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数字经济与物流产业融合新模式

长治 奋力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长治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长治市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会议现场。李宁摄

以“发展数字物流,引领数实融合”为主题的数字物流(长治)高峰论坛不久前在风景如画的漳泽湖畔长治滨湖文旅服务中心举行,来自全国数字化领域、物流行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企业齐聚一起,共谋数字物流发展大计和中国式物流现代化之路。

这是长治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数字中国建设重要战略部署,共同探讨数字经济新要素、新集群、新产业,构建数字经济与物流产业融合新模式,全力推进长治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务实之举。其间,召开的全市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会议,拉开了长治市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序幕,标志着我省“十四五”太原、大同、临汾、长治四大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规划建设全面启动。

定位 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现代物流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生产和消费,保障产业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是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基础,是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的重要基础。国家“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现代物流、冷链物流发展总体思路重点任务等做出总体设计和系统部署,目前,全国已建成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名单,基本构建起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基本框架。近期,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实施调整优化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布局,选择127个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将具备国家物流建设条件且对完善国家区域物流网络具有重要意义的物流枢纽和所在城市纳入规划。为此,我省在“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太原、大同、临汾、长治四大物流枢纽,加紧培育长治国家物流枢纽,力争将长治列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更好融入服务全省乃至全国的高质量发展的大局。

顺应现代物流发展趋势,长治市抢抓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对国家物流布局建设规划进行调整的机遇,启动了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创建。经过调研论证,确立建设多节点、多通道、多业态、集群式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与定位,形成了全市现代物流发展和长治物流枢纽建设的整体规划。在推进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会上,这一规划正式发布,并同时出台了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实施方案。据此,长治市将以推进物流枢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物流枢纽基础设施补短板和现代物流枢纽体系建设,打造“多节点、多通道、多业态、集群式”物流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建立完整的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集疏运体系、产业化体系和流通体系,构建对外开放、智慧高效、绿色低碳、联动融合、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现代物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赋能,推进产业变革、模式创新和新旧动能转换,将长治市建设成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典范、全国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到2025年,长治市多节点、多通道、多业态、集群式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框架基本形成,入围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进入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体系。到2030年,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至内陆城市最低水平,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物流龙头企业形成,初步建成千亿级物流基地,以四大体系为支撑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初步形成。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0%以上。到2035年,建成区域性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和物流枢纽经济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商贸供应链枢纽。

探索 构筑现代物流空间新格局

现代物流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国家物流枢纽是现代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着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作用。

围绕建设全国物流枢纽城市的目标,长治市充分发挥资源、产业、区位、交通等优势,聚焦物流高质量发展,推进物流数字化改造,强化物流数字化赋能,加快物流数字化转型,积极构建智能物流供应链体系、集疏运体系、数字物流平台及运营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整体促进物流提质降本增效,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建设国家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为重点,他们明确提出,以打造一个“通道+枢纽+网络”高质量物流网络为核心,构筑“137820”现代物流空间新格局。

构建一个现代物流体系。即以铁路、公路、航空和连接线立体交通体系为支撑,以集疏、选配、分拣,场站、中心等为依托,融合多种运输方式、多种物流业态,完善各项功能,构建一个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立体综合现代物流体系。

畅通三大铁路通道。即推进以铁路大通道为核心的铁路项目建设,畅通国内主要经济圈、服务全省的三条物流大通道。一是以太焦铁路为依托,畅通南连中原经济区、长三角地区,北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南北大通道。二是以瓦日铁路为依托,畅通东接山东半岛经济区、西接“一带一路”的东西大通道。三是以邯长铁路为依托,畅通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区物流大通道。

建设七大枢纽节点。以长治北、潞城东、长子南、壶关、武乡、沁源、黎城七个铁路接轨点布局建设物流枢纽节点,将公转铁和铁路专用线资源向枢纽节点集聚,按照枢纽节点连接的通道流向梳理货流,从供给端到需求端提供集结、加工、仓储、装卸、运输、分拨和配送一体化物流服务,构建以枢纽节点为核心的物流枢纽供应链体系。

规划八大物流集聚区。即加快物流要素集聚,优化全市物流集聚区功能定位和布局,形成专用公路绿色通道,着力打造上党区长治南物流集聚区、潞州区长治北物流集聚区、屯留区空港物流集聚区、潞城东物流集聚区、黎城县西仵物流集聚区、长子南物流集聚区、壶关县集店综合物流集聚区、沁源县新交口物流集聚区等八大物流集聚区,引导全市物流业集约高效发展。

布局建设20个物流中心。即按照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建设标准,在全市分步、分类布局建设20个市级重点物流中心。

在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的同时,长治市将启动数字物流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争取成为山西省数字物流产业发展试点城市,通过打造数字物流新型基础设施和骨干节点,探索山西省数字物流发展新模式,助力山西省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目标 构建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服务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技术赋能已成为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核心要素;物流体系朝着平台化、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节能化发展,数字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发展数字物流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区,也是现代物流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融合的主战场,它采用数字化技术,面向物流全要素、全过程对物流系统进行优化,实现物流管理过程、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的数字化,进而提高供应链物流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满足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并降低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全要素物流成本,推动整个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将加快物流枢纽资源整合建设作为重点方向,将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程作为头号工程,从现代物流发展全局凸显了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重要地位。

加快物流业发展是长治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做大做优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长治市物流业稳步发展,占三产比重稳定在25%以上,2022年达到27.7%。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产业,成为长治市今后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助推全市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提升全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迫切需要。

区位优势、交通支撑、产业需求呼唤着现代化物流产业体系的建设。着眼于服务全国大局,着力于深度融入京津冀,长治市以聚焦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为目标,持续深化与行业领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全力完善路网、建强枢纽、降低成本、数字赋能、优化服务,加快多节点、多通道、多业态、集群式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建设,全力构建现代物流运行新格局。

畅通铁路枢纽通道。扩大干线铁路运能供给,提升既有铁路综合利用效率。实施南太焦线铁路扩能改造、河北悬钟到长治北段复线改造,提高邯长线全线的运输能力,完成东通道扩能,实现双向贯通。推进武沁铁路沁沁线、武左线扩能改造、沁源县新交口至安泽地方铁路工程,积极谋划研究邯长线与瓦日线连接线、太焦线与邯长线连接线、北太焦复线改造工程。推进公转铁重点工程建设。围绕七大枢纽节点布局,实施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工程,全面推进煤炭、电力、水泥、煤化工等大型工矿企业、大型物流园区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推进铁路专用线共用,发挥闲置专用线效能。挖掘中小企业、散货集运等铁路运能,进一步扩大“公转铁”覆盖范围,全面提升铁路货运量。重点推进上党区绿能物流、襄垣县鸿达煤化等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

构建高效公路运输网。完善高速公路路网,加快黎霍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平遥—沁源—安泽高速公路尽快开工,实施长太、长晋和长安高速扩能改造,开展高速公路网加密前期研究。提升国省主干道能级,加快国道208全线一级路改造工程,实施309国道一级路改造和榆黄路改扩建工程。提高普通干线公路网通达程度,构建物流集聚区与外围通道的快速公路系统,推进主要物流集聚区互联互通,形成便捷高效的三级城市物流网络。

打造航空物流枢纽。以长治机场和屯留沙家庄通航机场为依托,以航空物流为核心、“铁公机”多式联运为重点,着力打造空陆协同、客货协同的空港型物流枢纽,形成涵盖高附加值产品、日用消费品、战略保障物资、特种货物的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培育客货运并举、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的屯留新城区。

完善枢纽节点功能。按照枢纽建设整体布局,完善枢纽节点组成要素和基本功能定位,对各枢纽节点类型、功能、设施、核心作业区和加工仓储区布局等复核,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公共共享核心作业区、集装箱作业区、加工仓储区,改造铁路站线、配线等基础设施,规划场内动线与场外道路交通疏解。按照新的功能定位重点推进长治北综合物流枢纽、壶关“综合物流枢纽+产业园”、长子南瓦日铁路通道中枢、武乡“物流枢纽+煤炭洗选加储运”、沁源“武墨线、太焦线、瓦日线”通道枢纽,黎城“物流枢纽+钢焦一体化”、潞城东“煤炭精细加工+物流、贸易、金融一体化”国际陆港等七个物流枢纽节点工程。

加快物流集聚区建设。强化物流集聚区与铁路干线、机场、高速公路的路网衔接,加强物流集聚区各类物流中心、配套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形成公铁联运、陆航联运、集散中心、分拨中心、分拣中心相互交织、互通互联的立体物流网络。推进铁路物流、公路物流、航空物流、商贸物流、快递物流、同城配送、冷链物流、邮件物流、农资物流、仓储分拨等各种物流业态项目向物流集聚区集聚。引导电商及快递企业向物流聚集区集中,构建层级合理、匹配需求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围绕集装箱多式联运,加强煤炭、矿粉到达、仓储、交割基地项目建设。推进以邮(政)供(销社)快(递)为渠道的城市、县、乡、村物流网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建立全市物流重点项目库。以存量设施整合提升为主、增量设施补短板为辅,对存量设施和“十四五”拟实施物流项目认真评估、研判,谋划一批改扩建和提升项目,补充完善一批枢纽基础设施体系项目、功能板块项目,分年度推进实施。

此外,长治还将优化业务流程,建立以货物流向为核心的新编组计划、建立标准化业务流程、建立供应商资源库,构建物流供应链体系。同时,还将通过创新“枢纽+”模式,如创新“枢纽+产业”模式、创新“枢纽+交易”模式、创新“枢纽+平台”模式、创新“枢纽+绿色”模式,推进枢纽经济发展。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发展。为此,长治市将加快物流业发展作为推动该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契机,全面加快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建设。市里成立专门的领导协调组,统筹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明确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要求,明确政策落地,相应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也成立了专班跟进机构。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政府设立了专门的产业基金,引导各资本投向物流业项目建设,同时,积极推进资本市场、金融机构联动,建立起多元化融资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合力。(志江)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