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8月23日,长治市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在长治市人民医院启动。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既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基础,更是保障人民健康的主阵地,基层卫生人才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整个基层卫生医疗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始终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首要任务与核心工作。
德国包岑县访问团进行实地参观。田雨 摄 8月28日,德国包岑县访问团一行10人到长治市人民医院参观访问,并就今后开展合作进行交流。
开学在即,为深入分析长治市当前学校传染病防控形势,确保全市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8月27日,市疾控中心组织召开2024年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专题风险评估会。 会议介绍长治市近五年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流行情况,通报近五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情况。
8月24日,全国康复护理优质案例竞赛落下帷幕,长治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选送的《你我同行,向阳新生——一例硬脊膜动静脉瘘阻断术后截瘫合并肾积水患者的个案护理》案例荣获三等奖。 赛前,市中医医院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8月20日上午,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山西长治基地正式落户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该院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古中医科正式达成合作,标志着长治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再添新的硕果。 据了解,李可老先生1930年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从医50余年,曾在晚年多次到广东带徒传艺,分别在南方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开辟传承基地和经典病房。
近日,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确定2024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通知》,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神经内科成功获批2024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这是该院继重症医学科之后获批的第二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标志着该院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突破。
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 值此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谨向奋战在卫生健康事业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长治市卫生健康工作的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长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高位推动健康长治建设,将健康融入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予以优先保障实施。近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紧扣“12335”重点任务目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健康长治建设。
近日,山西省医师协会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4年“感染防控微视频大赛”在山西太原圆满落幕。长治市中医医院糖尿病科精心制作的感控微视频《潜伏》,在全省 150个参赛作品中表现出色,成功晋级决赛,并获得一等奖。
为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日前,市卫健委在全市医疗机构深入推进“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截至目前,长治市46所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已全部开展“检验结果互认”,已互认2162人次、6370项次。
8月10日,长治市优秀中青年中医师颁奖仪式在市中医医院举行,表彰在中医学领域表现杰出的33位中青年中医师。 此次中青年中医师评选由市卫健委、市中医医院联合开展,经前期个人申报、各县区和各单位推荐审核、评审专家组评审、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逐级公示等程序,旨在加快推进长治市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实施,挖掘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中医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守正创新能力强、工作敬业的优秀中青年中医师。
7月29日,记者从长治市疾控中心获悉,HIV自愿咨询检测预约平台于近日正式投入使用,使用者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在手机上预约,并就近接受检测。 据了解,HIV自愿咨询检测预约平台基于微信“查呗”小程序建立,可按照实时定位智能推荐就近的检测点,方便使用者就近预约接受检测,在服务点完成咨询检测后,可选择通过微信获取自己的检测结果。
近日,“完善老年肿瘤诊疗体系,科技赋能新质中西康复——肿瘤康复分会(CSGOR)第十届学术年会暨肿瘤全程康复培训班”在北京举行。长治市中医医院肿瘤康复实践基地选送的《“肿”有希望,“瘤”下健康——一例脑瘤患者的多学科康复》案例,在第三届“菁康杯”青年医师病例展示中获得二等奖,该院成为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医疗机构。
7月19日,由长治市中医医院发起筹建的山西省医院协会市(县)中医医院分会成立大会在长治市举行。 据了解,市(县)中医医院分会挂靠在市中医医院,并成功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和主任委员。
7月23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之“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4年6月月度人物候选人网上评议环节正式启动,此次活动,长治市人民医院护士范潞霞位列全国第三位参与评议。 范潞霞,长治市人民医院护士、蓝天救援队队员、中国红十字会志愿者、全国首届“少年急救官”训练营讲师团讲师。
7月15日,记者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获悉,该院改扩建项目于7月12日正式签约。本次改扩建将在和济医院原址上进行投资改扩建,建造一所包含门诊、住院、体检中心、教学科研、康养、医美等功能的大型综合医院。
为促进全市普惠托育项目深入推进,7月8日,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深入签约托育机构开展了全面细致的体检、养育照护技术指导活动。 此次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优势与业务指导功能,旨在为0-3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保障,确保他们能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肺炎是婴幼儿人群常见疾病,接种疫苗是防控肺炎的有效措施。7月4日,记者从潞州区疾控中心了解到,当前该中心正招募志愿者,可为符合条件的婴幼儿接种24价肺炎疫苗。
为进一步提高长治市出生缺陷防治水平,减少缺陷儿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近日,由市妇幼保健院牵头的2024年长治市脊髓性肌萎缩症免费筛查项目工作培训班在市妇幼保健院举办。 预防出生缺陷、促进优生优育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7月3日,记者从长治市卫健委获悉,由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参加的中国(山西)第23批援非医疗队,圆满完成为期一年的援非任务,其中第一批5名医务人员顺利归来。 此次赴喀麦隆进行援外医疗任务的7名医务人员分别是市人民医院职业病防治科宋长宏、眼科中心李小军、胃肠外科张凯伦、心血管内科吕定超、影像中心刘晋、中医科弓彦飞、麻醉科闫向勇。
日前,长治市中医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桂忠诚凭借专业的理论、精湛的医技,被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钩活术专业委员会授予“山西省钩活术第一人”荣誉称号。 钩活术是一项新型的非手术治疗技术,融合了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医学技术。
五月,微风携一缕缕花香,将医护人员的脚步声和病房呼叫器的滴答声串联起来,奏响了一首激昂奋发的劳动者之歌。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荣誉: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心病科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殊荣。
她用心倾听、细心诊断、精心治疗,让患者感受家一般的温暖;她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精益求精,从死亡线上将患者的生命抢回;她坚守初心、勇担重任、砥砺前行,用青春热血诠释着白衣战士的神圣…… 她就是长治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杨周,凭借对医学事业的一腔热忱,19年如一日奋战在临床一线。 近日,王杨周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是您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努力,治愈了我的病痛,感谢您的付出,您是真正的白衣天使……”看着患者送来的感谢信,薛艳主任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是什么样的医术,治愈了患者长达数十年的顽疾?又是怎样的医护团队,为患者带来了新生的曙光? 据了解,这位患者已经被多发性脂囊瘤困扰10余年,瘤体已遍布全身,不仅让他的外貌受损,更让他承受了无尽的身心折磨。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关于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拟入选项目名单》,全省7所医院的22个专科入选,长治市中研附院脑病科、市中医医院肛肠科在列。 建设中医优势专科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所在,是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
药材种植增收致富 道地中药惠泽百姓 邀请国医大师吕景山传承工作室专家来长治市为群众坐诊,举办“针刺脑病急重症”学术流派典型病例分析研讨会总结临床经验,建设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协同创新实验室进行深入研究,开展街头义诊活动宣传中医药优秀文化……自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启动以来,长治市坚持统筹部署、高位推进,先行先试、重点突破,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重点领域,在杏林技术传承、太行英才培养、服务模式创优、数智技术赋能、岐黄文化弘扬、管理体系创新“六大工程”方面持续发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绩。 启动杏林技术传承工程,打造中医药技术传承创新“上党”体系。
中医康复大厅。张月 摄 义诊活动现场。
4月19日至21日,长治市中医医院“新九针”适宜技术培训班举办,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九针”疗法传承人王文德等在中医针灸领域富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到场,为全市中医针灸领域的精英骨干百余人传经解惑,进一步夯实中医技术传承与创新。 “新九针”疗法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古九针”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创新。
4月17日,长医附属和平医院邀请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特聘专家李西英教授,对该院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培训。 培训中,李西英教授围绕新形势下医务人员如何有效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结合实际案例,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用专业的理论对18项核心制度逐条进行详细讲解,内容丰富,案例分析代表性强。
为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深化精细化管理内涵建设,4月12日,长治市中医医院2024年度临床医药技人员现代医学服务能力提升班开班。 现代医学服务能力提升是长治医学院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治医学院将结合市中医医院工作实际,组建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为广大学员授教富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帮助大家在学用结合中掌握要领,确保每位学员都能达到预期目标。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2023年度县级综合医院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达标机构,长子县人民医院位列其中,成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县级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达标单位。 长子县引进优质医疗资源,长治医学院主动融入区域社会发展,2021年11月28日,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与长子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建院协议,双方全方位合作正式启动。
根据《长治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中医药特色技术筛选及推广子项目工作方案》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长治市中医药技术调查筛选工作,保护民间珍贵的中医药诊疗技术资源,在全市集中开展中医药文献、方药调查。收集、筛选有应用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和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并进行产权保护、深入研究和传承推广工作,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4月13日,由长治市卫健委主办、市中医医院和长治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联合承办的长治市中医儿科适宜技术培训班暨山西省名中医高洪平学术传承交流会在市中医医院举办。省内外儿科诊疗领域、儿科推拿领域的带头人及知名儿科领域骨干齐聚一堂,切磋医疗技术、交流学术思想,共同提高长治地区儿童疾病领域的学术水平和防治能力。
日前,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长治市医疗卫生系统为期3个月的蓝盾百日行动圆满完成检查任务。行动期间,市卫生监督所累计出动执法车辆170余次、卫生监督员1200余人次,共检查各类机构797户次,进一步提升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监管水平和服务质量。
4月1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由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和济医院的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山西省第三批援吉布提“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医疗队,于近日出发远赴非洲开展为期60天的援外医疗任务。 吉布提作为中国的友好国家,长期面临着白内障致盲问题的严峻挑战。
3月21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省卫健委于近日印发《关于2023年度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评估情况的通报》,长治市长子县宋村中心卫生院、平顺县石城中心卫生院、黎城县西井镇卫生院、襄垣县虒亭镇中心卫生院和武乡县洪水中心卫生院共5所机构达到建设评估标准,各获得省财政奖补资金100万元。 据了解,建设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是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进一步健全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
3月6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九价HPV疫苗从3月8日当天9:30—17:30启动新一轮线上预约,共有名额1524人,有需求的市民可通过“山西疾控动态”微信平台进行预约。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第二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
患儿家属为医护人员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王慧丽 摄 “医生,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
日前,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命名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的通知》,决定命名99个机构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位列其中。 市二院于2016年创建“医养结合护理院”。
为加快推进长治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挖掘晋派潞医学术精华,发展壮大上党中医学术流派,1月20日,由市卫健委主办、长治市中医医院承办的上党中医学术流派学术经验交流会在长治市中医医院举行。 会上,分别为脾胃杂和流派传承工作室、栗氏疡瘤流派传承工作室、新九针流派传承工作室、三部六病流派传承工作室授牌。
近日,国家卫健委公布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成绩,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得分714.54分,较上年提升26.12分,连续5年获B+级。基于此,该院成功入选“全国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支持单位,并被列为我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1月8日,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公布,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在全国181家无年报组医院类别中连续两年排名第5,五年稳居A级,8个国家监测指标获得满分。 在此次考核中,长医附属和平医院四级手术人数全国排名第7,科研经费总额全国排名第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等8个国家监测指标获得满分。
小张出院前与部分医护人员合影。任晏生 摄 医务人员争分夺秒施行手术。
12月18日,长治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揭牌仪式举行,健康管理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市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全面的体检服务。 据了解,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前身为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成立于2014年,截至目前,已完成体检服务5万余人次。
“请问这里能配降血糖血脂的药吗?”“现在做推拿、按摩需要排队吗?”“您好,我预约了今天上午拔火罐。” 日前,潞州区广场东社区卫生服务站,一经开诊,前来问诊的居民便络绎不绝。
12月11日,长治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消息,为守护女性健康,方便更多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12月14日,长治市11个预防接种门诊开放新一轮四价HPV疫苗线上预约。本次预约将继续依托“山西疾控动态”微信公众号开展,预约成功的接种名额仅限本人使用,不得转让。
日前,长治市在全市范围内试点推广“一次挂号管三天”就诊模式(以下简称“一号管三天”),进一步优化长治市“全程诊疗便民服务”制度,解决人民群众就诊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不断提高群众看病就医便利性。 “一号管三天”就诊模式,指患者从挂号、就诊、检查检验到取药等整个门诊就医环节,原则上只挂一次号。
11月23日,长治市针刀疗法适宜技术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市中医医院举行。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山西省中医院等省内外针刀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长治市疼痛相关技术专业医务工作者共200余人参加。
心系家乡情,义诊暖人心。11月18日,黎城县人民医院人头攒动,不少群众早早来到这里,原来,黎城籍在京专家在此举办义诊活动。
道地中药惠泽百姓 制药工艺精益求精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传统健身强筋壮骨 龙头企业助力中医药振兴 中医药文化在太行之巅薪火相传 一缕药香跨古今,“神农”故里写新篇。 信念如磐,一脉相承。
日前,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医学科技创新分会联合举办的2023年度“白求恩精神践行者”活动,在全国评选出111名“白求恩精神践行者”。市二院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程杨玉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