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耳东专题调研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时强调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示范引领 不断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时政要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3月19日,长治市委书记陈耳东深入襄垣县,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开展专题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因地制宜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望远,市委常委、秘书长贺鑫,副市长黄国珍参加。

春风送暖,农事渐忙。王桥镇洛江沟村积极推广种植冬播谷子,通过良种良法配套解决了春旱出苗难、保苗难、间苗难等生产难题。陈耳东走进田间,详细了解护膜管理及土壤墒情,与基层干部、经营主体深入交流,详细询问春耕备耕等情况,叮嘱他们要科学高效开展田间管理,真正种出好品质,不断提升“长治小米”的品牌竞争力。陈耳东强调,抓好春耕备耕,对于确保粮食丰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各级各部门要压实责任、抢抓农时,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落实各项田管措施,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春耕生产。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上下大功夫,持续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王桥镇米坪村依托周边企业,发展设施农业、劳保用品加工、金属网制品加工等,村级集体经济家底日益丰厚。在听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举措介绍后,陈耳东指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能简单的“靠山吃山”,要强化市场意识、紧盯市场需求,建立经营灵活、管理有效、运行稳健的集体经济发展机制,鼓励以出租、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培育更多市场活力旺、联农带农能力强的经营主体,让群众获得更稳定更可持续的收入。在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一垄垄西红柿藤蔓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陈耳东察看秧苗长势,询问产量、价格、销路,鼓励要立足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丰富市民“菜篮子”。陈耳东还随机走入农户院落,与群众唠家常、谈变化、话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发展庭院经济,让小空间发挥大潜力。陈耳东指出,各级各部门要以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切入口,全面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村庄绿化美化等,建立村容村貌长效管护机制,推动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变革。基层负责同志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融入现代化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形成文明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推动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推进农文旅融合是创新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有益探索。依山而建的古韩镇小垴村打造“知青故里 美丽小垴”文化旅游品牌,知青广场、知青驿站别具特色。陈耳东走进展馆,饶有兴致地聆听知青故事、感受知青文化,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乡村历史融入“千万工程”,把文化记忆嵌入乡村振兴,不断拓展文旅服务功能,加强策划和推介,真正留住乡愁记忆、带旺乡村旅游。依托宝峰湖旖旎的风光,虒亭镇虎口村大力发展民宿经济,“襄遇·栖居”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陈耳东实地察看民宿项目建设进展,了解规划设计、市场定位、投资运营等情况,叮嘱相关负责人要充分利用临水优势,做好近水亲水文章,注重整体风貌协调统一,为游客打造亲水诗意空间。要下足绣花功夫,坚持精益求精,把匠心融入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倾力打造核心吸引物,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不断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刘晓荣)

(责编:张文卫、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