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农商银行:从205元残币兑换看壶关农商银行的初心与使命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金融保险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一位老人神色焦急地走进壶关农商银行东崇贤支行,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黑色塑料袋。“您好,我的这些钱发霉了,能帮我看看可以兑换吗?”老人的声音中充满了焦虑与期待。大堂经理立刻迎上前去,看到老人担忧的神情,毫不犹豫地带领客户前往残损币兑换窗口就坐,并轻声安慰道:“您别着急,我们一定会尽力帮您解决问题。”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工作人员了解到,老人早年经营着一间杂货铺,多年来积攒了大量的零钱。然而,由于长期受潮以及虫蛀,这些纸币早已变得 “面目全非”。多处粘连在一起,根本无法正常使用。老人既心疼自己的辛苦钱,又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东崇贤支行,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老人,并耐心地向他讲解残币兑换的标准:“您放心,兑换残缺人民币是我们银行的责任和义务。只要符合残损币兑换标准,我们一定帮您兑换!” 但眼前的情况却十分棘手,因为虫蛀非常严重,纸币变得异常脆弱,大部分都有破损,根本无法使用机具鉴别。面对这一难题,东崇贤支行的员工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齐心协力,一起将残损的纸币小心翼翼地剥离、粘贴,然后逐张进行清点、整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近两个小时的忙碌后,汗水湿透了员工们的额头,但他们的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终于,按照兑换标准,成功地为客户兑换了205元。当老人看到自己原本以为无法挽回的损失被最大限度地减少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钱的面值不大,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的,没想到真的帮我把钱换了,太感谢你们了。”老人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连连致谢,为农商行的暖心服务点赞。

这样的故事在壶关农商银行或许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小片段,但正是这些小片段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暖流,流淌在客户的心中,赢得了大家的支持和信赖。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银行业务都能通过手机、电脑完成,网点的作用似乎在渐渐变小,但对于乡村老年群体来说,网点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壶关农商银行扎根“三农”、服务“三农”的初衷与体现。壶关农商银行也将继续秉持这份责任与担当,用心做好“五篇大文章”,以实际行动诠释“百姓银行”的深刻内涵。(孙爱国 王喆)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