛。 《大美屯留》以屯留自然风光、红色故事、古色文化、神话传说等为主创线条,用屯留道情独特的曲调娓娓道来,在乡音乡调里领略麟绛大地上的秀美风光、人文荟萃,感受新时代屯留人自立自强、奋斗不息的精神品质。
日前,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入围名单揭晓,长治市长子县4部作品入围,充分展现了长子曲艺的艺术水准和创作实力,为促进全市曲艺繁荣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由郭荣先创作、宋改兰表演的长子鼓书《老宅》入围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的“文学奖”和“表演奖”;郭荣先创作,张华、马文平表演的长子鼓书《月到中秋》入围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节目奖”;郭荣先创作、郭素琴表演的长子鼓书《长子理发》入围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节目奖”和“表演奖”;郭荣先创作、李先玲表演的《热血丰碑壮河山》入围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表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