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区:下沉优质资源 拓展乡村教育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教育园地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一看二想三算,掌握这三个要点,按照这三个步骤去做,就不会出错……”在潞城区实验小学西贾校区的教室里,数学教师马俊杰正在为学生们讲课。

与以往不同的是,孩子们的状态更好了,同样是数学课,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效果。多年来,潞城区坚持每年选派优秀教师下乡进行支教,通过实施“建立名师工作室、实施名师培训和引领行动、实施城乡教师双向交流”等举措,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真正提升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

今年,已经是小学副高级职称的马俊杰主动向学校申请,作为下乡支教的第十六批老师来到了西贾校区。实验小学西贾校区,位于潞城区潞华街道西贾村,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小学,因教师年龄逐渐老化,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自2005年实施优质教师资源下沉政策以来,一直是全区教育帮扶的重点校之一。马俊杰来到西贾校区后,积极和在校教师沟通交流,进行课改实践,研究教学方法,逐步打造出一套适用于西贾校区学生的教学风格。学生王诗楠对此深有感触:“马老师讲课的时候很幽默,我以前对数学不是很感兴趣,但现在对数学非常有信心,越来越喜欢数学了。”

优质资源的下沉让城市里更多的“马老师”来到了乡村学校,为乡村教师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现在西贾校区的教师们教育理念进步了,学生们的成绩有了提高,更多的家长也放心让孩子就近上学。如今在潞城区,好学校不再扎堆,优秀教师也流动了起来,乡村学校的孩子们享受到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通过优秀教师资源下沉这一政策,有效打通了教育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畅通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沟通交流渠道,为潞城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贡献了力量。

今年以来,潞城区城乡教师交流90余人次,惠及8个乡镇(街道)的30余所学校2000余名学生。今后,潞城区将会继续把优质师资向基层倾斜,不仅让乡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也给乡村教师带去最接地气的指导,最大程度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助力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田伟男 冯梦倩)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