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综合素质考评,命题形式新颖,应考信心更足——
开考首日,看中考新变化!
注重综合素质考评,命题形式新颖,应考信心更足——
开考首日,看中考新变化!
6月20日,一场比高温热度更强的考验正在进行。为期三天的中考如期而至,36120名中考生奔赴全市31个考点,书写青春答卷。
手捧向日葵、高举应援板、戴上印有“旗开得胜”字样的口罩……早晨7时许,各考点门口,老师家长“花式”助考,工作人员严阵以待,考生陆续抵达,在安保人员的指引下,有序通过测温区进入考场。
8时30分,考试正式开始。考场内,紧张有序,考场外,默默守候。学生的每一次落笔,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的第一次中考,新变化、新方向让市实验中学副校长乔少东有着新的“中考体验”——“套路”减少了,命题“指挥棒”发生变化。
“从今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学科间整合命题、综合性考察题目更多,也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考察方向正是对我们落实‘双减’政策的一次全面检验。”乔少东说:“考前,我们打破传统复习备考模式,告别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在打牢基础上下功夫,注重与生产生活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用跨学科教学,引导学生综合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思考的能力。”
上午的语文考试一结束,市实验中学初三教师王泱第一时间认真分析试卷。整体看来,试卷命题方向与学校的复习备考方向大体一致,让王泱放下心来,“从语文试卷来看,命题更紧扣课标要求,更着重对基础知识的灵活性考察。例如古代文言文的命题从原本的记忆型答题模式,到如今通过简答题形式,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的能力。另外单独将应用型文本作为一道大作文题目,也显示出命题人希望学生学有所用的意图。”王泱一一介绍试卷命题的新亮点。“双减”实施一年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落实到长治市各校每日的教学实践中,王泱深有感触:“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改善提升,希望学生放下压力,打开思路,用智慧征服每一道试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填满每一个空格。”
作为全省中考改革试点市,今年长治市首次将初二年级地理、生物,纳入中考学科考试科目,于6月22日下午进行考试,成绩将计入毕业年段中考总成绩。在长治十二中副校长马树斌看来,地理、生物纳入中考,更有利于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与高考“3+1+2”模式改革的接轨,为学生的每一个选择都打牢基础。
一整天的高温考验就要结束,长治一中考点门口,女儿上初二的张先生提前赶来“踩点”,感受中考氛围。他说:“最初觉得培训班上不了,孩子学习会受影响,但后来发现所有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考验更多的是综合能力。今年,孩子参加生物、地理的考试,虽然提前一年进入中考状态,但并没有加重孩子负担,相信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铃响、笔停、试卷封起,梦想被悄然装载。愿所有考生坚定从容、轻松应考,全力以赴、快乐成长,以飞扬的姿态奔赴远方!(贾奕)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