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打造有机旱作农业集成技术示范区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长治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我们用的是旋播一体机,一个农机具可以完成以前需要3个农机具协同完成的旋耕、施肥、播种、打药等作业,而且苗齐苗壮、非常抗旱,真是一门好技术。”3月21日,长子县节源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王建堂向记者介绍有机旱作农业“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技术时不无骄傲。据悉,长治今年将打造10万亩有机旱作农业“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集成技术示范区。

“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技术由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研究员任志强技术团队研发,去年省农业农村厅在我省大力推广。该技术针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产中出苗难、秸秆还田成本高、机械作业成本高等问题,依托一体化农机具实施保护性耕作,可以实现“一免”(减免深翻旋耕整地环节)和“五增”(增加秸秆归垄处理、增加探墒沟播深度、增加10%种植密度、增加有机菌肥同播、增加中耕除草追肥培土),通过农艺农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可有效提高作物抗旱出苗、蓄水保墒和水肥利用率,增强抗病性和抗倒性,秸秆自然腐熟,实现节本提质增效和绿色可持续生产。目前,该技术模式在长子县鲍店镇、宋村镇、石哲镇共推广5300余亩,在襄垣县王桥镇、古韩镇、侯堡镇的5个基地共推广高粱种植3300余亩,在武乡县丰州镇推广玉米种植600余亩,下种均匀、出苗整齐,生长期表现出良好的耐旱、抗病、抗倒特性,深受广大合作社和种植户的好评。

这一技术模式优势明显,适于推广。抗旱出苗,旱地不用等雨,水地不用浇出苗水,出苗率可达94%,整齐度92%;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播种施肥打药一次性完成,亩均节支150元左右,实现节本增效;增密提单产促粒收,通过深沟播种、中耕培土和菌肥的作用,种植密度增加10%,抗病性和抗倒性增强,亩均增产5%以上,延迟收获20—40天,实现了机械化粒收,同时将秸秆粉碎覆盖地表保墒。

长治今年将围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提升作业服务质量,切实将该技术融入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为全市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李楠 李盼)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