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台竞技 共筑梦想

——第五届长治技能大赛侧记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长治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车身修理比赛现场紧张有序。

CAD机械设计比赛现场。

技能成才,技能报国。12月23日至25日,第五届长治技能大赛如期开赛,1173名技能人才上演“巅峰对决”,争夺“太行技术状元”荣誉称号。

“学的就是要干的,赛的就是要用的。”大赛紧密对接全市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链需求,以及全国技能大赛技术标准设置赛项,搭建平台交流切磋技艺,全面展示长治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同时,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技艺比拼,传承工匠精神

12月24日上午9时,数控比赛现场,机器声轰鸣,参赛的数控车工们熟练地控制机床,将金属毛坯料加工成规定的零件,形状、位置和尺寸误差都有极高的要求,表面光洁度也是考核重点。

作为赛项裁判长,数控车项目技术专家董庆丰是不能抵近观察选手的。不过,凭借加工时机床发出的声音,以及从远处看到选手们的操作动作,董庆丰判断,大家技术发挥还是很到位的。

该项比赛要求选手利用现场提供的机床,根据图纸要求完成赛件加工,保证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及相关技术要求,既考察选手的机械基础、数控编程、绘图能力,又对选手合理选择加工参数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均衡处理质量、效率、成本等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考评。

焊接比赛中,参赛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利用所提供的焊接设备及工具焊接考件。赛场上,焊花在指尖飞舞,选手们神情专注,手持焊枪,稳稳控制火焰力度,精细打磨自己的作品。

焊接作为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础技术与基础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建设中,其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可靠性。在激烈角逐中,选手们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高超技艺和专业素养,营造出以赛促学、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发了技术人才以匠心创精品的工作热情。

培养人才,服务经济发展

比赛中,除了装备制造类技能大赛项目外,还出现了一批依托新职业而生的新兴赛项。这些衔接新职业、新业态的新赛项比拼中,没有电焊枪、螺丝刀等工具,也看不到数控机床等传统加工设备,主要靠选手操作机器人,或在电脑前进行编程、设计来“一决高下”。

扫视机身、安装支架、转动桨叶、核查接线是否松动……在无人机装调检修比赛中,选手们在各自工位紧张地进行操作。“在无人机行业,有句话叫三分飞行七分修,由于机器比较贵重,所以无人机维护保养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就相当于无人机的‘专职医生’。”选手们说道。

据现场裁判介绍,近年来随着测绘、植保、巡检、物流、消防救援等众多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无人机应用人才的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我市不少职业院校都已瞄准这一领域,加快步伐培育人才。

在信息网络布线比赛中,选手们全神贯注,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手法娴熟精准地进行操作。该赛项时长2小时,选手需根据给定的项目要求,进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竞赛注重基本技能和专业化操作,强调质量和精度,注重操作过程规范和质量控制。

“比赛不仅考验选手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实践操作能力,还非常考验大家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这对选手的成长成才也是非常重要的。”大赛裁判长张志杰说。

本次比赛在赛项设置上充分考虑了我市核心产业发展,同时将行业与生产实践中的操作标准充分融入到比赛规则里,通过衔接新职业、新业态、新模式,融合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代服务,点亮美好生活

技能大赛上,只是和机器打交道吗?当然不是,这里还有美容、美发、烘焙、茶艺等。这些比赛项目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选手们通过切磋技艺提高水平,用技能点亮美好生活。

“3、2、1,比赛开始!”随着裁判长一声哨响,家政服务(收纳整理)比赛正式开始,现场选手们两人一组,一位选手以速叠、包叠、卷叠等方式将衣物折叠起来放置于收纳箱中,另一位选手负责挂衣区的布置。比赛结束时,选手们还会向评委讲解自己的收纳理念。

“学会这项技能就是学会了节省时间、节约空间,我们通过整理收纳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让生活变得井井有条。”李栋是该赛项唯一一名男整理师,在他看来,行业里可能女整理师更多,不过男整理师在空间、测量、诊断、改造方面更有优势。

在导游赛项中,选手们围绕导游职业核心素养,结合我市旅游行业发展动态,进行自选景点导游词解说、现场导游词创作及讲解和才艺展示,比拼内容丰富,实战要求严格,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比赛中,选手们用流畅的语言、自然的表达,绘声绘色地讲述长治故事,展现了导游应有的职业素养和讲解水平。

烹饪(中餐)赛场,选手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努力在规定时间做出一道指定菜或创意菜;在酒店服务赛场,选手们模拟前台接待,充分展现酒店工作过程中的规范化要求;在茶艺赛场,选手们选茗、择水、烹茶,一举一动行云流水、娴熟优雅……

12月25日下午,比赛圆满结束。3天来,选手们在赛事中学习,在比拼中磨砺,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充分展示了长治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同时,大赛也拉近了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距离,为我市培养重点产业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搭建起重要平台。(丁德令)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