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魂烈烈耀太行 红色热土谱华篇

——杨家将群英会点燃“戏聚长治·唱响盛世——非常梨园直播周”第二季舞台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长治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豫剧《穆桂英挂帅》剧照。

豫剧《五世请缨·出征》剧照。

京剧《四郎探母·巡营》剧照。

晋剧《三岔口》剧照。

上党梆子《塞北有个佘赛花》剧照。

扬剧《百岁挂帅》剧照。

上党梆子《三关排宴·斥子》剧照。

“猎猎战旗飞扬,闪闪剑影刀光,战鼓响、军威壮,一把金刀八杆枪……”7月23日晚,伴随着《一门忠烈杨家将》歌曲唱响,“戏聚长治·唱响盛世——非常梨园直播周”第二季第三场——“‘杨家将群英会’忠魂烈烈”戏曲演出在长治滨湖文旅服务中心太行厅豪情开演。

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到来之际,当晚市委、市政府特邀驻市部队官兵及家属代表,与现场近千名戏迷朋友们共同观赏杨家将经典戏曲专场,一起感受杨家满门前赴后继、杀敌报国的赤胆忠心。

围绕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杨家将故事,本场演出汇集了上党梆子、河北梆子、京剧、扬剧、越剧、豫剧、晋剧等多个代表性剧种,来自全国各地的19名戏曲演员同台竞技、梨园论剑,他们中既有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梆子十大青年领军,又有上海白玉兰戏剧“新人主角提名奖”等获得者,让观众充分领略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家新秀们风格迥异的艺术风采,感受不同剧种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见证新时代下各大剧种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台上,不同剧目中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轮番上演,老生杨继业悲歌嘹亮、韵味醇厚,老旦佘太君唱腔高亢、字如玉盘,刀马旦穆桂英行腔婉转、表演洒脱……台下,观众鼓掌声、叫好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京剧《四郎探母·巡营》中,来自北京京剧院的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宏图老师,年过六旬演小生,身段轻盈、唱做俱佳,一开嗓便惊艳四座。上党梆子《三关排宴·斥子》里,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杏花奖”获得者索伟琴扮演的佘太君沉稳大气,声腔高亢,以细腻的表演和扎实的功底,将百岁忠义老人的复杂内心演绎得淋漓尽致。在《闯幽州·壮行》《塞北有个佘赛花》《穆桂英挂帅》等经典剧目里,演员们用字正腔圆、韵味醇厚的唱腔和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剧情演绎,让整场演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杨家将忠烈满门流芳千古,太行山英雄之光处处闪耀。演出中,由白燕升代言的长治文旅最新宣传片惊艳亮相,全面展现了长治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片中,从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到黄崖洞保卫战主战场,从“抗日井”到“红星杨”……一处处革命遗址、一个个红色故事,无不展示着这片红色土壤的精神力量,寄托着300多万老区人民奋进新时代的豪情壮志。

“作为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在长治这片红色的热土,无数革命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抗争,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它与杨家将的故事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不畏艰难、舍生忘死、精忠报国!”看到动情处,65岁的退役老兵郭卫平激动地说。

演出期间,武乡县嘉宾武子焱受邀上台,与主持人白燕升,武乡籍作家、《映像》杂志执行主编蒋殊,山西师范大学艺术学教授、文学艺术学部副部长丁旭东以及长治籍青年学者、山西传媒学院艺术学副教授刘博三位观察家,现场推介武乡红色历史以及武乡枣糕、羊肥小米、小米咖啡等特色美食,共同擦亮长治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新名片。

一山一胜迹,一水一洞天;一曲一世界,一乐一乾坤。如今的长治,山清水秀风光无限,古风古韵浩荡悠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遗迹灿若繁星,文旅康养气象万千……它正以最开放的姿态,诚邀全国各地的朋友共赴这场别具一格的艺术盛宴、文旅盛会。(朱海云 石玉成 郭赟)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