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32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评选揭晓,由长治市作家江雪创作,山西人民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陈俞江编辑出版的散文集《风住尘香》获奖。 长治市作家江雪创作的《风住尘香》于2022年1月出版。
7月15日,由长治市博物馆、市潞州区文联主办,潞州区硬笔书法协会、长治市文翰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潞州墨韵”硬笔书法展在市博物馆开展。 本次硬笔书法展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书写能力提升,涵养社会文化品位,共展出作品108件,其中,毛笔作品70件、硬笔作品38件。
日前,全国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大赛决赛举行。长治市沁源县晋剧团青年演员高变峰表现出众,以第九名的成绩摘得“十佳优秀青年演员金奖”。
日前,2023第二届黄河流域戏曲展演名单公布,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徐策跑城》入选。 上党落子《徐策跑城》是一部经典传统剧目,作为长治市优秀戏曲作品,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守护,现已成为一部颇受观众喜爱的艺术作品。
合奏《花好月圆》 全情投入 精彩演绎 现场观众大饱耳福 二胡独奏《楚颂》 琵琶独奏 琵琶、古筝、扬琴、中胡、笛子等民族乐器,在弹奏者的表演下,组成器乐重奏响彻整个大厅,引起一阵阵掌声。 6月16日晚,“情韵太行”2023年民族器乐音乐会在潞州区潞安剧院举行。
日前,第七届“南山杯”全国曲艺新人新作展演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举办。由长治市上党区人民文化馆演出的潞安鼓书《一生誓约》入选展演,这是全省唯一入选本次活动的作品。
神采飞扬 协调一致 评委打分 留下瞬间 倾情演唱 “来吧,来吧,来吧;我想带你去壶山,我对你的爱恋,永远枕着你的梦……”6月10日下午,由长治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市文化馆承办,市音乐家协会、长治市合唱协会协办的2023年长治市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奋进正当时 聚力谱新篇”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合唱大赛在潞州剧院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2023年长治市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之一,来自全市的16支参赛队伍共聚一堂,踏上了一场美妙的合唱之旅。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6月8日,长治非遗书法篆刻作品邀请展在长治博物馆开幕。今年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开展的第十八个年头,长治市文化和旅游局为做好文化传播,探索文创精品和非遗衍生品做出了新的跨界尝试,诚邀书法界相关专家、书法爱好者等200多人参加此次活动。
6月3日,长治市名优产品展销馆开馆仪式暨长治文化数字化工程《上党影像志》首映发布会在上党区中药材交易中心举办。 发布会现场,长治市文化界、企业界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观众代表300余人一同观看了《上党影像志》在全网同步推送的《上党老品牌——昨日的辉煌》。
市民在市博物馆参观。 张乐 石玉成 摄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5月15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长治市博物馆举办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特邀长治市4位文博专家,现场为20多名收藏爱好者携带的藏品鉴别真伪。 鉴定现场气氛热烈。
今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长治市博物馆将举办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对市民的藏品进行免费鉴定,普及收藏常识。 据了解,活动时间为5月15日、16日上午9:30至12:00,地点在市博物馆二楼会议室,特邀长治市5位知名文物鉴定专家免费为市民鉴宝。
典雅高贵。 悠然自得。
4月26日,国内首部红色行浸式实景演艺《太行山上》正式开启2023年度演出季,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共赴“太行”之约。 《太行山上》实景剧由国内知名导演丛明玲、张冬团队执导,全剧用星辰山川做舞台,用龙湖水畔做背景,借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与多样化表演形式,还原出一幅幅太行军民浴血奋战、共同抗日的抗战历史画卷。
近日,“抟土为神——史延春彩塑艺术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雕塑呈现出的东方美学与人文精神。 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之一,共展出长治市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彩塑)代表性传承人史延春12件代表作品。
屯留,沃野千里,柳绿花红;民风醇厚,人杰地灵。县区之境,随历史演绎多有变迁,但一域之内众山以麟山为尊、诸水以绛河为首,却亘古未变,所以向来便称“麟绛大地”。
悦耳动听的歌曲、激情洋溢的舞蹈……4月6日下午,长治市歌舞剧团50余名演职人员走进潞州区紫金街道桃园村,以“建设清廉农村 唱响文化惠民”为主题,开展免费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把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送到群众“家门口”。 下午3时30分,在桃园村观众的期待中,舞蹈《中华一家亲》拉开演出帷幕。
“沁源八大碗”入选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资料图) 潞州区王红生八音会、上党二簧、黎城开花馍……近年来,长治市不断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涌现出众多异彩纷呈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既有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又涵盖传统体育、美术、医药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近日,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在筹建)在唐槐校区举行百名“工美技艺导师”聘任大会暨“领略三晋瑰宝 传承‘晋派’工艺”展示活动。黎城县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学义和李小梅有幸被该校聘为“工美技艺导师”。
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经典剧目《穆桂英挂帅》是每场惠民演出的必演剧目。 王万丽饰演的穆桂英唱腔明亮,韵味十足。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12月6日,长治市系列群众文化体育竞赛活动朗诵大赛总决赛举行。 本次大赛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旅局、市体育局、长治广播电视台、市文学界艺术联合会主办,市朗诵家协会承办。
日前,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组委会策划组织了脱贫攻坚主题影展暨八闽电影巡展活动,以电影的形式传递脱贫攻坚精神。我省扶贫题材电影《一个不落》成功入围,将与《十八洞村》《我和我的家乡》等11部影片在本届金鸡奖举办地厦门及福建各地市放映366场。
近日,2020年山西省十大群众文化活动之一——“盛世梨园”戏曲票友大赛在晋中市榆次区举办。长治市群众艺术馆选送的参赛选手赵宏波获得一等奖,安晓平、郭书芳获得三等奖。
11月13日,扶贫电影《一个不落》首次登上长治市大银幕,长治市多家机关单位、企业干部职工在观华国际影城观看。 《一个不落》由长治市委宣传部、长治扶贫开发中心、武乡县委县政府、山西电影制片厂、山西向红影视联合摄制,我省著名编剧、导演郭啸执导,是我省首部以精准扶贫为题材的电影。
10月20日至23日,长治市沁源秧歌《小二姐梦梦》、襄垣秧歌《小二黑结婚》分别在昆山当代昆剧院梁辰鱼剧场和昆山淀山湖镇影剧院精彩上演,赢得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专家团和现场观众的高度赞誉。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昆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江苏省昆山市举行。
上党落子《第一书记》入选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 线上线下演出展示长治地方特色 10月22日,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日前在京开幕。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创作演出的上党落子《第一书记》入选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将于11月13日、14日在长治市潞安剧院演出。
在日前揭晓的全国法院第七届微电影微视频金法槌奖评选活动中,长治市选送的《方圆之间》《法官安如云》两部微电影从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百优微电影奖”。 据了解,全国法院第七届微电影微视频金法槌奖评选活动由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新闻局、执行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日说法》栏目联合主办,中国法院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承办。
建设书香城市,推进全民阅读。近日,“阅三晋行天下”长治站活动在市图书馆举行,展示长治市公共文化服务新面貌,让阅读融入百姓美好生活。
近日,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奖结果出炉,长治市长子鼓书《闹红火》摘得本届牡丹奖节目奖。 长子鼓书《闹红火》围绕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长治本地特色民俗主基调,以正月十五闹元宵为创作背景,通过朗朗上口的唱词、风趣幽默的表演、精妙默契的器乐伴奏,以浓郁的地方特色生动描绘了元宵节期间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将广大群众喜气洋洋迎佳节、过佳节的欢乐、温馨、祥和的热闹场景呈现在观众面前,充分展现了长治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意识。
9月15日,市群众艺术馆内乐声悠扬。由长治市普通群众自发创办的圆梦管乐团正在这里进行排练,团员们练习的十分认真。
喝茶品书法 享受诗意生活 9月9日,长治市举办“书法与茶艺术同源”创作交流分享会暨长治市茶文化研究会书画院揭牌仪式。会上,长治市十余位书法家现场创作,交流分享书法艺术与茶文化的渊源,并弘扬晋商文化。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9月12日,由山西省作家协会、山西经济出版社、中共沁源县委宣传部主办,山西文学院、沁源县文联承办的《沁源 1942》全国首场“行走的”新书首发式在沁源县韩洪沟红色小镇大槐树剧场举行。 据介绍,《沁源1942》由作家蒋殊历经两年时间潜心创作,共15余万字,20个篇章,近百幅珍贵图片,日前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经过两天四场比赛的激烈角逐,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长治赛区)比赛于8月13日落下帷幕。长治市喜获7个提名奖。
时隔两年,长治曲艺再次列队接受中国曲艺牡丹奖的检阅。 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襄垣鼓书《光蛋孩与张爱爱》;展现元宵节热闹场景的长子鼓书《闹红火》;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潞安大鼓《一杆秤》《再唱赵树理》;长子鼓书《诚信爹娘》……来自全市曲艺界的老将新秀携各自佳作一一亮相,生动展现出长治曲艺的薪火相传与勃勃生机。
牡丹吐蕊绽芬芳 曲韵鎏金醉古城 8月的上党,漳水流翠,云舒天阔。11日,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长治赛区)如期举行,一场来自大江南北韵味醇香的曲艺盛宴拉开帷幕。
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长治赛区)今日开赛 长治市9个节目参加角逐 牡丹绽放,曲苑飘香。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长治赛区)8月11日在潞州剧院拉开帷幕。
舞台剧《申纪兰》。张乐 摄 独具上党地区特色的唱腔、充满地域特色的语言对白、浓郁上党农村自然风光的舞美设计……7月25日,大型纪实现代戏曲上党落子《申纪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再提高后,在潞安剧院精彩首演。
近日,大型红色秧歌音乐剧《一个孩子二十八个妈》在壶关县紫团会堂进行联排。该剧讲述了抗战时期太行奶娘的故事,展示了一群无私奉献、朴实无华的太行奶娘形象。
在“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6月5日,长治市首档全方位展示推介全市“非遗+扶贫”工作的电视专场节目录制完毕,将于6月13日与广大观众见面。 近年来,长治市将文化惠民同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方法,采取“非遗+扶贫”工作模式,助推群众增收致富,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日,由长治市梨之园戏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创的全省首部抗疫题材普法话剧《一张丢弃的火车票》完成剧本创作。该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某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依法抗疫的普法故事,角度新颖,立意深刻,展现了正能量,是一部展现情与法的现实主义题材话剧。
马贵生正在调试他最钟爱的“东方红牌”收音机。 在长治市潞州区太行东街景家庄村庙前巷,有座青砖红门的二层小楼,69岁的马贵生每天早早就会来到这里,因为这是他用几十年心血营建起来的“通顺和广播文化博物馆”。
3月12日,继《爱的承诺》和《天使赞歌》之后,长治市音乐家协会创作抗击疫情公益歌曲之三——《为了谁·2020》,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平凡英雄致敬。 歌曲由市音协会员、市十五中音乐教师李鑫作词,由其同事李立方演唱。
“中国人面对疫情心明亮,对病毒咱们决不抱幻想,要提高百倍警惕严密控防,不串门不扎堆不去街上逛……”亲切悠扬的旋律、熟悉地道的唱腔、朗朗上口的唱词,近日,“旧曲谱新词”的上党落子唱段《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心向共产党》通过戏迷的口口相传,不断在潞城区的厂矿、社区、乡村唱响,戏韵乘着爱的翅膀,传递出满满正能量! 说起这一抗疫唱段的创作和演唱者,老戏迷们大都知晓。她叫原晚兰,上党落子著名演员,曾任潞城红旗剧团团长。
日前,长治市音乐家协会推出抗击疫情系列公益歌曲之二《天使赞歌》,用歌声向长治医护工作者致敬。 整首歌曲,旋律情深意浓,歌词意境真挚,演唱动人心扉,歌曲MV将视角聚焦在抗疫一线,再现长治儿女支援湖北的感人场景,呈现了他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大爱无私、全力挽救生命的精彩。
长子县北高庙水上公园陶鬲坛 史前时代,人类发明了人工取火、建造房屋、耕种作物、纺麻缫丝和烧制陶器,这些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使人类告别漂游穴居、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从而加快了社会的文明进程。其中,诞生于窑火中的陶鬲堪称是了不起的发明。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同心战“疫”。日前,长治市音乐家协会创作完成抗“疫”公益歌曲《爱的承诺》暖心声援,用歌声唱颂白衣战士,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2019年12月30日晚,长治市潞安剧院内座无虚席,叫好声此起彼伏,由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复排的传统剧目《九江口》举行首演,吸引了众多戏迷前来观看。这是该团去年继《白沟河》《魏拯民》之后排演的第三台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