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4年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主题标识设计大赛

对话企业家 共谋产业新路

——文创产业(长治)交流会侧记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长治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唤醒更多沉睡的深厚文化基因,让蓬勃向上的文创产业与城市发展加速融合。”“善于借助数字化手段赋能文创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信息数据的挖掘深度和文化内容的提炼广度。”“我们将持续创优营商环境,为各位客商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让大家在长治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生活舒心。”……

12月17日下午,在银装素裹的漳泽湖畔,文创产业(长治)交流会热烈进行。12位全国知名文创产业企业家做客长治市,详细了解长治文化历史文脉、文创产业发展现状,并与本土文创产业企业家围桌而坐,共话合作愿景,共谋产业发展。

“当下,长治文创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诚挚邀请各位嘉宾在长治多走走、多看看,探寻神话之秘、研考精美古建、感悟红色基因、领略壮丽太行、享受冬日暖阳。”交流会上,副市长黄国珍首先介绍了长治招商引资优势与文脉资源特点,抛出合作的“橄榄枝”。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长治市以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为目标,以唱响“中国神话之乡”“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院”“中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展示区”“中国太行风光揽胜处”“中国康养福地”五大文旅康养品牌为抓手,加快文化旅游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其中,依托非遗产品和传统民间艺术,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深入挖掘文化根脉,长治市现已拥有陶瓷、刺绣、雕刻等10大工艺门类30余个品种,形成建有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省级17个、市级10个,文创产品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越来越多文创企业对拓市场、优资源有了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

现场,本土文创产业企业家开始争先“取经”。

“长治八义窑彩瓷做工精湛、精美绝伦,从宋代开烧延续至今,是红绿彩瓷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第一抹彩虹’。近年来,我们在产品材料、造型、图案上狠下功夫,使其更具美观性、功能性,销量连年递增。但如何找准切入点,在进一步做大市场、做广渠道上有新突破?”山西八义窑红绿彩陶瓷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平开门见山。

“好酒也怕巷子深。我想接下来您需要走三步,做好市场分析,确定产品定位和市场细分,实施营销组合策略,最终通过市场实现产品价值。”一方山海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莉给出建议。

深圳潮100协会执行会长赵嘉茵亦有独到见解:“最重要的是洞察力,精准识别客户真正需求,并通过产品满足客户,最终形成一个迭代成长的良性循环,即产品急速迭代、市场认知度加速提升。”

“长治就是一座开放、博大、恢宏的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院,这里古代建筑数量之多、存续之久、价值之高,超乎想象。”来自长治市彩塑艺术研究院的负责人言辞恳切,“把传统文化延伸至千家万户,我们希望能做到更好。”

这同样吸引了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城乡IP运营中心总监王宇:“带有独特韵味的传统彩塑极具魅力。我想,可以通过建立城市文化资源库,整合文化IP,培育文创生态,在打造地方文创产品的同时,推动彩塑艺术活态传承。”王宇认为,好的文创产品不仅可以成为旅游产业的盈利点,更能成为一张“新名片”,为景区景点吸引流量,反哺旅游产业发展。

……

在一次次真挚坦诚的对话中,企业家们交流互鉴、心手相牵。

“长治是我的家乡。看到长治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总希望有机会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基石(广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莉道出了一份浓浓乡情,“希望凭借这次交流会搭建沟通桥梁,在进一步深化交流中集中资源、凝聚合力,通过发挥我们各自优势,助力家乡文创产业发展!”(李雨桐)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