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长治人更幸福更自信

——长治市政协委员热议保障和改善民生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长治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市政协委员、民革潞州区支部 牛建斌

市政协委员、市社保中心 赵炎

市政协委员、市实验小学 韩丽萍

市政协委员、市妇幼保健院 赵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兜牢民生底线,全面办好省政府15件民生实事,全力打造优质的公共服务、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越的生活保障,让生活在长治的人民更自豪、更自信!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人民幸福安康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民生为本”是长治市两会不变的底色。“实施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促进教育扩优提质”“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举措传递出更挚热的“民生温度”,回应了多群体、多层次的民生需求。

如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之所需,力之所至。委员们热议民生关切,积极为“打造优质的公共服务、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越的生活保障”建言献策,共同描绘民生新画卷。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政府工作报告简洁明了的话语,释放出未来就业工作的新信号,这就要求将公共就业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构建基层就业服务新格局。对此,市政协委员、民革潞州区支部主委牛建斌建议,要落实落细企业吸纳、就业见习等稳就业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容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精准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支持职业培训机构发展,增强就业者专业技能,引导就业者根据实际选择职业。凝聚街道、乡镇、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大力培育零工市场,搭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近距离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同时,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监督评估机制,确保优质服务持续供应。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市政协委员、市社保中心信息科负责人赵炎始终关注民生保障问题。对于持续推进参保扩面,他认为,需密切关注新业态、灵活就业群体及基本养老金的提升,切实发挥社保基金惠企惠民“直达”优势,进一步织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为更好推动社保服务工作,他建议,加快推进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打造“15 分钟就业服务圈”,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和设施设备,推动建立市、县、乡、村社保服务“就近办”四级责任网格,推行“社保+银行、社保+社区”一体化社保经办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事关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要培育有强健体魄、健康心理、坚强意志和昂扬精神的栋梁之才。”市政协委员、市实验小学教师韩丽萍认为,加强德育教育,培根铸魂,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根基。她建议,一方面,要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在中小学校开展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增强学生信念有机结合起来,培育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开展“四史”教育,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实现沉浸式、体验式、感知式学习教育。此外,完善“家校共建”体系,补齐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短板,在体育劳动中强健体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责任心、团结合作精神,更好保障孩子们身心健康。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对于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协委员、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赵晨说。围绕如何护航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他建议,市县成立危重病人转诊协调中心,建立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下协作、对口支援和转诊机制,开通儿童绿色转诊通道,确保儿童能得到及时、优质的医疗服务。通过建立长治市儿童医疗专家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安排中级或副高以上职称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诊等方式,提升基层儿童诊疗服务能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冀望未来,大道宽广。迎着春光,乘势而上。会场内外,委员们话民生、建真言,同心同行,发出时代好声音,交出政协好答卷。(王雨苗)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