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秧歌舞台上的魅力指挥官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元宵节期间,屯留区街头文艺展演活动异彩纷呈,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在众多精彩的民俗表演中,一位秧歌女指挥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满满的热情成为了全场的焦点。她就是张玉,一位来自上村镇的基层干部,用她的舞蹈天赋和对秧歌的热爱,为这个传统节日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秧歌表演中的“最美指挥”

伞头秧歌源远流长,博大深厚,在山西晋西北流行上百年经久不衰。元宵节当天,嶷山大街人头攒动,村民们早早地聚集在一起,期待着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文艺表演。随着锣鼓声响起,一支由近百人组成的伞头秧歌队伍翩翩而来。他们身穿色彩鲜艳的演出服,手持花伞和彩扇,步伐整齐,动作优美,带来了伞头秧歌《亲亲热热小两口》。站在队伍最前方的,正是秧歌队的指挥——张玉。

张玉身穿一身黑衣服,半大的黑色风衣透露出一种坚毅的神采,脖子上一条长长的红蓝色相间围脖透露着一种艺术气质,袖口露出一截白白的毛衣,显得格外靓丽。她的动作干净利落,眼神坚定而充满热情。在她的指挥下,秧歌队的队员们时而跳跃,时而扭动,时而围成一圈,时而组成一朵盛开的花朵……整个表演充满了节奏感和艺术美感,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张玉的指挥风格独特,她不仅注重动作的整齐划一,更注重情感的准确表达。她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眼神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伞头秧歌的独特魅力。她的表演不仅展现了伞头秧歌的传统韵味,更融入了丰富的生活情趣,将夫妻间相濡以沫的美好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

秧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张玉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农闲时间积极带领各村开展文体活动,组织村民学习广场舞,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让大家在跳舞的过程中强身健体、欢愉情绪、释放压力,让文化这一软实力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发挥凝心聚力的强大作用。

在张玉的带领下,上村镇的秧歌队伍逐渐壮大,表演水平也不断提高。她们不仅在本镇的节日活动中表演,还受邀到周边的村镇进行演出。上村镇秧歌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当地文化活动的“金字招牌”。

然而,张玉并不满足于此。她认为,秧歌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她在编排秧歌时,常常融入其他元素,使得秧歌更加丰富多彩。她还尝试将秧歌与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更具表现力的作品。

最美指挥的背后

张玉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她对舞蹈的热爱和不懈的努力。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她不仅要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还要抽出时间排练秧歌。为了编排一场精彩的表演,她常常熬夜研究动作,反复修改方案。她的家人和朋友都说,张玉是一个“为舞蹈而生”的人。

然而,张玉的舞蹈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作为一名女性,她在追求舞蹈梦想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有人曾质疑她的能力,认为女性不适合担任秧歌指挥,但张玉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她说:“舞蹈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无法想象没有舞蹈的生活。”

正是这种对舞蹈的执着和热爱,让张玉在秧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她的努力不仅赢得了村民们的尊重和喜爱,也让她成为了秧歌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心中有梦想一定能实现

对于未来,张玉有着清晰的规划。她希望继续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学习更多的舞蹈形式,并将它们融入秧歌中。她还计划组建一支专业的秧歌表演团队,将秧歌带到更大的舞台上,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

此外,张玉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秧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她计划与当地的文旅部门合作,举办秧歌培训班和比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她说:“秧歌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

张玉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热爱、坚持和梦想的故事。她凭借自己对舞蹈的热情和不懈努力,成为了秧歌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她的表演不仅为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的日子里,张玉将继续在秧歌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她相信,只要心中有爱,脚下有路,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她,也将继续用自己的舞蹈,为这个世界增添更多的美丽和光彩。(孙爱国  王永先)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