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为进一步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激发青年志愿者积极向上、奉献社会,弘扬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近日,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潞城区正能量公益协会的志愿者们走进潞城区卢医康养基地暖心窝颐养中心,为老人们带去了一场温馨而充实的志愿服务活动,用行动传递温暖,以真情陪伴老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不觉已近大雪节气,本是冬闲时刻,沁县郭村镇丁家山农田里却是一派繁忙景象,播种机在田地间来回穿梭,经过垄沟、覆膜、穴播、覆土等多道环节后,冬播谷种子被均匀地埋进土壤里,等待来年春天的发芽。 冬播谷子技术是一套“秋雨春用、春雨全用”的谷子旱作种植模式。
长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现场。 学生参观长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
冬季的武乡层林尽染、五彩斑斓。从空中俯瞰武乡县蟠龙镇胡峦岭村,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一幅村美、业兴、民富的新农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日,屯留区2024年度各界人才国情研修班在中共屯留区委党校开班,由各领域推荐的教育、医疗、文化、宣传、国企、非公企业等行业代表共150余人参加培训。同期,屯留区还选派24人组成示范班到武汉大学进行为期5天的国情研修,以国情研修助推新质生产力培育,促进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
12月2日一早,黎城县黎侯镇仁庄村村民张义明就来到田间灌溉。“前几天,接到大队通知准备冬灌。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入冬以来,尽管冷空气接踵而至,但在沁县各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依旧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广大建设者不畏严寒,抢工期抓进度,全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为翌年项目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12月3日,在沁县中心医院项目建设的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年底收官、奋斗攻坚的关键时期,这里处处跃动着蓬勃生机与活力。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天气冷了,能来这里接上一杯热水,歇一歇脚,我觉得很方便,很感谢我们县里能有这样的爱心之举。”12月6日,在位于沁县定昌镇交通局旁边的“暖心驿站”里休息的环卫工人王师傅感动地说。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按时接娃愁、课后辅导烦、假期看护难,是困扰很多双职工家庭的难题。为了解决职工带娃难题,创造更友好的育儿环境,潞城区城市社区党委把居民群众身边的急难事作为“民生微实事”,深入群众调研,广泛听取居民意见,推出了延时托管服务项目,为辖区居民提供“暖心接送”“午间托管”“课后辅导”等窝心服务。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的银行就能办理营业执照,少跑了很多路,这样的惠企便民服务非常便捷!”近日,在长治漳泽农商行银通支行政务服务驿站,市民王女士在工作人员的指导帮助下,成功领取营业执照后,对潞州区政务服务效率赞不绝口。 群众的称赞,是潞州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结果,这离不开潞州区纪委监委开展的纠治审批服务“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专项工作,以精准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太感谢你了闺女!要不是你过来帮忙,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日前,家住沁源县沁河镇观音坪社区太清小区的张建英老人感激地对网格员宋曙丽说。 原来,前段时间供暖季到来,张建英家里的暖气却迟迟不见升温。
“所有接口完好,表具计数正常,通风情况良好。”近日,在襄垣县南湖名都小区苗女士家中,县惠民煤气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进行漏气检测,查看燃气管道是否存在燃气泄漏的隐患,并依次对燃气阀门、燃气表、燃气具、燃气软管等设施进行检查,逐一排除各项安全隐患,确保居民用气安全。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在长子县鲍店镇北周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场,一排排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鳞次栉比、整齐划一,施工人员娴熟地搭建、焊接、固定、覆膜,一派繁忙景象,成为冬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以来,北周村将发展设施蔬菜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抓手,积极响应县委发展“一县一业”号召,引进山西瑞实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产业园占地300余亩,拟投资1.2亿元,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全流程采用机械化操作,以种植五彩椒等蔬菜为主。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暖阳普照,道路铺金。10月全线通车的长子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如一条条熠熠生辉的丝带蜿蜒伸展,在冬日里尽显独特魅力。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年来,潞州区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走进下秦村日间照料中心,记者看到,老人们正围坐在一起,或聊家常,或休闲娱乐,感受着在家门口养老的便捷和幸福。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寨上村以黄色为基调,发挥农耕文化园、潞州府老陈醋和紧邻市区地理的优势,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建设长治市休闲后花园; 神头村以红色为基调,依托“神头岭之战”遗址优势,打造神头之战纪念园景区、神头红小米等产业名片,建成红色文化旅游胜地; 西靳村以蓝色为基调,依托高标准设施蔬菜大棚、光伏发电项目,打造数字乡村新标杆; 西流南村以绿色为基调,以“青山绿水”为主题,打造“一渠”“一街”“一带”景观集群,形成山水田园旅游地标品牌……金秋时节,行走在潞城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幅绿水青山、秋收农忙的丰收图徐徐展开。 这是潞城区以和美乡村建设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各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的真实写照,更是潞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全新升级,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建设宜居宜游宜业和美乡村的具体实践。
近日,襄垣县市场监管局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企工作会。该县3家金融机构、20余户市场主体代表齐聚一堂,通过政府“搭台”、银企“唱戏”,分享政策、探寻机遇、共话发展,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日光温室大棚内的蔬菜喜迎丰收。 11月29日,走进屯留区李高乡司徒村日光温室大棚,菜农们正忙碌地采摘着各种新鲜蔬菜,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初冬时节,位于屯留经济技术开发区渔泽工业园的工业固废高值化低碳利用产业园项目现场,工人师傅们正在加紧建设“工程应用示范及产品展示中心”,这里的一砖一瓦、室内装修……都是用固废建造而成。 工业固废高值化低碳利用产业园是山西桓鼎产业运营有限公司针对屯留固废产业发展现状,以工业大宗固废的高值化利用、全固废工程化应用、智能化工厂建设、零碳园区建设、煤矸石固废碳交易体系建设为主导,投资10亿元建设的产业园。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年来,潞州区聚焦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在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厚植发展沃土,培优产业生态,助力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山西佰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建筑外墙保温、建筑材料等相关产品的企业。
一河清水一河鸟 苍鹭 戴胜 红脚隼 小太平鸟 褐马鸡 黑鹳 红腹锦鸡 华北豹 黄鼬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山清水秀,宜居的不仅仅是人,还有“感知灵敏”的珍稀野生动物。
永和水库 水系连通工程 水美乡村 沁河重点段治理工程 沁河源头风光 清水之上飞鸟掠过,碧波荡漾,两岸护坡堤岸整齐……走近沁源县景凤镇紫红村,一幅山清水秀的田园画卷映入眼帘。 紫红河河道治理是沁源县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的缩影。
河西避险广场 俯瞰沁河公园 滨河健康步道 沿河文化走廊 沁河南环大桥 沁河沁源县城段今日新貌 秋日暖阳下,漫步在沁河畔,岸边绿树成荫、书香十足,水面碧波荡漾、群鸟嬉戏,远山青松苍翠、静谧悠远。在这里,人民群众享受到的是无处不在的生态美景的滋润。
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沁河就是沁源的灵魂。 沁河之源,将无限风情留给这方土地,沁源县把握这份机遇,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按照省市部署要求,用满腔赤诚书写“绿水青山”的实践答卷。
深秋时节,天高气爽。位于壶关县集店镇的常平村,在蓝天白云和郁郁葱葱绿植的映衬下如诗如画。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年来,长治市潞州区总工会深入实施职工关爱行动,积极推动职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进基层、进车间一线,通过建设心理驿站,有力推进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赋能增效。 在山西中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健康关爱服务站,舒适的健身环境和功能多样的运动器材,为员工开辟出一片适于体育锻炼、缓解压力的新天地,员工们纷纷前来“打卡”。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10月15日,记者在沁县廉公桥拓宽改造施工现场了解到,该工程已经开始摊铺最后一层沥青混凝土。 现场采用两台大摊铺机、一台小摊铺机进行面层沥青混凝土同步推进,以避免路面接缝的出现,几名拿着铁铲的工人趁热给铺筑不均的路面填补沥青,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货车穿梭、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焊花四溅。建设者在钢筋水泥桁架间穿行,勾勒出项目建设的精彩画面。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推进城市绿化,提升城市“颜值”。10月14日,在位于长子县同昱新区南侧的综合植物园项目建设现场,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绿化养护、地形整理等工作。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10月15日,长子县2024年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县体育中心开幕。 开幕式现场,彩旗飘扬,鼓乐齐鸣。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享”丰收,“趣”运动。日前,潞城区举行2024年长治市“农民丰收节”全民健身活动启动仪式暨农民趣味运动会。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今年以来,潞州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培育优势产业,壮大特色产业,聚焦专、精、特、新,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向“新”向“智”破题发力,全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紫外大功率芯片主要应用于静态水模组、流动水杀菌等对杀菌性能、效果要求较高的场景,这也是我们技术人员经过多年攻关取得的成果。
资料图 当下,在长治市正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潞州区把对工业老厂区的保护融入城市建设中,招引优秀的社会资本,参与挖掘和保护老厂区的文化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保护,科学规划和合理导入新的产业资源,使承载长治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的老厂房、老厂区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10月15日,走进潞州区东尚理想城双创园(里外里商业街),各类创意绘画跃然墙上,游泳基地里人潮涌动,古琴坊里琴声悠悠,游乐园里欢声笑语,旺盛的人气和充满青春活力的气息,吸引了许多青年创业者扎根与此。
为做好辖区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居民自救能力,减少火灾事故发生,营造共同关注消防、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日前,潞州区消防救援大队太东站深入康乐园、瑞祥苑等小区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及“打通消防生命通道”专项宣传活动。 “你好,电动自行车不能在店内充电,这样随意私拉电线、违规充电是很危险的。
近三年考核有两次“优秀”等次的、在重要岗位任职的两名优秀90后干部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中;7名近三年考核有“优秀”等次的乡镇干部晋升为四级主任科员……在今年4月干部调整中,壶关县32名优秀干部被提拔、进一步使用和晋升职级重用。这是该县推进考核改革走深走实的一次实践。
现代化的冻干食品生产设备。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分拣作业。
襄垣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建平台、优环境、抓项目三大策略,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 建平台。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今年以来,潞州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以打造一流金融营商环境为目标,以服务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为重点,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切实增加信贷投放力度,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山西恒万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潞州区一家集农产品生产、展销、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服务企业,目前正处在发展的快速成长期,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运营,压力不小。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连日来,上韩片区上韩村、马庄村、凹里村城中村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抢抓项目施工黄金期,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该项目是长治市政府主导的重点民生项目,总投资27.8亿元,主要用来安置潞州区上韩村、凹里村、马庄村村民。
秋风起,飞叶落,丝丝凉意生。 近日,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屯留区散煤清零集中供热改造项目迎来加速推进关键期。
为切实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满足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真正实现“幼有善育”,日前,沁源县托育中心正式开园。 走进沁源县托育中心,教室窗明几净、整洁有序,原木色的桌椅、创意童趣的装饰让整个环境充满家的温馨;户外活动区安全宽敞,有小型滑梯、攀爬区、小木马等游戏设施,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小到桌椅、扶梯,大到盥洗室、多维活动空间,整个托育中心尽显细节与用心,为孩子们提供细致呵护。
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黎城县防灾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在火车站广场开展以“赋能年轻一代 共筑韧性未来”为主题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全县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共同构建安全的社会环境。 活动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过往群众普及各类自然灾害的特点、危害及应对措施。
壶关曾经有多么缺水,现在就会感到有多么幸福。 来到壶关就听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惠及全县254个行政村28万余人的壶关城乡供水管网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壶关县即将全面告别“饮水难”。
“以前一块牌子的背后就是一项工作考核。现在牌子下墙、服务上心,村干部干本职工作的时间多了,群众的笑脸也多了。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腐根断枝随水流,一生辉煌至此休。幸遇惜才痴雕客,枯木逢春再千秋。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长子县举行2024年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军属金秋专场招聘会。 招聘会现场,县内外60余家招聘单位涉及会计服务、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安保服务等多个行业,为退役军人及现役军人军属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供暖系民生,冷暖总关情。2024至2025年度采暖期将至,集中供暖已进入倒计时。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秋日平分气转清,金穗满田迎丰收。近日,潞州大地的田间地头农作物陆续成熟,秋粮收获加紧进行,农业园区内大棚蔬菜郁郁葱葱,农户们忙采摘,到处是繁忙而喜悦的丰收景象。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物业服务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潞州区把物业党建联建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在建组织、扩覆盖、强治理、优服务上下功夫,推动基层党建与物业管理深度融合,着力解决基层治理“权小责大”“小马拉大车”等重点难点问题,全力为“车”减负,为“马”赋能,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眼下正是红薯成熟收获的季节,在潞城辛安泉镇古城村,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收红薯,一垄垄新出土的红薯铺满田间地头,个个鲜红饱满,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和希望的“薯”光。 走进辛安泉镇古城村千亩红薯种植基地,只见红薯收获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一个个红薯从泥土中翻滚而出,个个体态饱满,色泽鲜亮,村民们三五成群,按照红薯的大小进行挑拣、分选、装袋……不一会儿,一袋袋红薯伫立在田地里,一派丰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