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3长治“非遗+文创”展示会

乘风破浪 文化长治展新姿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长治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

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与会嘉宾现场体验非遗技艺

拍摄留影定格精彩瞬间

与会嘉宾观览精彩节目

与会嘉宾体验长治文创产品

古乐舞《捣练图》演出现场

节目展演精彩纷呈

浊漳汤汤,文化绵长;太行巍巍,盛世华章。

冬雪映衬下的长治分外妖娆,蓬勃升腾的古城再次迎来文化盛事。12月18日至20日,2024年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主题标识设计大赛在长治市启动,借力这一国际赛事,长治市同步举行“国潮·国风·国韵”2023长治“非遗+文创”展示会、2023首届山西长治“上党记忆 长治有礼”文创大赛作品展、文创产业合作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长治,助力人文相通,促进经贸往来,深化产业合作,推动长治市与东盟国家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三天时间,100余家企业、院校和12个县区带来的7大类256种独具长治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亮相展会,充分展示长治市近年来“非遗+文创”产业取得的丰硕成果;立体传播长治声音,自12月18日开展以来,短短两天时间,中国-东盟中心网站点击量突破百万次;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等 20 余家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点击量突破百万次;直播长治抖音平台浏览量达到 116427 人次,点赞量 4.6 万;中央、省、市新媒体及多家“主播网红大V”关注量突破“千万+”,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文化长治,璀璨绽放。

今冬有约,浩雪不误,精彩长治不相负。让文化之光璀璨,让文创之力激扬,让文学之美沁润,让文旅之城远航,“淡季不淡”,长治交出精彩答卷!

非遗之韵凝聚文化之魂

“这都是原件?太精美了!”

“2000多年前的青铜器,精美程度令人难以置信!”

……

12月18日,2024年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主题标识设计大赛启动仪式之后,来自东盟各国与国内各界的与会嘉宾走进位于滨湖文旅中心的2023长治“非遗+文创”展示会展厅,

近距离感受文化长治的独特魅力。在“秦时礼乐”展位前,市博物馆展出的精美青铜器吸引了与会嘉宾的目光。

“这些精美的青铜器,不但是长治厚重文明的呈现,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体现。巧夺天工,叹为观止。”与会嘉宾不吝赞美之词,表达自己的观展感受。

集中呈现长治之美,以“太行福地,长治有礼”为主题,本次展会长治市特别设置了非遗品牌展区、琴(秦)棋(奇)书画诗酒茶展区、十二邑市雅集和太学文苑展区三大展区,“秦时礼乐”“画里江山”“奇巧天工”“诗兴盛唐”“书载春秋”“茶茗留香”“潞酒传香”“一都四宝”等流淌着浓浓文化味的主题展位,让人大饱眼福、流连忘返。

熔铸两千年文明又焕发时代之光的战国编钟、美轮美奂的八义窑红绿彩瓷器、惟妙惟肖的麦秆画、古朴雅致的青铜器、生动传神的彩塑作品、活灵活现的黎侯虎、精美绝伦的上党堆锦、千年流香的潞酒、端庄厚重的南涅水石刻……徜徉展区,一股股古老文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珍贵异常的文物以及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夺目光彩。

“感谢展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传承千年的技艺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八义窑红绿彩瓷展台前,工作人员滔滔不绝讲述着八义窑红绿彩瓷的前世今生,让更多人了解源自上党的瓷器辉煌。

音乐响起,唐韵展开。伴随着悠扬的古乐,一副来自唐代的《捣练图》生动呈现,20多位身着霓裳的仕女出现在舞台中央,她们捣练、络线、熨平、缝制潞绣的操作情景让人再次梦回大唐。贯通历史与现实,让千年技艺“开口说话”、走进百姓日常,非遗所带来的文化体验让观展群众赞不绝口。

“能够免费观览如此集中的非遗展示,机会十分难得。想不到我们长治有这么厚重的文化、丰富的产品,作为长治人,自豪,骄傲!”专程前来观展的市民申淑霞快速按动快门,记录下一幕幕精彩瞬间。

文创之美汇聚时代之力

“哇,这么多的老虎,好漂亮。”

在非遗品牌展区,黎侯虎、潞王虎、威风虎系列产品陈列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虎群”,这让前来观展的小朋友们惊叹不已。源自上古图腾崇拜、传承数千年文化根脉、融合现代制作技艺,这一独具长治特色的非遗技艺发扬光大。

“卖出不少产品,特别是一些挂件饰品,都蕴含着吉祥平安等寓意,特别受欢迎。”在展台内,工作人员边忙碌着讲解,边为游客打包选购好的产品。对于他们来说,展会不仅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更重要的是让大家看到了文创的未来。”

在长治学院文创展台前,前来打卡集印的游客络绎不绝。上党门、炎帝像、六府塔、法兴寺等长治文化地标尽收文创之上,壁画丝巾、菩萨坐骑等长治文化标识融入一件件精美的产品之中,让观众在尽览长治文化厚重的同时,享受着创新、创意带来的艺术之美。

这是一方文化厚重的土地:“炎帝故里,东城山光西城水,神农尝药百草堂。”“微子食邑,仁王比干访贤处,卢医救民泽斯乡。”“补天厚土,共工撞倒撑天柱,娲皇炼石补苍天。”“羿神故里,射师箭穿九日落,自此金乌东西行。”“西游脊梁,法显由此西行去,舍身求法第一人。”“诗画太行,青羊热血震山岳,设县升府置潞安。”“黎侯古国,古城煌煌耀殷商,天下黎民出此方。”“神话山海,发鸠山石精卫魂,尧天舜日天地春。”“沁河之源,千里沁河第一源,英雄太岳万古传。”“红色胜地,太行精神孕育地,此心安处是武乡。”“水美名城,八湖绕城千泉涌,诗书礼乐看铜醍。”“北地仙山,洞天福地神仙居,庄子逍遥梦紫团。”

高度凝练十二个县区文化特质,推出十二邑市雅集和太学文苑展区,是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来自长治市各县区的文创精品汇聚一堂,不但让大家大饱眼福,也让人们看到了长治文创呈现出来的旺盛生机。

潞州的潞王虎、平顺的地道药材、沁源的药枕、沁县的拓片、壶关的石头画……名品云集、目不暇接。

对于沁县金石传拓非遗传承人郭庆林来说,本次展会再次让她惊喜连连。在今年的山西省第六届文博会上,她的拓片文创产品大受欢迎,更加坚定了她发展文创的信心。而这次展会,她带来的产品同样艳惊四座。民间古建筑铭志拓片、青铜器拓片,团扇、竖屏等文创拓片产品,这些集传统艺术与现代手段于一身的文创产品,以独特的构思创意引来不少合作商。

共享多彩非遗的独特魅力,共创文创事业繁荣的辉煌未来。在“长治有礼”展台前,乾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将长治的神话传说、古建地标等元素充分设计利用,推出“我从长治来”“长治有礼”书签、摆件等系列文创产品,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前来打卡购买。“这些文创产品,都是经过我们精心设计开发的,最重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附着其上的文化价值,所以特别受欢迎,销售量也很好。”工作人员说道。

创新之路烛照未来之光

太行福地,长治有礼。

12月20日上午,作为本次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长治有礼”云平台正式上线启动。融合了长治众多文创产品和特色名品,该平台将通过线上运营的方式,开辟长治文化产业新赛道,创新长治文化产业发展新场景。

文化艺术繁荣,文化产业发展,根本驱动力是创新。在本次系列文化活动中,《长治观音堂》文创展品等十佳优秀文创展品、长子县广胜工艺品《麦秆画》等十佳非遗展品、孔令飞工坊等十佳工坊、史延春等十佳工艺美术大师、长治学院等十个优秀组织单位分别获得组委会奖励。创新,是他们获奖的原因,也是他们进取的动力。

“这些年,我们不断解读长治的文化密码,通过破解青铜器的铸造技艺,复刻了众多具有长治独特文化内涵的青铜器,使其走进百姓生活日常,让千年文物开口说话,这应当是一个文化企业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孔令飞工坊负责人孔令飞说,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发扬创新精神,深入挖掘传承长治文化,为长治文化产业发展担当努力。

展会期间,在“茶茗留香”主题展区,获得观众一致称道的不仅有品类丰盛的长治药茶系列产品,还有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的专家问诊和中医药康养产品。

“这几天前来问诊的游客特别多,我们除派出好几位资深中医专家现场坐诊外,还带来了中医膏方、制剂、药茶、中药包、水丸等系列中医药康养产品,特别受欢迎。”医院宣传科科长索智慧说,“中医不但可以看病,更注重保健养生。我们所开发的一系列康养产品,就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这是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的必然选择。”让中医药文化“火”起来,让康养福地“热”起来,长治正积蓄着无穷的力量。

“潞酒一过小南天,香飘万里醉半山。”在“潞酒飘香”展台前,人们不仅可以领略“潞酒”“黎侯宴”“羿神酒”等长治地方名酒的博大精深,还可以现场品鉴这些名酒的味道,吸引众多游客青睐。

“长治的酒文化深厚,品类丰盛、品质上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竞争优势。这些年,我们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包装、文化创意等也越来越上档次,款待亲朋、馈赠好友都很有面子。”市民李亮驻足台前对此大加赞赏说,“创新永远是文化产品发展的不竭动力,地方名品同样如此,‘文化+’已经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其深厚的生命力,我们长治一定会走得更远更好。”

展示非遗独特魅力,挖掘传统文化潜力,激发文化产业活力。借力盛会,书写精彩,文化长治,精彩绽放。乘着创新与发展的东风,长治文化产业发展必定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冯波 郜盼 张海 田雨)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