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农商银行第五党支部:以金融温度续写新时代雷锋日记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金融保险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3月5日,惊蛰甫至,万物萌动。沁县农商银行第五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们怀揣着对雷锋精神的崇高敬意,走进册村镇敬老院,用一场充满温情的志愿服务,为这个春寒料峭的日子注入融融暖意。该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军率志愿者团队,将金融人的责任担当化作具象的关怀,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当一箱箱精心筹备的生活物资送到老人们手中,他们的眼角泛起了欣慰的涟漪。志愿者们俯下身子,与每一位老人促膝长谈,从饮食起居到健康状况,从日常琐事到心理慰藉,每一句嘘寒问暖都饱含着对长者的深深敬意。他们撸起袖子打扫房间,整理被褥,擦拭窗棂,让整洁明亮的环境成为献给老人的春日礼物。

在温情传递的同时,金融知识微课堂悄然开启。针对老年群体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的现状,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通俗易懂的案例讲解。当讲到电信诈骗的新型套路时,张大爷频频点头:"这些案例太及时了,前几天我还接到个奇怪的电话,现在心里透亮多了!" 这种将金融服务与民生关怀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让金融知识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幸福晚年的温暖屏障。

这场看似平凡的志愿服务,实则是沁县农商银行践行 "金融为民" 理念的生动实践。当青年党员小王为卧床老人修剪指甲时,他轻声说:"我的爷爷也住在养老院,看到这些老人就像看到自己的亲人。" 这种超越职业范畴的情感共鸣,让志愿服务升华为一场心灵的洗礼。正如该行党委书记在活动总结时所说:"我们不仅要做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更要做社会温暖的传递者。"

暮色渐浓,志愿者们与老人们依依惜别。返程的车上,青年党员们自发分享起活动感悟。有人谈到对 "螺丝钉精神" 的新理解,有人思索如何将志愿服务长效化,更多人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了老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这些细碎的感动与思考,正在汇聚成推动金融服务创新的强大动力。

从雷锋精神到太行精神,从红色金融基因到现代银行使命,沁县农商银行始终将社会责任镌刻在发展基因中。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精神传承的生动实践,更是该行构建 "有温度的银行" 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未来,他们将继续以金融服务为纽带,在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征程中,持续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日记,让金融活水浸润更多需要关爱的心田。(孙爱国 刘静)

(责编:张文卫、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