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精神薪火传 文旅融合启新篇

——第十一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燃爆三晋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长治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会

山西红色文旅推介大会

晋冀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工作联盟成立大会

“燃烧的岁月”视听交响音乐会

“舞动太行”广场舞大赛

第十一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闭幕式晚会

考察革命文物百里长廊部分旧址——砖壁旧址

参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非遗文创展

“英雄太行、红色印记”摄影作品展

“红色武乡、太行味道”美食周

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优品展

唱响《在太行山上》

癸卯孟夏,武乡盛装;太行山水,热情邀约。

长治是一片红色土地,抗战时期、危亡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太行儿女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每年一届的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全国唯一以八路军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成为长治乃至山西的一张重要红色文化名片。

5月27日至29日,第十一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在武乡县盛大举办。这是长治市弘扬太行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老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

3天时间,主体、系列和线上3大板块活动,展现新亮点、探索新思路、达成新合作、赋予新内涵、注入新活力。

3天时间,老八路、文化专家学者、新老艺术家、各界群众代表等齐聚“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革命老区武乡,感受初心的力量,挖掘精神的富矿,弘扬八路军文化,高扬太行精神旗帜,叫响红色旅游品牌,谱写新时代壮美华章。

3天时间,办出了一场精彩圆满、增进交流、影响深远的文化旅游盛会,办出了一场高水平、高规格、高质量的旅游发展盛会,必将对开创长治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在太行山上 红色土地锻造红色品牌

巍巍太行,雄奇壮阔。

80多年前,这里硝烟弥漫、杀声震天。八路军总部转战太行、运筹帷幄,带领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孕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

80多年后,这里岁月流转,换了人间。革命老区武乡身着盛装、闪耀登场,再次吸引了媒体瞩目、世人目光。

5月27日上午,第十一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武乡隆重启幕。本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以“弘扬太行精神 传承八路军文化 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挖掘太行精神内涵实质和时代价值,推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当天,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广场上,人如潮,歌如海,帜如洋。开幕式在鼓乐朗诵《满江红》中拉开帷幕。太行山诗歌故事快闪《太行战刀》《将军与乡亲》《体味太行》、《亮剑》经典台词重现、情景合唱《在太行山上》……一个个凝练文化底蕴、饱含革命激情的节目,讴歌了太行儿女英勇抗战的大无畏精神,展现了老区人民弘扬太行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壮丽诗篇的生动实践。

杨洪基、李幼斌等新老艺术家先后登台,以深情演唱、动人讲述、真挚演绎,为老区人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成果丰硕——

在召开的2023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会上,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成员单位齐聚一堂,共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助力革命老区振兴之策。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单位共同发布《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武乡共识》。

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举办山西红色文旅推介大会,发布了追寻八路军总部红色旅游线路、红色军工之旅红色旅游线路等20条山西省文旅精品线路,将省内众多红色资源和特色旅游景点串联成线,进一步激发我省红色旅游市场活力和潜力。

5月28日,晋冀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工作联盟成立大会在武乡县举办。审议通过《晋冀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工作联盟章程》,山西、河北、河南三省文物局共同签署了《晋冀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工作联盟框架协议》,标志着省际合作交流平台、跨省联动协作机制建立。

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绽放时代光芒。近些年来,以传承八路军文化为牵引,武乡县先后完成了老旧街区更新改造、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游客接待中心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美化了武乡、净化了武乡、亮化了武乡,进一步提升了旅游城市风貌,提振了老区人民精气神。

一次太行行,一生太行情。本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武乡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及老区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进一步弘扬太行精神,促进全市红色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机遇。

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古建、山水、红色、气候等方面独特优势,以节会扩影响、以节会育品牌、以节会强交流、以节会促发展,长治市正向着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阔步前行。

在太行山上 精神高地擦亮红色品牌

视听盛宴!中国电影乐团来了!

5月27日晚,武乡县影剧院。以“燃烧的岁月”为主题的视听交响音乐会精彩上演。

《红旗颂》《红星照我去战斗》《有一天》《过雪山草地》《追寻》《怀念战友》《人说山西好风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和我的祖国》……优美的旋律、精湛的演绎,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这是第十一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

主体活动形式多样,系列活动高潮迭起。长治市地方特色音乐广场舞大赛、红色旅游线路体验活动、摄影图片展、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优品展、红色文创展、交响音乐会、地方特色文艺晚会、美食周……一系列活动亮点频出,燃爆武乡。

奋进正当时,聚力谱新篇。长治市地方特色音乐广场舞大赛上,12支表演队伍共计300余名表演者参加。《故乡情》《穆桂英挂帅》《打酸枣》等舞蹈曲调动听、动作优美;《欢乐太行》《屯留美》《花腔调》等舞蹈活力四射、激情澎湃;《春风又绿太行山》《手挽筐筐上山岗》等舞蹈灵动飘逸、饱满有力……一张张自信的笑脸,一个个变化的队形,一帧帧律动的画卷,歌颂着党的丰功伟业和光辉历程,铺展出长治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优品展现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种类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特色食品令人垂涎欲滴,独具地方特色的精美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吸引了众多群众围观选购。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优品展展出了太行山的风采,展出了长治的乡土文化。

“立体国画”长治堆锦堆花如云、塑锦成画;民间布艺老虎“黎侯虎”造型生动、威风凛凛;红绿彩瓷八义窑做工精湛、精美绝伦……“长治三宝”在“太行山上·非遗文创展”上大放异彩,现场宾客如云,人气爆棚。“太行山上·非遗文创展”分为太行之根、太行之魂、太行之歌三部分,堆绣、剪纸、陶瓷、拓片、麦秆画等近400件非遗展品尽显精神力量,绽放迷人光彩。

……

一方未唱罢,一方已亮相。武乡以壮阔气势,向五湖四海发出诚邀,以亘古传承的热情与活力讲述着太行山上的“诗与远方”。

在太行山上 文旅胜地添彩红色品牌

“今天带大家打卡红色武乡的自然风光,这里就是太行第一洞——太行溶洞,看,石柱石花石笋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神秘与奇特……”打开手机,短视频中的主播用清亮的声音介绍着武乡的旅游景点,随着镜头,可以看到太行溶洞洞厅深邃的沟壑曲折蜿蜒,大大小小的钟乳石千姿百态。

足不出户“云”上游,身临其境享盛宴。这是一次大手笔的旅游形象推介,也是一次实践文旅融合的突破与创新。“第十一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线上云游活动,强化线上文旅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文化资源,推出线上节目直播、线上对外文化交流、线上旅游线路推介、线上革命文物保护科普、线上短视频展播等活动,搭起了人们“寻迹”红色文化、情归老区武乡的“云桥”。

“亮剑精神和太行精神同出一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在新时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i长治”网络直播活动中,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扮演者李幼斌的深情讲述,让全国网友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老区武乡和革命故事。

“向八路军致敬!”“武乡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上党文脉远,太行精神传;红色武乡美,光耀千秋显。”随之全国多家媒体转载,大量读者网友纷纷点赞。

此外,山西新闻网、长治日报全媒体等新媒体账号还继续在微信公众号、抖音、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发布第十一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精彩短视频,带动武乡当地红色文创产品、特色美食等商品销售,助推当地经济发展和文旅复苏。

搭“云”梯走“网路”,看太行薪火传。活动期间,新华社、央视网、人民网、中新网、山西日报等多家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聚焦报道,长治日报融媒体矩阵报道,实现了多窗口推介并和网友互动,让人们看到革命老区的活力与魅力,感受到特色鲜明而又开放包容的武乡,正加快步伐融入世界。

回望峥嵘岁月,从厚重历史中感悟如磐初心;追寻红色足迹,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

在太行山上,我们步履铿锵向未来!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