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关于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拟入选项目名单》,全省7所医院的22个专科入选,长治市中研附院脑病科、市中医医院肛肠科在列。 建设中医优势专科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所在,是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
药材种植增收致富 道地中药惠泽百姓 邀请国医大师吕景山传承工作室专家来长治市为群众坐诊,举办“针刺脑病急重症”学术流派典型病例分析研讨会总结临床经验,建设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协同创新实验室进行深入研究,开展街头义诊活动宣传中医药优秀文化……自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启动以来,长治市坚持统筹部署、高位推进,先行先试、重点突破,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重点领域,在杏林技术传承、太行英才培养、服务模式创优、数智技术赋能、岐黄文化弘扬、管理体系创新“六大工程”方面持续发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绩。 启动杏林技术传承工程,打造中医药技术传承创新“上党”体系。
中医康复大厅。张月 摄 义诊活动现场。
4月19日至21日,长治市中医医院“新九针”适宜技术培训班举办,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九针”疗法传承人王文德等在中医针灸领域富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到场,为全市中医针灸领域的精英骨干百余人传经解惑,进一步夯实中医技术传承与创新。 “新九针”疗法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古九针”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创新。
4月17日,长医附属和平医院邀请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特聘专家李西英教授,对该院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培训。 培训中,李西英教授围绕新形势下医务人员如何有效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结合实际案例,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用专业的理论对18项核心制度逐条进行详细讲解,内容丰富,案例分析代表性强。
为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深化精细化管理内涵建设,4月12日,长治市中医医院2024年度临床医药技人员现代医学服务能力提升班开班。 现代医学服务能力提升是长治医学院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治医学院将结合市中医医院工作实际,组建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为广大学员授教富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帮助大家在学用结合中掌握要领,确保每位学员都能达到预期目标。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2023年度县级综合医院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达标机构,长子县人民医院位列其中,成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县级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达标单位。 长子县引进优质医疗资源,长治医学院主动融入区域社会发展,2021年11月28日,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与长子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建院协议,双方全方位合作正式启动。
根据《长治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中医药特色技术筛选及推广子项目工作方案》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长治市中医药技术调查筛选工作,保护民间珍贵的中医药诊疗技术资源,在全市集中开展中医药文献、方药调查。收集、筛选有应用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和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并进行产权保护、深入研究和传承推广工作,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4月13日,由长治市卫健委主办、市中医医院和长治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联合承办的长治市中医儿科适宜技术培训班暨山西省名中医高洪平学术传承交流会在市中医医院举办。省内外儿科诊疗领域、儿科推拿领域的带头人及知名儿科领域骨干齐聚一堂,切磋医疗技术、交流学术思想,共同提高长治地区儿童疾病领域的学术水平和防治能力。
日前,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长治市医疗卫生系统为期3个月的蓝盾百日行动圆满完成检查任务。行动期间,市卫生监督所累计出动执法车辆170余次、卫生监督员1200余人次,共检查各类机构797户次,进一步提升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监管水平和服务质量。
4月1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由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和济医院的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山西省第三批援吉布提“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医疗队,于近日出发远赴非洲开展为期60天的援外医疗任务。 吉布提作为中国的友好国家,长期面临着白内障致盲问题的严峻挑战。
3月21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省卫健委于近日印发《关于2023年度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评估情况的通报》,长治市长子县宋村中心卫生院、平顺县石城中心卫生院、黎城县西井镇卫生院、襄垣县虒亭镇中心卫生院和武乡县洪水中心卫生院共5所机构达到建设评估标准,各获得省财政奖补资金100万元。 据了解,建设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是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进一步健全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
3月6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九价HPV疫苗从3月8日当天9:30—17:30启动新一轮线上预约,共有名额1524人,有需求的市民可通过“山西疾控动态”微信平台进行预约。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第二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
患儿家属为医护人员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王慧丽 摄 “医生,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
日前,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命名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的通知》,决定命名99个机构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位列其中。 市二院于2016年创建“医养结合护理院”。
为加快推进长治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挖掘晋派潞医学术精华,发展壮大上党中医学术流派,1月20日,由市卫健委主办、长治市中医医院承办的上党中医学术流派学术经验交流会在长治市中医医院举行。 会上,分别为脾胃杂和流派传承工作室、栗氏疡瘤流派传承工作室、新九针流派传承工作室、三部六病流派传承工作室授牌。
近日,国家卫健委公布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成绩,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得分714.54分,较上年提升26.12分,连续5年获B+级。基于此,该院成功入选“全国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支持单位,并被列为我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1月8日,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公布,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在全国181家无年报组医院类别中连续两年排名第5,五年稳居A级,8个国家监测指标获得满分。 在此次考核中,长医附属和平医院四级手术人数全国排名第7,科研经费总额全国排名第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等8个国家监测指标获得满分。
小张出院前与部分医护人员合影。任晏生 摄 医务人员争分夺秒施行手术。
12月18日,长治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揭牌仪式举行,健康管理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市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全面的体检服务。 据了解,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前身为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成立于2014年,截至目前,已完成体检服务5万余人次。
“不出门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近日,一则山西省肿瘤医院专家进驻沁源县人民医院的好消息传遍微信朋友圈。 这是沁源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围绕建强卫生健康专业化人才队伍,通过建机制、育人才、搭平台、强服务等,着力破解医疗人才引不进、育不好、留不住问题,为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的又一项举措。
近日,一对早产的双胞胎因血小板重度减少,急需输注血小板治疗。可是这对双胞胎血型罕见,为RH(-)O型,也就是俗称的“熊猫血”,在这紧急的时刻,长治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千方百计寻找血源,最终成功联系到两位爱心市民,及时献出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让这对双胞胎转危为安。
7月17日长治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病房正式启用,这是目前长治市唯一一家核医学科核素治疗病房。 据了解,核医学科病房主要针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应用碘-131治疗。
义诊活动现场。张玲 摄 7月19日,长治医学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上党区人民医院在上党区韩店街道光明北路社区博裕佳苑举行上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启动暨挂牌仪式。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6月初,65岁的患者李阿姨及家属在出院三个月后再次回到医院,这次来医院他们不再忧心忡忡,因为他们不是来看病,而是特意前来送锦旗,表达对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刘洪洲、医生郭志强及医护人员的敬意和谢忱。锦旗上面写着“一片鸿洲渡人劫,医者仁心当志强”,短短14个字,却也能看出李阿姨一家费了很大心思,将刘洪洲、郭志强的名字别出心裁地藏在了锦旗中,烫金的大字也传递着他们一家对医护人员辛苦付出的由衷感谢与肯定。
日前,山西省科技厅官网公示了2023年度第一批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资助项目名单,市人民医院4个青年项目上榜,在长治地区排名第一,在省内排名第三。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项目是我省科学研究领域中层次较高、影响较大的科研项目,是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5月27日,中国(山西)第22批援喀麦隆雅温得医疗队第一批队员返回,其中包括来自长治市的5名队员秦海丽、许慧、王旭刚、陈红、张琴,他们在与亲人分隔近400天后,跨越万里顺利归来。 当日凌晨0时30分,医疗队的队员们抵达太原,山西省卫健委在太原举办了欢迎仪式。
今年3月,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综合司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决定在长治市开展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5月6日,长治市举办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启动仪式暨管理人员培训班,标志着长治市正式启动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
各县区卫体局,委直、驻市各医疗机构: 为进一步弘扬南丁格尔精神,表扬长治市广大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广大护理人员爱岗敬业,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在“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我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2022年第四届百名“最美太行护士”及“优秀护理单元”评选活动。 希望受表扬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珍惜荣誉,戒骄戒躁,继续提高素质,增强技能,推进长治市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
一袭飘然白衣,一顶别致燕帽,她们用真诚和热爱,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守护着每一个生命。 在“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5月11日,奋战在长治市医疗战线上的护士们,用平凡的日常向自己的节日献礼。
近日,家住武乡县丰州镇暴家峪村的李先生将一面绣有“医德高尚医术精、热情服务暖人心”的锦旗送到长医附属和平医院武乡分院,以表达自己对该院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谢意。 “看病不用到处跑,县医院就挺好。
全市12所县区综合医院、11所县区中医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水平;124所乡镇卫生院、2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436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城乡居民住院费用实现“一站式”即时结报;通过互联网平台让区域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和心电数据互联互通……这些亮眼的成绩,是长治市千方百计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打造“健康长治”的缩影,更是长治市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解。 深化医改 尽享发展红利 家住潞城区翟店镇贾村的李巧兰患糖尿病十多年。
2020年12月26日,与潞城区中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 2022年4月30日,与长子县人民政府签约成立“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长子医院”; ……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重要精神、《山西省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方案》和《长治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大行动》等文件精神,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进一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内资源共享,采用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分工协作的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模式,使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技术帮扶强基层 下沉一线惠民生 什么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每一位中研人来说,专家深入基层,群众看病不愁,能看病,看好病,少跑腿,多受益,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柴益庭利用“针刺哑门、风府穴”为患者治疗。邢永红 摄 从医20余年,扎根临床一线,凭借敢于务实创新的勇气和毅力,兢兢业业,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以医疗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为主要管理目标,认真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团结带领科室医护人员打造龙头科室,他就是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脑病科一病区主任柴益庭。
“在家门口,不仅有医疗队来给我们看病诊疗,还收到了免费赠送的药品,太好了!”4月6日,家住潞州区坟上村、李村的村民们收到了春日里暖心的健康问候。 为促进潞州区医疗卫生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下沉,进一步保障辖区居民身体健康,4月6日,长治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办公室组织总院部分科室和潞州分院义诊团队深入潞州区马厂镇坟上村、李村开展健康巡诊活动。
近日,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成功加入中国儿童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标志着该院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综合诊治能力进入国家专科联盟支持培养建设行列。该联盟是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作为官方背景机构,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牵头成立的全国性学术联盟。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围绕第6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4月7日,长治爱尔眼科医院联合上党区荫城学校开展主题为“用爱保护眼睛,点亮光明未来”的近视防控科普讲座。 如何正确用眼,如何做到近视防控?活动现场,长治爱尔眼科医院斜弱视与小儿眼科主任王敏婷通过对科学近视防控方式的讲解,让同学们逐步了解爱眼护眼的重要性,强化了同学们近视防控的意识。
刘俊丽在产房为孕妇接生。 温润知性、耐心细致,她是孕产妇心中的贴心挚友;沉着冷静、医术高明,她是孕产妇心中最值得信赖的医生。
庆祝建院70周年书画展启动仪式 孕产保健专家团队进行危重孕产妇病例讨论 儿童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 妇孺国医堂标准化建设顺利通过评审 产前筛查与诊断:超声引导下进行羊水穿刺 ● 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长治市妇产医院 长治市儿童医院) ● 全国“妇幼保健学科体系建设示范单位” ● 国家级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 ● 国家级耳鼻咽喉出生缺陷防控创新研发基地 ● 全国首批“妇科常见病及内分泌疾病基地” ● 全国“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 ● 全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示范基地” ● 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和协同基地” ● 全国“新生儿疾病基因筛查多中心研究项目”成员单位 ● 全国第二批CAAE一级癫痫中心 ●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新巢计划”筛查基地 ● 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理事成员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协作医院 ● 北京儿童医疗集团郑州儿童医院医联体成员 ● 山西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 山西省首批“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 ● 山西省首批“新生儿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儿童保健人员培训基地” ● 山西省首批“助产、儿科、新生儿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 ● 山西省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试点单位 ● 山西省第二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 ●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医疗联合体牵头单位 ● 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五临床学院 ● 长治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七十载,时光奔流不息;七十载,前行步履不停。 置身于斗转星移的历史变幻中,长治市妇幼保健院经历了艰辛跋涉、沧桑巨变的漫长岁月,与新中国共同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
患者家属向市二院送来八面锦旗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与血管介入科主任、介入医学博士“冯对平教授名医工作室”在市二院正式挂牌成立 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中心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孙涛教授名医工作室”在市二院正式挂牌成立 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 召开“我爱我院”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议 骨科手术机器人助力创伤微创手术 心血管内科为多位室上速患者行精准射频消融手术 2月6日上午,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一支特别的队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们喜气洋洋、敲锣打鼓,八面金字锦旗飘扬在队伍的最前方,一位七十多岁的婆婆在友人的陪同下向市二院神经外科和重症医学科送来了八面锦旗,以表示对市二院医护的感激之情。
“真是太感谢了!”看着上门的医生们,50多岁的女患者眼圈儿泛着红,激动地说。春节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长治市中医医院的14名专家医疗队队员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前往全市各县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和进村驻点帮扶工作,为卧病在床、条件困难的群众以及农民工患者送去专业医疗服务。
近日,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成功完成一例“UBE镜下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使引发患者腰痛的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问题迎刃而解。此项技术改善了开放性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疾病的方法,实现了传统手术的微创化,达到了患者创伤小、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的效果,在脊柱病治疗方面属前沿技术。
别人摆摊儿赚钱,而她摆摊儿“救命”。在她的摊位,既不卖货也不吆喝,而是免费教大家急救知识。
2月19日,记者从长治市妇幼保健院获悉,日前,经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第二届理事会表决通过,该院正式成为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第53家理事成员单位,这也是山西省第二家、长治市唯一一家成为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理事成员的医疗机构。 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的前身为北京儿童医院集团,自2013年5月成立以来,已建立起以53家省市级成员单位为核心,覆盖全国30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儿科分级诊疗网络体系,初步实现了“首诊在基层、复杂病例远程会诊、疑难急重患者转诊无障碍”联动服务模式。
2020年,她博士毕业后来到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在病理科从事科研、分子病理以及教学工作。2021年,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项目。
2月14日,长治市人民医院与长治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医学研究中心”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双方将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加快提升医疗服务层次和水平,打造“院校合作”新名片。 近年来,市人民医院与长治学院密切联系,围绕科研教学、人才培养、项目规划等方面,在交叉学科领域携手并进,持续推动医疗技术和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合作申报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等诸多平台、项目。
“快看,锣鼓队送锦旗哩!”“数了数,八面。” “患者为医生送锦旗的事儿不新鲜,一次性送八面的还真不多见。
医护人员在照料小宝宝。 6日,长治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区传来好消息,在医护人员历时90天的精心照料下,一位“巴掌”大的小宝宝康复出院了。
医护人员展示收到的小礼物。 “这是我送给大家的小礼物,都是手工编织的,祝各位医护人员新春愉快。
新春假期,人们都沉浸在欢聚团圆、开心过年的氛围中,而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却依然如往常一样紧张忙碌,不同的是,他们在坚守岗位中又收获了更多充满爱意和赞赏的暖暖祝福。 1月25日,大年初四,值守在岗位上的和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陈芳对记者说:“今年春节,我们科30名护理人员、20多名医生,守护着近80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