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润民心 文明新风入万家
——潞州区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文明实践润民心 文明新风入万家
——潞州区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3月22日,潞州区太西街道潞才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市气象局在圣鑫园小区开展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
“老年朋友们生活中有哪些不方便的,大家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全力做好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舒坦!”
近日,潞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潞州区和济社区开展理论宣讲“进社区”活动。理论宣讲志愿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身边的典型事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人人参与、文明成景,以文化人、美美与共。近年来,潞州区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紧扣“14536”总体要求,坚持全域推进、全面深化、全民实践,统筹阵地资源,建强队伍力量,创新工作模式,深化实践活动,文明的种子在这块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强阵地延触角,以高位促进高效
爱心义剪、电动自行车维修、反诈宣传、爱心义诊……3月29日上午,在秦家庄二仙庙广场火热开展的潞州区“365+”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集市暨集中示范性活动吸引了周边群众参加。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体验各项服务,集市现场处处欢声笑语。
潞州区借鉴传统的“赶集”形式,推出“365+”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集市,让群众一年365天都能方便快捷地享受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志愿服务。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在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潞州区坚持“一盘棋”统筹、“一体化”推进,健全完善三级联动、项目清单、考核评估三项机制,常态化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活动,进一步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潞州区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创新设立社区小区、农村院落、主题公园、种养殖基地、商业综合体等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建实建好群众家门口的文明实践阵地。
目前,全区已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26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基地),形成了17条文明实践线路、147个文明实践圈,构筑起“遍布城乡、点线结合、便民惠民”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潞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被列为2024年山西省重点扶持中心。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围绕“种春风”“育桃李”“筑同心”“施沃土”“沐阳光”五项行动,潞州区广泛开展邻里守望我帮扶、美好生活我建设、文明新风我倡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纪念日开展集中示范性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文明实践氛围。
理论宣讲入人心,真情服务暖民心
传思想、学理论、种信仰、育新人,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任务。
潞州区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受众需求,选优配强宣讲队伍,形成区级推动、部门联动、宣讲员带动的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体系,广泛吸纳专家学者、道德典型、“五老”人员等力量,组建了“风之宣”“风之述”“风之尚”等各具特色的宣讲队伍。同时,培养组建青少年宣讲团,推进理论宣讲进校园、进家庭。
为了让群众“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潞州区着力构建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线上线下共同发声的大宣讲格局,打造立体化理论传播矩阵,推出“党课时刻”“理论大家谈”等系列宣讲栏目,通过录制学习音频、录播专题微宣讲等方式,让新思想宣讲“走新”更“走心”,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潞州区坚持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充分吸纳整合干部职工、乡土人才、道德典型、乡贤能人等人才力量,充实壮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完善“1+21+N”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志愿服务队900支,注册志愿者16万人。
潞州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按照“年度有安排、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工作要求,落实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四单”运行机制,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目前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2200余场,参与志愿者3000余人次,受益群众15万余人,群众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文明实践润民心,新风潮涌满古城。各基层所站还打造了一批富有地域和文化特色的文明实践线路和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让志愿服务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78个、“精专特强”志愿服务队39支、省市级学雷锋志愿服务站12个、市级以上优秀志愿服务组织18个、各级优秀志愿者100余名,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
树典型扬新风,以文明培育新人
3月3日下午,潞州区“倡导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文明实践活动走进五马街道北董村。志愿者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引导广大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传承家庭美德、弘扬社会公德,践行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
潞州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始终,常态化开展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机关、进乡村等“六进”活动,充分发挥主流价值示范引领作用。
榜样之光,点亮前行道路。潞州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坚持多层次选树典型,先后选树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中国好人”16人、山西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2人、“山西好人”9人、长治市道德模范32人、“长治好人”1000余人、长治市“新时代好少年”14人,在全区上下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以文明家风汇聚文明乡风。潞州区把“星级文明户”创评作为夯实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打造“十星品牌”,让文明之星润泽潞州大地,助推乡村振兴。目前,全区共评选出六星级文明户4532户,七星级文明户4867户,八星级文明户5701户,九星级文明户3868户,十星级文明户2409户,星级文明户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突显。
实践,因文明而温暖;文明,因实践而精彩。
在潞州,新时代文明实践正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融入百姓生活,浸润百姓心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文明力量”。(赵彦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