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门口”就业更容易实现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民生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加力提效”,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如何进一步做好就业支持工作,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这是市人大代表、上党区林默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付平的深刻体会。他笑着打趣道:“乡村振兴不能光靠‘老把式’,还得有‘新农人’。”李付平认为,要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民创造更多“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让乡村焕发活力,成为充满希望的创业沃土。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残疾人群体来说,更是如此。市人大代表、潞州区残疾人科技双创园主任、光宇通讯总经理杨军宏一直关注着残疾人的就业问题。通过技能培训,他的公司帮助许多残疾人实现了就业梦想。“我们要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争取做到“培训一个、就业一个”。

一个个问题,一条条建议,每一项都紧扣实际,直指关键,饱含着对民生福祉的关切。“希望用更加务实的举措、精准的政策,让更多人在家门口找到满意的工作,‘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杨军宏的话道出了代表们共同的心声。

随着一项项政策的落地,一个个就业难题的解决,每一个劳动者的故事都在这里挥笔续写,幸福的画卷带着城市的温度与希望,在这里徐徐展开。(原庞博)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