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长治市扎实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长治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春风送岗,乐业长治。

3月18日,家住潞州区景新花园的90后妈妈李佳宁收到一条消息:“您投递的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公司质检员岗位已通过初筛。”紧接着的,是一份精确标注通勤路线和面试地点的导航图。这源于她上个月在“长治好工作”人才服务就业平台留下信息档案,这位“全职妈妈”重返职场难的问题,正被数智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逐一破解。

2023年7月,长治市入选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城市。长治市用18个月时间搭建起“全链贯通、技能赋能、数据驱动”的新型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就业提质增效、技能长治建设、公共服务数智”三大工程,开展14项专项行动,就业服务的精准性、专业性、实效性明显增强。示范项目实施周期,共带动城镇新增就业9.13万人,为长治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四级联动构建就业服务体系

走进潞州区老顶山街道就业社保服务点,LED环形屏正跃动着当日急聘岗位,自助一体机设备前站着手拿表格的居民。“以前找工作像撞大运,现在我还可以挑选几个工作。”填写好自己的求职信息,村民王媛媛满意离开。这台设备半小时前刚帮助56岁的下岗矿工刘建国推荐了3个安检员巡检的职位。

这份即时服务背后,是长治市创新构建的四级联动就业服务体系:市级“中枢站”,开展“10+N”线上线下系列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归集劳动力信息;县级“调度室”,12个县区实现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为本地零工人员提供常态化、公益性公共就业服务;乡镇“加油站”,多个乡镇技能站推出“夜间培训超市”;村级“末梢网”,在全市范围内建设2751个就业社保服务点和26个校园就业服务工作站,实现社区(村)、开发区、各类高职院校全覆盖。

如今,这套体系正在迸发更大的活力。“四级联动就像毛细血管,把养分精准送达每个就业细胞。”市人社局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此评价。

技能培训打造长治劳务品牌

武乡县太行家政培训班里,38名妇女正在进行育婴实训。学员李爱琴的电子档案显示:已完成108课时学习,心肺复苏考核成绩98分,系统自动为其匹配北京某高端家庭岗位。“我们‘太行家嫂’持‘五心服务证’上岗,工资比普通家政高40%。”负责人介绍,我们已与多个城市签订定向输送协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年来,市人社局以全民技能提升培训为抓手,围绕十大产业链、专业镇培育及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养老等领域及服务业复苏发展需求,结合地方产业发展、企业用工,依托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组织开展订单式、项目制培训。项目实施期全市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1.28万人,新增技能人才3.69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580人。同时,不断壮大太行家政、太行技工、太行好手艺、长子理发师等特色劳务品牌,一县一品牌格局初步形成。截至目前,长治市共培育劳务品牌15个,其中“太行挖机”“瑞心康护”“潞城甩饼师傅”“长子理发师”获省级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超5万人。

产园融通汇聚强劲发展动能

去年年底,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确定3个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山西潞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功入选,长治仅此一家。

潞城区产业园先后入驻企业58家,其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7家,持双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家,涵盖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培训、劳务派遣、人事代理、人才招聘等多种业态,解决就业2000余人,实现产值5亿元。

“过去我们是‘单兵作战’,入驻产业园后,有了‘家’的感觉。”北京智宏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是首家入驻产业园的机构,公司总经理王岗对园区的“赋能”感触颇深。一方面,园区制定的入驻优惠、发展支持、引才奖励等系列举措,减轻了公司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在潞城区人社局的牵线下,公司与小米汽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华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拓展了客户群体。

项目实施以来,长治市着力构建“1+2+N”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体系,评选认定潞城区、潞州区和荣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目前,全市运营的有1个省级、2个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024年以来,提供就业岗位12.4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39万人。

创新没有终点。目前,长治市正加快推进建设全市统一、涵盖就业工作全流程的“1+2+9+N”(即1个人社大数据平台、2个统一平台、9个应用系统和N个功能模块)数字智能化信息平台,开发更精准、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数智化体系。(马慧荣)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