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以高水平改革开放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长治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以高水平改革开放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
“完善重点改革统筹推进机制”“加快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长治市当前经济形势,对深入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作出重点部署,为长治市以高水平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描绘了更加清晰的“路线图”、制定了更加具体的“任务书”,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
光荣与梦想的征途上,长治再一次吹响号角。大家纷纷表示,深入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是应对发展环境之变、赢得未来的重要抓手,要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改革开放,主动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和潜力,把会议擘画的发展蓝图细化为“施工图”“实景画”,以实干实绩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统筹谋划,下好深化改革“一盘棋”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
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李玉忠表示,必须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全面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要完善改革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改革办统筹协调服务和跟踪指导推动作用,强化统筹联动,结合机构改革建立改革专项领导小组,研究相关领域重要改革问题,协调推进有关改革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保障改革工作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要牵住改革“牛鼻子”,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一招鲜”带动“全盘活”。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筛选问题、准确把握矛盾、确定目标路径、破解落地难题,通过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新政策,坚定不移打通瓶颈、开创新局。
“长治市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圆满完成,国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国有资本布局逐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更趋合理。”市工信局(国资委)党委书记、局长方晋斌认为,改革是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之年,市工信局(国资委)将按照要求,持续推动市属企业市场化整合重组,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企业治理现代化,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不断打造现代新国企;加快“僵尸企业”的破产终结,保障“内养”职工基本生活,确保职工队伍稳定。
要素保障,注入改革开放强动力
深入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人才是关键。市委人才办主任何光普表示,将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技术链,探索“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的发展新路。着眼产业链和专业镇建设,面向国内外广招科技研发人才,形成人才集聚、智力回归、致力创新的强大磁场。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科技博士服务团等柔性引才方式,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力打造“雁阵型”产业人才集群。打造“一卡通、一网办”人才服务闭环,建立人才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提供一对一、一站式贴心服务,真正做到以最好的服务集聚人才、以最大的诚意留住人才,努力将长治打造成为广纳英才之地、事业成就之地。
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宏表示,全市科技系统要持续深化改革,育主体、建平台、促转化、抓中介、强投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关键是要推动科技创新深度融入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托“链核”企业、高科技领军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十大重点产业链和社会民生事业发展,重点在氢冶炼、精细煤化工等领域,集中攻克解决一批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难题。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推进长治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加快特种钢、太阳能电池等中试基地建设,落地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深化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打造营商服务新环境的有效良方,也是当排头走前列树标杆的一贯要求。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斌表示,要持续发挥创优营商环境牵头部门的“领头雁”作用,主动探索、先行先试,种好改革“试验田”,争当营商环境建设“排头兵”。狠抓改革攻坚,协调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事项取得显著进展。狠抓机制建设,研究制定营商环境工作落实考核办法,构建以组织领导、重点任务完成、日常工作落实、舆论宣传等重点内容为框架的评价体系。狠抓创新突破,健全创新经验复制推广工作机制,引深“一县一特色”创新提升行动,培育特色营商环境品牌和指标典型案例。狠抓数字建设,提升“一网通办”审批效能,拓展事项网办深度,持续改进“无接触”办事服务体验。
“在高质量发展任务要求下,经开区必须深化改革再出发。”长治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文斌说,经开区有责任、有义务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付诸更多探索和实践,不断增强投建运营效能,当好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军”。要围绕经营管理重点难点,建立工作督办和工作通报机制,引导企业提升经营水平;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围绕先进装备制造、光伏光电、新材料三大产业,着力攻坚补链、强链、延链项目,推动区内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与配套,培育打造产业集群;拓宽融资渠道,以划转经开区国有资产和市场化收购资产为有效路径,做大平台公司资产规模;加大对企业经营项目的服务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精准发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发展民营经济对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大意义。“会议为全市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导航定舵,让我们对做好民营经济工作方向更准、底气更足、干劲更大。”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郭卫斌说,全市中小企业系统将持续优化专员服务,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落实包联制度,推动涉企资金直达快享,支持企业升规入统。培育建设双创基地和中小企业园,举办创客大赛,为创客和小微企业提供展示平台和发展空间。组织开展“复旦班”等企业家培训活动,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
当前,交通运输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货物运输量保持较快增长。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克表示,要增强信心底气,保持战略定力,用高水平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交通运输对外开放,运输市场是重点。要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交通运输用能结构,全面推动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推进交通运输智慧绿色发展。要加快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运输服务业,促进“公转铁、散改集”,提升多式联运水平,有效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开工建设长治综合客运枢纽,推进全市域城乡公交一体化,着力提升运输服务水平。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加快推动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攻坚突破、落地见效。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秦志云表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和农村改革两个驱动,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强化科技创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机装备支撑,集成推广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扎实抓好农产品生产。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实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化,培育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时代号角催奋进,改革开放谱新篇。全市上下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树立“破”的勇气、提高“立”的质效,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以高水平改革开放助力长治高质量发展。(牛惠 王涵 温媛 桂滨 史晓萍 刘晓荣 李瑞 朱海云)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