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优势资源 叫响特色品牌
——长治市政协委员热议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立足优势资源 叫响特色品牌
——长治市政协委员热议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市政协常委、市文化和旅游局 郜治平
市政协委员、市上党地方文化研究发展中心 暴玉喜
市政协委员、潞州区老顶山旅游发展中心 陈娅妮
市政协委员、山西万象城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李 卓
叫响文旅康养品牌。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大力发展文创产业,积极创建国家气候标志品牌,全面提升长治市文旅康养知名度、美誉度。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文旅康养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业兴而百业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浓墨重彩地总结了全市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工作成绩,进一步廓清了长治文旅发展工作思路,引发委员们的热烈讨论,也让大家对长治文旅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落实‘151995’行动计划,叫响文旅康养品牌,这为我们做好文旅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注入了新动力。”市政协常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郜治平说,近年来,长治市充分依托资源禀赋,把文旅融合作为转型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五大品牌”,文旅康养融合结出累累硕果。接下来,要持续提升度假区、景区、民宿等旅游核心吸引物的品质,做大做强太行山大峡谷、黄崖洞等龙头景区,持续推动A级景区梯队建设,不断强化文旅产业基础支撑。要加快推进壶山旅游度假区、卢医山文旅康养产业园区等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创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面夯实文旅融合发展基础。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要谋划实施重点文旅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旅资源盘活。要创新文旅宣传营销模式,完善文旅营销体系,持续加强区域协作,拓展文旅客源市场,树立长治文旅品牌新形象。
历史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长治市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的文化名城,独特的文化底蕴令人神往。如何放大文化优势,实现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市政协委员、中国曲协副主席、市上党地方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国家一级编剧暴玉喜认为,需强化文化这张内涵牌,充分挖掘自身文化底蕴,找准城市文化定位,打通城市文化脉络,塑造城市文化品格,通过文化创意嫁接、转化,把人文历史资源转化为可体验、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旅游形态,为游客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旅游体验。紧贴文旅产业发展实际,围绕长治市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等,开发更多具有长治特色的文创、非遗、特色美食等爆款产品,发展更多“旅游+”“康养+”新业态,让更多人看到长治之美。
近年来,随着5G、大数据、扩展现实技术等数字化科技要素的发展,文旅融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数字化转型正成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市政协委员、潞州区老顶山旅游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娅妮建议,要结合长治市“中国神话之乡”品牌,借助现代数字技术,打造系列神话情景剧,深度还原故事和场景,让古老的传说焕发勃勃生机。要依托旅游景区、度假区等文化旅游场所,充分利用VR、AR、5G、AI等新媒体技术,建设数字文旅体验区,通过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身临其境,旅行记忆更深、体验更佳。
在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过程中,“文旅+多产业”深度融合,多“点”开花、全面发展,是委员们的美好愿景。市政协委员、山西万象城传媒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卓建议,要立足资源、品牌、区位等优势,重点推出一批“养老+文旅”“医疗+文旅”“体育+文旅”“温泉+文旅”等产业项目,不断拓展文旅消费新业态。要创新文旅宣传营销模式,打出主流媒体宣传、创意活动造势、“网红”推介、全员营销引流等“组合拳”,持续开拓潜在客源市场,不断扩大长治市文旅产品知名度,助力长治文旅出圈出彩。
春游尽享花开,夏游尽享清凉,秋游尽享气爽,冬游尽享温暖。委员们表示,将紧扣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深入调研、建言献策,助推长治文旅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迎接发展的高光时刻。(赵婧)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