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不负,农时不误。随着天气转暖,长治市春耕备耕工作已陆续展开。
当前正值抓好冬小麦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布《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指导农民朋友进行田间管理。
2月26日,长治市屯留区路村乡姬村村民在大棚内采摘西葫芦。路村乡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连日来,襄垣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户全力应对寒潮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雨雪过后,一要增强营养,打一些营养液;二要防病,打一些防病的菌剂……”在善福镇冯村的西红柿大棚内,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认真查看棚内温度,详细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并对寒潮天气过后,如何做好农业生产为农户支招。
低温雨雪天气来袭,设施农业如何应对?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基础上,2月21日,长治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专家奔赴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农业经营主体做好低温雨雪天气应对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当天,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市果蔬产业发展中心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奔赴上党区、长子县,先后深入森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晋禾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实地察看温室大棚蔬菜长势和食用菌生产情况,指导农业经营主体及时检修温室大棚骨架,及早加设立柱,增强抗积雪能力;及时修补薄膜漏洞,拉紧压膜线,降低热量散失,保障棚内作物正常生长。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3年度省级生态农场名单,全省58家主体被评为2023年度省级生态农场。长治市9家主体上榜。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3年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名单,100个农民合作社被评为2023年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潞城区金鸿农机专业合作社、长子县玉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壶关县耕耘种养专业合作社等12家合作社入选。
日前,2023年度农业生产托管省级优质服务主体名单公布,全省20个服务主体上榜。长治市黎城县建国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武乡县银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家服务主体位列其中。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从农业机械化的“门外汉”成长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从服务农业到经营实体,从普通的农民到致富带头人,王海珍凭着农民的勤劳、朴实和热爱钻研、敢于创新的韧劲,走出了一条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科技化,多方合作共赢的致富之路。 2013年,王海珍牵头成立上党区玖壹农机专业合作社。
连日来,受寒潮影响,潞城区出现低温霜冻天气。为应对大幅降温对农作物的影响,潞城区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支招,通过添衣加被、“智慧大脑”中枢指挥等方式让农作物在温室大棚安全越冬。
工人在制作挂面。 工人对挂面进行打包。
近日,长治市科技局举办2023年度全市农业科技特派员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班,全市各县区80余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邀请山西农大、长治学院专家老师进行了授课,授课内容包括杂粮生产、食品安全、农林生物废弃物基质化利用、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等。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第四批中国良好农业规范高质量发展机构名录,市农业农村局下属单位市农业质量品牌发展中心入选“中国良好农业规范高质量发展工作站”,并成为全省第一家市级工作站。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理念,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花椒博物馆工作人员为游客介绍花椒产品。 李燎原 摄 12月3日,位于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的花椒博物馆开门迎客。
仲冬时节,行走在武乡县蟠龙镇胡峦岭村干净平坦的村道上,大片大片绿茸茸的植物映入眼帘,“这就是俺们村去年刚刚引进的芦笋。”胡峦岭村党支部委员李有旺介绍,“别看个头小,多亏了它,俺们村才甩掉了‘穷帽子’。
环境优美的露营基地。(资料图) 冬日的清晨,闫爱宏在自家庭院悠闲地整理梅杏干。
高粱垂红穗,农民喜丰收。 缀满了饱满穗粒的红高粱随风摇曳,大型收割机往来穿梭,田野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味道……虽然已是冬日,但回想起今年高粱丰收的景象时,上党区八义镇龙山村的高粱种植户王肉则感觉一切就发生在昨天。
在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一直很出名——之前是因为“穷”,现在是因为“富”。 初冬时节,雪后初晴,惦记着樱桃园的白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泽平,一大早就驱车来到位于村东山坡上的樱桃种植基地。
成串儿的红柿映衬着山乡秋韵。 采摘乐。
农业技术人员指导村民覆地膜。 金秋,收获累累,播撒希望。
小满时节,瓜果渐熟。 长子县丹朱镇西寺头村北的孔楚锋种植家庭农场大棚里,青椒苗苍翠欲滴,焕发生机。
“欢迎各位加入到品牌上党直播间,这是我们振兴村生产的小米、陈醋、葵花油等优质农产品……”4月26日,山西乡村振兴互联网直播基地,农特产品琳琅满目。这标志着由山西上党振兴集团打造的山西乡村振兴互联网直播基地正式揭牌运营。
俗语说“谷雨过后再无寒”。然而,已进入4月下旬,长治市却突降飞雪,雨雪寒潮天气是否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农民朋友是否能够有效应对?4月22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长治市部分农业专家深入潞州区、屯留区、上党区等地开展技术服务指导,督促落实降温防冻措施,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日前,平顺县在青羊镇大渠村的潞党参基地举办XK-04A专业党参移栽机现场演示活动。这一农机的使用,可让潞党参种苗移栽的开沟、放苗、覆土、镇压等工序实现机械化。
“这个双株的菜苗必须拿出来一株放土里压实,压不实它就不发根。”3月29日,在襄垣县古韩镇东垴头村一处蔬菜大棚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员化身“指导员”,向农户讲解春管菜苗种植要领,为农户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近日,长治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赴沁源县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并对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及春耕备耕情况开展调研。 今年,长治市计划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0万亩,为保证高质高效完成既定种植任务,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结合去年种植技术推广情况,与基层农技推广技术人员分享了成功案例,同时对生产过程中部分地块出现的玉米减产、大豆旺长、产量偏低情况进行深度剖析。
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农机检修。 目前,襄垣县春耕备耕已由南至北陆续展开。
当前正值长治市冬播谷子生长关键期,针对近期出现的大风、降温等天气对其生产可能造成一定影响的实际情况,长治市及时制定发布冬播谷子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保证谷子产量和品质。 作为长治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谷子种植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长期面临“十年九旱”的生态条件,春季种谷经常出现播种难、出苗难、保苗难、间苗难等生产难题。
当前正值农资销售和使用的高峰期。连日来,长治市9个农业行政执法机构组织执法人员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全力保障春耕备耕顺利进行。
春光渐浓,农时催人。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长治市供销社系统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扎实做好农资储备供应、质量管理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工作,全力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
3月7日,屯留区禾泽田农业公司育苗大棚里,工作人员在管理青椒苗株,各类蔬菜苗株也陆续出棚销售。该公司抢抓农时,提前育苗备春耕,加紧管护和生产,为农业丰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潞州区抢抓农时,聚焦田间指导、科学种植、农资储备等环节,扎实推进农业生产工作,田间地头一派早春忙碌景象。 “要密切关注最近天气变化,严防‘倒春寒’,可以适量给田地浇一些水,调节地面小气候来控制天气变化对作物的影响。
2月22日,在潞州区马厂镇故驿村的宾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内,整齐有序地停放着大大小小的各类农机设备,时不时传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潞州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的农机技术人员正在这里对拖拉机、播种机、旋耕机等农机具进行全身“体检”,做到应修尽修、应换尽换。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连日来,潞州区抢前抓早,周密部署,积极组织各乡镇(街道)、村、农业合作社做好各类农机具检修升级、保养调试工作,保证春播机械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使春耕生产安全高效顺利进行,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开好头、起好步。
搬运育苗基质、摆放收取育苗盘、播种栽苗定植……2月21日一大早,记者走进上党区晓峰蔬菜购销专业合作社东呈村的连栋育苗棚内,只见20余名社员分工协作育苗,各个环节有条不紊,一派繁忙景象。 一排排育苗盘整齐摆放,一株株菜苗“冒”出嫩芽,传递着春的气息。
村民和技术人员正在大棚里给桃花人工授粉。 初春时节,户外依然寒风料峭,位于长治市黎城县程家山镇路堡村的温室大棚里,一树树桃花竞相绽放,粉红艳丽的桃花挂满枝头,在翠绿枝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嫩,呈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春节刚过,县农业农村局就组织技术人员在农资购买、大棚维护、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我们提供指导,为春耕备耕做好准备。”2月11日,壶关县店上镇绍良村黑红种养专业合作社里一派忙碌景象,村民付松兴热情地带着记者参观技术人员检修过的大棚,憧憬着新一年的丰收。
2月1日,襄垣县虒亭镇司马村高架大棚草莓种植园区,工作人员在打包产品。近年来,襄垣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深加工,推进新型农业的产业化进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日益壮大,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
1月29日一大早,当很多人还沉浸在梦乡时,沁县杨安乡杨安村已传出阵阵“咩咩”声,循声走进该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只见标准化圈舍里,600多只羊或吃草、或休憩。合作社负责人郭建红正在配料、喂食、清扫,忙得不亦乐乎。
“农民不耕田,农机过冬眠,春秋忙两季,一年闲半年。”这是过去农民一年的生活写照。
“白天要适当提高温度管理,增施适量钾肥、硼肥、锌肥,还要做好夜间保温防寒工作……”2022年12月27日,在长子县丹朱镇东上坊村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基地,县农技专家张玲霞正在就如何避免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等进行技术指导。 为积极应对寒冷天气,切实保障蔬菜生产,连日来,长子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研究会、惠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组织相关农技专家先后来到宋村镇东郭村青、尖椒种植基地、丹朱镇东上坊村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基地,和种植户一起深入大棚,查看当前尖椒、青椒、西葫芦等蔬菜长势情况,并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习性给予分类指导,解答菜农在大棚蔬菜应对寒潮天气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确保“菜篮子”生产安全。
“这是今年新引进的‘一机两膜四行’技术,膜宽50厘米,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12月19日,在潞城区张家河村田间,映着冬日的暖阳,农业专家贾双龙正手把手传授村民冬播谷子种植技术。
仲冬时节,本是农闲季节,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随着长治市多年探索的冬播旱作谷子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屯留区在渔泽镇岗上村运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谷子冬穴播技术”,开展试验示范推广谷子冬播种植,一幅冬种忙耕图在乡田间地头缓缓展开。 走进屯留区岗上村谷子种植基地,大型犁地机和播种铺膜一体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作业,翻犁、松土、播种、覆膜,一气呵成。
眼下正是农闲季节,但在潞州区绿科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农户们抢抓当前晴好天气,开足马力种植冬播谷。
日前,长子县鲍店镇草泊村的丰鑫源种植基地里,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正在为菜农“支招”,对大棚加盖二膜防寒保暖,严防冬季蔬菜发生冻害,避免菜农遭受损失。 寒潮来袭,长治市近日出现降温天气。
11月28日,黎城县万民农资公司院内,各种农资堆满库房,工人们正忙着装卸配送。入冬以来,黎城县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服务主渠道作用,加大今冬明春农资储备力度,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上党大地一派丰收景象。长治市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带着对农民的礼赞,晒丰收、庆丰收,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大豆玉米收获期将至。连日来,长治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奔赴各县区农机生产企业、农机合作社,对玉米收获机进行检修和保养,对大豆专用收获机进行改进,确保收获季节机具用得上、用得好,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近日,记者自市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长治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全市农业生产发展良好,农业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种植业、畜牧业双擎驱动,全市农业生产整体向好。
7月22日,长治市召开农业防灾减灾保秋粮丰收工作推进视频会,要求锚定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一招不落抓紧抓实田间管理、防汛抗旱、防病治虫等各项工作,确保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会议指出,三季度是长治市农业生产的黄金期、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的理念,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部门会商研判,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和病虫情报,把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估计足,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做好应对防范,减轻灾害影响。
风吹麦田千层浪,又到一年麦收时。眼下,长治市冬小麦进入成熟收割期,田间大片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一派丰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