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七夕”文化 扬时代新风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上党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8月4日,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为弘扬时代新风,今年七夕节,长治市各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弘扬勤劳、智慧、忠贞、和睦等传统美德,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形成文明节俭、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巧手绣荷包 非遗寄深情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在七夕节这天穿针刺绣的风俗。

《凤凰比翼》《龙凤呈祥》《狮子滚绣球》……一件件色彩艳丽、精致玲珑的荷包刺绣作品被一双巧手做得活灵活现。“七夕”前夕,记者来到沁源县郭道镇郭道村刺绣手工作坊,沁源刺绣市级非遗第三代传承人李海莲现场展示了精心绣制的30多个荷包挂件及鞋垫。看着这些别具匠心的刺绣作品,让人不禁赞叹民俗文化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一进入手工作坊,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荷包挂件,4名绣娘围坐在一起,做刺绣、聊家常,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农家小院。“瞧,这个荷包上面绣了凤凰展翅,寓意相爱的人终能比翼双飞,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李海莲向记者介绍,她喜欢将大家喜闻乐见、具有美好寓意的吉祥图案绣在荷包上。每个作品都是她精心设计绣制而成。

“荷包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是馈赠亲友的礼品,又是男女恋爱时的定情信物。”李海莲说,刺绣是一项民间艺术,需要的是传承和发展。今后,要把传统刺绣融入现代生活,培养更多年轻人,让他们参与进来,为刺绣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件件绣品,从穿针引线、色彩构图到成品,打磨的不仅是时间、功夫,更是匠心。如今,李海莲凭借着自己精湛的刺绣技艺,取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的图案,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亲人的思念、对新时代的赞美都绣在了荷包上。

“红娘”来牵线 传承好家风

“七夕节,我们将组织一场牵线搭桥活动,你负责登记报名人员的信息……”在长子县慈林镇东范村“公益红娘志愿服务协会”,见到协会会长薛长文时,他正和“红娘”李爱华交待活动举办的相关注意事项。

“公益红娘志愿服务协会”将本村及周边村适婚青年信息通过微信群及时公布,为他们牵线搭桥,并且每月召开交流会,汇总信息,交流经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成男女青年喜结良缘。协会自今年3月份成立以来,已为3对新人成功牵线搭桥。通过规范红娘志愿服务机制,婚事攀比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村民负担减轻,户均办事可节省几千元至上万元。

“平日里,公益红娘们一边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一边宣传婚事新办政策。”薛长文介绍,她们还会利用“5·20”“七夕”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举办“相亲会”“鹊桥会”等线下交友活动,传播移风易俗理念,涵育健康文明婚恋新风。

“以前家家都比排场大,现在年轻人成家则注重两个人互敬互爱,有上进心。”刚刚结婚不久的新人苗凯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对七夕节文化内涵的了解,加深了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理解,我们应该举行文明婚礼,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在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的工作中,群众是真正的受益者,更是推动这项工作的巨大力量。”村党支部书记薛素峰说,下一步,党员干部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更多新成员参与到这份“甜蜜事业”中来,壮大公益红娘队伍,为适龄青年提供优质婚恋服务,做好移风易俗宣传,倡导婚嫁新风尚。

交友联谊会 引领新风尚

为进一步弘扬文明新风尚,倡导婚恋新观念,7月29日,市妇联在潞鼎国际广场举办了2022太行巾帼红新婚夫妇成长工程“缘聚七夕 为爱而美”青年联谊会。

浪漫的氛围、唯美的花簇、精致的礼品、动听的音乐,在浪漫温馨的联谊会现场,80余名参加活动的单身男女青年从签到处领取自己的专属号码牌。活动设置了才艺展示、默契大考验等多种妙趣横生的互动游戏,拉近了参与者彼此之间的距离。

活动现场共促成9对青年男女成功牵手,顺利“脱单”。“毕业以后就参加工作,平时工作压力大,又特别忙,第一次有幸参加这样的活动,感觉新鲜有趣。”来自医疗系统的女青年张启开心地说,这种交友形式既为单身男女搭建了幸福桥梁,又倡导大家树立健康积极的婚恋观、生活观,很有意义。

本次“缘聚七夕 为爱而美”是2022太行巾帼红新婚夫妇成长工程的重要活动之一。市妇联以“关爱单身女性、创建和谐社会”为服务宗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的引导,弘扬文明新风尚。

“近年来,我市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全市范围内采取多方位宣传、举办公益相亲活动、典型带动引领等多项措施,积极推进婚俗改革落地见效。”市妇儿工委办主任王陈春表示,下一步,市妇联将继续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完善线上平台,拓展线下活动,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为青年人创造更多了解与相识的机会和条件,大力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倡导简约节俭、文明健康的婚恋新风尚。(李盼)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