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路边到市场里再到手机上——
“零工市场”开启就业直通车
从马路边到市场里再到手机上——
“零工市场”开启就业直通车
位于潞州区威远门中路的零工市场
零工市场求职创业训练营正式开营
零工市场线下招聘会现场
求职者在求职能力训练营参加培训提升职业技能
·核心阅读·
马路边,一群人站着、蹲着、背着手,挤着看路边摆出的一张张招聘启事……这是不少人记忆中的零工市场。谁要雇人干活、谁要找活干,都往这里跑。这样的聚集,有时难免影响市容、妨碍路人,还可能因为缺乏管理与规范而产生纠纷。随着新型“零工市场”的建立,这种现象得以彻底改观。
新型零工市场以灵活、短期、兼职为主要特征,包括兼职、实习、自由职业和临时工等多种形式,不仅是增加包容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必要途径,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就业观念的改变,零工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去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各地建设零工市场,多渠道促进零工群体就业增收。长治市潞州区结合实际,问需于民、科学决策,着力推进“零工服务体系”建设,让越来越多“零工市场”从马路边发展到市场里甚至是手机上。
找工作不再“站马路”
走上潞州区威远门中路辅路,很容易看到路西经常乌泱泱地聚着一群人,在一块红底招牌下细细看着些什么。走近一瞧,“潞州区零工市场”几个大字渐渐清晰。
这个今年开张的潞州区零工市场,是长治市目前最具示范作用的零工市场。人们在门口围观的是大屏幕显示的招聘启事。
为了让求职者有一个舒适的求职环境,零工市场休息区内,空调、饮水机等设施一应俱全,还划分出了服务大厅、业务洽谈室、工具仓库等功能区域。大厅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类用工信息,求职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岗位。
“我听说这里新开了一个零工市场,交通也挺方便,就过来看看能不能找到工作。”站在招聘电子屏幕前的王师傅告诉记者,他是一名技艺娴熟的钳工,对找份好工作很有信心。
零工市场建成之前,是怎样一番情景?“碰运气。”零工市场的常客、水电工方师傅讲起了以往打工的故事,“以前,我们只能在路边找工作,或者靠人介绍,可能好一段时间都找不到事情干。”如今,零工市场根据用工主体的需要和求职者所具备的技能、特征,将相关信息迅速匹配,效率明显提升。现在,方师傅时常收到零工市场发来的工作推荐,他忙不过来时,还要推掉几个。
正如方师傅所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零工找工作,大多通过自发形成的零工市场,这样的方式存在渠道狭窄、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劳动者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等问题。
“现在我们零工市场对求职者有完整的服务程序,建立了服务跟踪、回访、再服务的就业闭环服务机制,让零工群体在家门口好就业、就好业。”潞州区就业管理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负责人许慧军说。
新变背后的便捷与安心
走进零工市场服务大厅,求职者可以先到左边窗口服务台登记信息。“您有哪些工作经验?”“想找什么样的工作?”“薪资待遇需求是多少?”经过相关信息登记,零工市场会生成一份求职者的简历。再经过分类、匹配等环节,即可为求职人员推荐适合的企业。等求职人员上岗后,零工市场还会持续跟踪,通过企业、求职者的反馈,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使下次服务更精确、更到位。
服务大厅里,前来求职的市民除了可以查询到最新的就业岗位信息,还可以详细了解最新的劳动维权、福利保障、合同签订等与就业相关的政策信息。“刚刚听了工作人员的政策宣讲,我头一次知道有自主创业补贴和技能培训补贴,有养老保险代缴等政策,这让我们这些求职者感到既放心又暖心。”求职者孙阳说。
如今,零工市场不再只是求职、招聘的地方,它正逐步转化为集中供需匹配、技能培训、创业指导、权益保障等全要素、全过程的综合性服务场所。
“我们通过举办创业训练营、求职能力训练营、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宣讲促进就业创业和求职者职业技能提升。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和政策宣传5场,参与人数达530人。”零工市场负责人叶蕾说,“在社保方面,潞州区零工市场与蚂蚁金服合作,为零工购买零工日险,实现零活用工安全有保障。同时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展专题宣讲,今年以来,引导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劳动争议16件,为33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20余万元。”
“新零工”群体出现
零工市场的规范和发展,推动了服务场所由“乱”到“优”、市场运营由“散”到“聚”、劳动维权由“无”到“有”的转变。它的升级正吸引来一群“新零工”。
今年8月,福州江夏学院教育专业2023年应届毕业生王申标回家休假,想找一份临时兼职工作。那时,他刚刚辞去第一份工作,并不想马上再找一份固定工作,希望可以尝试不同的企业甚至不同的行业,去发现自己真正能胜任什么工作。
在“潞零工”小程序,王申标看中了长治市一木心理健康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的课程顾问岗位,便在该企业干了两个月。提供岗位的企业对他的表现很满意,并按时支付了报酬。几次合作下来,王申标对心理咨询工作产生了兴趣,现正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心理咨询师证书。“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通过零工岗位,在很短时间内就找到了自己的就业方向。”他说。
除了应届毕业生,一些在校大学生也加入了“新零工”队伍。长治学院的学生姜宇,近日就通过“零工市场”找了一份“骑手”工作来体验生活。
“我以前是在学校兼职群里找机会,最近看到有人转发‘零工市场’里骑手之家的招聘信息,就试着联系了一下,我们学院有不少人在那里兼职。”姜宇说,“我主要就是承接周边饭店的餐饮配送任务,每月能挣到一笔稳定的兼职费,这让我觉着挺有成就感。”
“大学生追求灵活的工作方式和时间,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零工市场给他们提供了灵活调整工作时间的可能。他们通过零工市场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职业技能,能够为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许慧军说。
线上线下资源共享
去年以来,潞州区零工市场按照“零工聚集在哪里,市场就建设到哪里,服务就保障到哪里”的工作思路,科学规划零工市场建设布局,打造了区级零工市场1个、镇(街道)级零工市场17个、村级零工驿站N个,全区零工市场“1+17+N”服务格局基本形成。
同时,零工市场依托支付宝等互联网平台,实现招聘、求职数据双向联通,加强供需对接,加快就业岗位资源共享。求职者在零工市场登记过的信息都会上传到线上系统。通过人工回访,求职者的履历变得更清晰,系统会根据求职者上传的资料、回访情况为其匹配合适的工作。
“我们倾力打造了‘职呱呱’‘潞零工’‘潞小宣’等线上就业服务平台,实现招工找活‘点对点’精准对接,让求职者足不出户实现云端应聘。”叶蕾介绍,“零工市场呼叫中心的建立,也有效强化了零工快速对接服务,建立起零工‘即时快招’服务模式。
未来,线上仍将是零工市场保障用工需求、推动灵活就业的“主战场”。潞州区零工市场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着力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同步推送零工求职信息和用工需求信息,提升劳动力与用工单位供需匹配效率和质量,真正做到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让就业服务更有温度。(张振龙 韦婧)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