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冬日暖阳下,走进沁县新店镇新店村农业基地,一座座大棚鳞次栉比,新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帆正在大棚外检查保温帘。
日前,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市妇女联合会举办全市高素质女农民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提升女性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各县区巾帼致富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领办人、妇女创业能手、返乡创业女学生等100名女性参加培训。
仲冬时节,寒意渐浓,武乡县故城供销合作社内却暖意融融,前来咨询农作物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有关农业问题的农户络绎不绝。 “大棚里种的北瓜不知什么原因枯萎了?”故城供销合作社“庄稼医院”工作人员接到邵渠村大棚种植户李二飞的求助电话后,随即赶到田间,为其诊断出了“病因”。
进入冬季,冬小麦的越冬管理成为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12月3日至5日,市农业农村局迅速展开行动,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奔赴屯留区、沁县、武乡县、黎城县、潞城区等地,深入田间地头,对冬小麦的苗情、墒情以及病虫情展开全方位、细致的勘查,一场保障冬小麦安全越冬、助力夏粮丰收的行动在长治市各地有序推进。
11月28日至12月1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在广州举行,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北方水城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壶关县豆豆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淙上春(山西)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山西精草灵根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携40余种特优农产品参展,全方位展示长治农业发展硕果,拓展销售与合作渠道,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全产业链、全品类、全景式“三农”展会。
农技人员现场指导村民育苗。 孙曼莎 张家恺 摄 “苗盘里装上基土再压实一点。
寒潮天气将带来气温低、风力大、露水多等问题,对蔬菜大棚设施会有一定影响,大棚要加强温度、光照、肥水管理,提高蔬菜抗寒能力……近日,在潞州区堠北庄街道湛上村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园蔬菜大棚内,农技专家杨录萍与农户一起查看蔬菜长势,检测大棚内温度湿度,指导做好大棚保温和蔬菜管护工作。 为积极应对寒冷天气,切实保障蔬菜生产,潞州区农业农村局及时组织农技专家来到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园,与种植户一起深入大棚,查看当前尖椒、青椒、西葫芦等蔬菜长势情况,并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习性给予分类指导,解答菜农在大棚蔬菜应对寒潮天气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确保“菜篮子”生产安全。
村民们晾晒收获的玉米。 11月26日,在壶关县东井岭乡罗掌村,种粮大户们正忙碌着晾晒金黄的玉米,一派丰收的喜悦景象。
近期,由于冷空气侵袭,长治市遭遇了一场大范围的降温天气。为了确保大棚蔬菜的生产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平稳应对寒潮天气,潞州区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大棚蔬菜种植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
日前,沁源县供销合作社举办2025年放心农资推介暨订货会,旨在依托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搭建农资展销平台,助力农业品牌化发展。 为做好本次推介订货活动,沁源县供销合作社提前进行宣传预热,将抽奖、订货优惠等作为切口,对种植大户、农资经销商进行拜访,并联合农资厂家开展农技知识、选肥施肥技巧讲解活动,提高农户对产品的认可度。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秋尽初冬,是柴胡收获的最佳时节,可是潞城区辛安泉镇西坡底村的村民秦兰则却犯了愁,自家种植了2.5亩柴胡,子女又都在外务工,无法回村,她独自在家,虽然村里购买了挖药机,但是还需要人工进行抖土、采收和分拣,一亩地一个人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让秦兰则犯了愁。 西坡底村地处潞城东北部的丘陵山区,全村共有140余户,500多人,作为劳务输出村,众多青壮年已外出务工,农忙时节劳动力不足便成了最为突出的问题。
机械化秸秆还田。 11月17日,平顺县北社乡河东村的玉米地里一片繁忙景象,两台大型设备正在紧张有序地作业。
近日,长治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机科、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等相关工作人员,深入12个县区的20余家合作社,对土地深翻技术模式等进行督促指导,全力提升耕地质量,推动完成今年应翻尽翻秋翻地作业任务。 每到一地,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会与农机合作社就土地深翻作业进行深入座谈,全面了解土地深翻作业的基本情况。
沁州黄基地谷子正在收获。 9月14日,沁州黄集团董事长石耀武(右)和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中)、山西农大教授韩渊怀(左)在沁州黄集团谷子示范基地察看谷子长势情况。
椒农们穿梭在田间熟练地采摘小米椒。 深秋时节,襄垣县古韩镇大黄庄村500亩小米椒进入采收期,青枝绿叶间,一簇簇红彤彤的小米椒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10月29日至30日,长治市举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全市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各县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业务骨干,市农业农村局政策改革科、市农经中心人员等80人参加培训。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全省第六批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名单,全省共76人入选典型案例,其中,长治市8位带头人入选。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
杨玲(左一)在村民家中走访。 杨玲为游客义务讲解。
近日,位于沁县的檀山皇农场多项产品陆续通过欧盟SGS509项零农残检测,标志着檀山皇产品在欧洲市场拿到了绿色有机通行证,正逐步实现全域有机。 去年10月,檀山皇小米率先通过欧盟SGS509项零农残检测。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霜降”这个节气,在乡村具有标志意义。霜降时节前后的乡村是忙碌的,多种水果陆续成熟上市,果香飘满田间地头。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秋尽初冬,是柴胡收获的最佳时节,可是潞城区辛安泉镇西坡底村的村民秦兰则却犯了愁,自家种植了2.5亩柴胡,子女又都在外务工,无法回村,她独自在家,虽然村里购买了挖药机,但是还需要人工进行抖土、采收和分拣,一亩地一个人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让秦兰则犯了愁。 西坡底村地处潞城东北部的丘陵山区,全村共有140余户,500多人,作为劳务输出村,众多青壮年已外出务工,农忙时节劳动力不足便成了最为突出的问题。
机械化秸秆还田。 11月17日,平顺县北社乡河东村的玉米地里一片繁忙景象,两台大型设备正在紧张有序地作业。
近日,长治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机科、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等相关工作人员,深入12个县区的20余家合作社,对土地深翻技术模式等进行督促指导,全力提升耕地质量,推动完成今年应翻尽翻秋翻地作业任务。 每到一地,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会与农机合作社就土地深翻作业进行深入座谈,全面了解土地深翻作业的基本情况。
沁州黄基地谷子正在收获。 9月14日,沁州黄集团董事长石耀武(右)和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中)、山西农大教授韩渊怀(左)在沁州黄集团谷子示范基地察看谷子长势情况。
椒农们穿梭在田间熟练地采摘小米椒。 深秋时节,襄垣县古韩镇大黄庄村500亩小米椒进入采收期,青枝绿叶间,一簇簇红彤彤的小米椒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10月29日至30日,长治市举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全市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各县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业务骨干,市农业农村局政策改革科、市农经中心人员等80人参加培训。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全省第六批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名单,全省共76人入选典型案例,其中,长治市8位带头人入选。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
杨玲(左一)在村民家中走访。 杨玲为游客义务讲解。
近日,位于沁县的檀山皇农场多项产品陆续通过欧盟SGS509项零农残检测,标志着檀山皇产品在欧洲市场拿到了绿色有机通行证,正逐步实现全域有机。 去年10月,檀山皇小米率先通过欧盟SGS509项零农残检测。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霜降”这个节气,在乡村具有标志意义。霜降时节前后的乡村是忙碌的,多种水果陆续成熟上市,果香飘满田间地头。
风景如画的稻田。 轰鸣的机器驰骋在金色稻浪中。
东经112°、北纬36°,太行山、太岳山两山之间,是沁县人代代耕种的乐土,这里种植着被人们称为“贡米”的沁州黄小米。 进入新时代以来,沁县人将这古老的优秀米种与智慧结合生产出多元的产品,把一份用心、一份健康传承给今天热爱生活、重视生活品质的你。
黎城风光 秋到农家 晒柿饼 豆腐制作 苹果采摘 奔向幸福 黎侯虎非遗工坊 丹泉小镇 到黎城赏秋,最绕不开的是那片魂牵梦萦的乡愁,最不应该绕开的也是那片魂牵梦萦的乡愁。 乡愁是什么?是丹泉小镇的那汪水、那座山、那片宁静与自然,是那枝头的柿子,是农家那刚出屉的豆腐,是手艺人手中活灵活现的黎侯虎,是洒满阳光的那个小院。
连日来,潞州区广大种植户抢抓农时收割玉米,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在马厂镇玉米种植田里,两台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在田野里来回穿梭,一排排玉米连秆带穗被卷入机器,摘穗、剥皮、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
眼下,正值冬小麦播种关键时节。连日来,黎城县各地抢抓有利天气,将小麦播种作为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紧盯时间节点,积极开展麦田深松、播种等一系列农业生产,全力推进冬小麦播种工作。
10月13日,省种业发展中心专家组深入襄垣县王桥镇洛江沟村开展新品种“中谷19”实地测产工作,指导农户科学管护,助力谷子丰产增收。 在山西潞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示范田,专家们严格遵循“科学、规范、客观、严谨、真实、可靠”的原则,现场随机抽取三块样方,精准测量面积、确定样点定位、科学取样分析,经测算,示范田每亩谷子产量达528.8公斤,远超预期,结果喜人。
为积极响应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部署,按照全省2024年秋季农作物种子市场专项抽检工作安排,9月27日,省种业发展中心相关人员抵达长治市开展专项抽检工作,长治市种子检验员协同参与。 此次抽检工作聚焦黎城县绿农农资有限公司和富友农资有限公司,重点检查小麦、油菜和蔬菜等农作物种子相关情况。
近日,长治市举办土壤普查调查采样验收办法培训班。来自市土壤普查办成员单位相关人员、各县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业务股(站、中心)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等30余人参加了培训。
秋日的阳光从云间穿出,照射着武乡县韩北镇圪道村的一片片苹果园,成片的果树熠熠发光,山村处处弥漫着淡淡的果香。10月2日,记者走进苹果种植基地,看到果农正忙着采摘、装袋、搬运……现场一派丰收忙碌景象。
近日,长治市2024年“耕耘者振兴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成功举办。来自全市各区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辅导员、农民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带头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东黄须村村民忙着采摘核桃。 初秋微凉,丰收在望。
眼下正是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为助力长治市粮食丰产丰收,打通农业技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日前,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赴壶关县开展谷子生产技术指导。
9月3日至5日,农业农村部检查组深入长治市沁县、武乡县,就水产养殖执法工作进行专题检查,要求全力做好水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推进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检查组先后深入德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多家水产养殖生产主体和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经营门店,通过实地检查、随机抽查、查询台账、现场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受检单位基本情况、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经营和使用情况,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制度、养殖证制度、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产地检疫制度等执行情况,并与县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就水产养殖执法现状、执法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进行了交流。
葡萄成熟,“甜”了游客,富了村民。马芸 摄 眼下,正值葡萄成熟上市的季节。
近日,第二十三届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在长春农业博览园举办。长治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响应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要求,精心组织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振东五和医养堂股份有限公司参展。
“襄缘·花海”幸福田园农业种植项目基地。 “你瞧这两天正孕穗了,管护比较关键,咱这天气比较冷,不要浇太多水。
时下,走在长子县田间地头,大豆和玉米舒展着翠绿的枝叶,两种作物相间种植,错落有致,玉米旁株株大豆长势喜人。长子县将玉米和大豆“聚”在一起种植,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现了一地双收。
苹果喜丰收,果农笑开颜。 硕果累累满枝头,秋风送爽果飘香。
“峡谷漂流”成为大河村的旅游招牌。 大河村的夜景别具魅力。
近日,一场精彩纷呈的农机操作手暨无人机植保技能大赛在临汾市举行。长治市代表队在激烈的角逐中大放异彩,再度荣膺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