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兴水促发展 河湖安澜惠民生

——长治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郭爱斌谈治水兴水节水新思路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长治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市两会提出,要始终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长治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在建设美丽长治上加力提效,强化生态治理,抓好治水兴水。记者专访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郭爱斌时,他表示,2025年,全市水利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两会精神,干字当头、实字为先,锚定“水利高质量发展”这一总目标,以长治现代水网建设为牵引,紧盯后湾水库供水工程、吴家庄水库工程前期、上党大型灌区工程三个重大项目,奋力做好水网建设、河湖生态、节水控水、防汛抗旱等治水兴水节水大文章,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长治篇章贡献水利力量。

记者:去年7月,长治市成功入选全国市级水网先导区。今年,长治市将如何推进市级水网先导区建设?

郭爱斌:首先,加快推进全市现代水网建设。按照市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方案,我们对2025年建设任务中184个项目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加快推进实施,确保顺利迎接水利部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中期考核验收。与此同时,将统筹推进源头河系网、城乡供水网、农业灌溉网、防洪减灾网、水情监测网五网建设,真正把长治市水网先导区打造成为全国样板示范区。第二,加快市级重点配套水网建设。依托辛安泉改扩建省级骨干水网,加快主城区周边7个县区市级水网布局规划,分级分类实施。积极谋划实施后湾水库水源置换后,涉及潞州区北部、潞城区、襄垣县结合部工业集聚区供水管网项目建设。做好省级开发区用水工程规划和实施,为开发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水支撑水保障。第三,加快市、县第二水源建设。积极主动破解市县两级供水“单一来源”的被动局面,确保城市居民饮水安全。目前,水利部门已完成《关于加强县区第二水源建设的工作方案》的起草工作。力争2026年开工建设,到2027年底,所有县区要建成县城第二水源,增强供水安全保障。

记者: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推进会和市两会都明确指出,要迅速掀起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新热潮。今年,长治市在推进水利重大项目建设上有那些新举措?

郭爱斌:今年,水利部门将全面落实省委“重大项目建设年”和市两会精神,紧盯市级三个重大项目,奋力打赢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

加快完成长治市后湾水库供水工程土地预审、环评等前置要件办理工作,同步启动立项批复工作,确保尽快开工建设。持续推进吴家庄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加快规模确定,争取省政府停建令早日下达,完成重大前置要件办理,完成吴家庄水库可研报水利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查审批,力争“十四五”末或“十五五”初开工建设。上半年完成上党大型灌区工程土地预审、社稳等前置要件办理,同步启动立项批复工作,力争纳入国家“两重”项目库,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加快推动沁源县倪庄水库工程、潞州区漳泽灌区修复建设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及早开工。加快推动绛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屯留段)、老顶山冲沟及壁头河综合治理工程等5类23个续建项目全面复工,全力以赴实现全市水利新建续建项目“加速跑”。

记者:近年来,长治市河湖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今年,长治市将如何开展河湖生态修复治理工作?

郭爱斌:今年,我们将一体推进浊漳河、沁河两河生态综合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确保实现控污、调水、清淤、畅通、添绿、增产,奋力打赢河湖生态保卫战。

系统谋划建设浊漳河、沁河“生态走廊”。加快制定《浊漳河沁河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方案》《浊漳河沁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方案》,筹备浊漳河、沁河生态修复治理推进会议,协调发改、财政、工信、农业、环保、交通、文旅、规自等相关部门,切实发挥县区属地主体责任,合力加快项目建设,真正把两河打造成为生态长廊、经济长廊、文化长廊、富民长廊。

继续深化河湖长制改革。夯实河湖长工作基础,坚持“防水”“治水”联动,持续开展业务培训,做好河湖长制宣传引导,完善“护河员吹哨,河湖长报到”制度,深化“党建+河湖长制”引领机制,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制“有能有效”,答好人民群众满意的美丽幸福河湖考卷。

加快母亲河复苏建设幸福河湖。全力加快实施绛河全国幸福河湖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完工。积极储备和争取2025年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按照全省母亲河复苏建设幸福河湖三年行动方案,完成浊漳河潞城段、浊漳河襄垣段2条幸福河湖创建评估工作。对流域面积50至200平方公里的26条河流开展健康评价,建立入库档案。

记者: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聚焦群众所需所盼,用心办好民生实事。今年,长治市水利领域将办好哪些民生实事?

郭爱斌:今年,全市水利系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水为笔”,书写群众满意的水利答卷,兜住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

以规模化供水工程和城乡供水一体化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加大农村供水维修养护投入力度,推进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169处以上,受益人口22.77万人。全面实施长子县、上党区、沁源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潞城区小型引调水工程中央资金于6月底前全部完成。持续深化水质提升行动,完成净化设施安装53处,消毒设施安装312处,全力保障供水水质安全。

大力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继续加快推进6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建设进度,全面铺开上党灌区前期工作。进一步健全农业用水计量监测标准,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四项机制”。积极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加快完善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持续提升灌区信息化管理水平。(丁宇红)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