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漳泽农商银行:移动金融展业 点燃城乡烟火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金融保险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闺女,别傻站着,跟我进来扭一扭!”

近日一早,长治漳泽农商银行城北支行的移动服务点刚在桃园集会上支起,老熟人李婶甩着红绸子就冲了过来,花袄襟上还沾着面粉,她不由得把工作人员小李拽进广场舞队伍,红绸子掠过糖画摊时,正撞见同行的工作人员小张弯着腰给孩子们解围巾死结。

“授信卡真能随用随取?”

王姐从菜篮子里取出一个苹果在围裙上蹭了蹭,递给了小李:“我娘家兄弟在镇上开修车铺,有这个需求,咱这收管理费吗?”

“王姐你放心,我们不会乱收费用……”

她话音未落,小卖铺的张叔已捏着存款宣传页凑过来,老花镜滑到鼻尖:“闺女给算算,五年期存五万,你们这能多出两桶油钱不?”小李从帆布包里掏出计算器,利索地帮张叔算齐了利息。

随着大集逐渐热闹起来,服务点聚集的群众越来越多,有询问存款利息的,有询问贷款的,又有询问信用卡贷款的,询问声与周围的热闹融成一片,显得格外和谐。

当夕阳西下时,服务点的登记本已写满歪扭的字迹。养猪的老周想了解养殖贷、退休的刘姨咨询零钱理财、连糖画师傅都问起扫码收款费率。返程的电动车驮着暖手宝和手工挂件,后视镜里是李婶追着包子红薯的剪影——这场景让人想起八十年前,农信前辈们背着算盘和账本,深一脚浅一脚走在黄土沟壑间的模样。

从挎包银行的煤油灯到移动展业设备,变的是服务方式,不变的是那抹穿透岁月的人情暖意。当科技赋能的“移动展业平台”遇见热气腾腾的市井烟火,当冰冷的数字遇到沾着韭菜味的钞票,山西农信用扎根泥土的坚守,将存贷汇兑的金融活水,酿成了百姓灶台上温着的黄酒。这或许就是跨越三代人的传承密码,金融的温度,从来不在报表的百分比里,而在大娘塞进行李袋的包子上,在娃娃的笑声中,在每一个俯身倾听的瞬间,将心比心地焐热了城乡的万家灯火。(焦寅峰)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