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换新装 民宿迎客忙
——壶关县东井岭乡岭后村有颜值更有产值
老屋换新装 民宿迎客忙
——壶关县东井岭乡岭后村有颜值更有产值
初秋,暑气渐消。壶关县东井岭乡满目苍翠,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宿小院炊烟袅袅,大山深处生机勃勃。
近年来,东井岭乡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党建赋能,找准发展路径,采用“移民安置+休闲旅游”模式,支持岭后村打造“看得见山、种得了地、记得住乡愁”的生态乡村风貌,不仅完成了从危房到新居的蜕变,更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民宿经济,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产值,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
“第一次住进岭后村,就被这里淳朴的民风、清凉的气候和雅致的民宿环境所吸引,今年已经是我第2次来小住避暑了。”来自北京的游客贺兰山说。
太行山深处的岭后村,143座立体式生态小院依山而建,白墙灰瓦的徽派小楼错落有致。庭院街巷里,游客们有的在锻炼身体舒展筋骨,有的聚在一起下棋娱乐,惬意的气息充满了每个角落。
“在这儿住得特别好,有‘家’的感觉,比我们河南凉快,而且生活很方便,民宿里提供的餐食也是村民种的新鲜果蔬。刚来的时候还怕住不习惯,结果住着住着都不想走了。”游客张丽平乐呵呵地说。
张丽平口中的“家”,正是岭后村依托生态优势打造的特色民宿。
而这一切的起点,要从一个关键人物的回归说起。曾经的岭后村,因煤矿采空区问题整村搬迁举步维艰,急需一名能破局的“领头雁”。在壶关县、乡党委的动员下,2020年,土生土长的岭后村人、壶化集团原副董事长李保方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成为村民们的“主心骨”。
带着在企业积累下的管理经验和对家乡的热爱,李保方带领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95%的村民顺利搬迁新村。但他深知,“住得好”只是第一步,“过得好”才是根本。他和村两委干部多次商量,最终决定依托周边旅游资源,利用旧村闲置院落发展民宿经济。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老村闲置的院落逐渐旧貌换新颜,变成了会挣钱的“金窝窝”。
“我家以前破旧的老屋得到了整体修缮,现在都租出去做民宿了,一年下来能有4000多元收入。”搬到新村居住的岭后村村民赵小四是村里利用闲置院落发展民宿经济的受益者之一。
为了壮大民宿经济,吸引广大游客来村里体验特色民宿,岭后村建立党员包联民宿制度,推动党员在服务中“亮身份、作表率”,专门设立游客信息反馈岗,及时跟进问题整改进度,让“宾至如归”从口号变成现实。
“去年我在这里住了二十几天,村干部经常来民宿走访,询问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年再次光顾,发现无论是住宿环境还是休闲娱乐设施,都有所改进。等明年我和朋友们还会再来。”游客贺兰山说。
如今的岭后村,不仅是村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也是远近闻名的康养胜地。依靠民宿康养,岭后村的集体收入增加了16万元,带动10余户村民就业增收。这个大山深处的村落正以民宿康养产业为支点,撬动乡村全面振兴,让“千万工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史晓萍 李玉玺)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