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县龙泉村:“三措并举”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你看咱村这路,以前坑洼难行,现在平平整整,房前屋后绿树成荫,住着心里特舒坦!”站在焕然一新的村道上,长子县慈林镇龙泉村党支部书记李江波笑意写满脸庞。这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正是龙泉村坚持党建引领,精准实施环境提升、机制创新、服务优化等举措,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能的生动写照。

焕新村居环境

走进如今的龙泉村,宽敞平整的柏油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道路两侧绿树成排、花草点缀,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景象彻底改变。“过去村里路不好,不仅出行难,外面的人也不愿来。”李江波说,“去年以来,支村‘两委’班子把修路和绿化作为改善民生的突破口,党员带头攻坚,仅用三个月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去年,在支村“两委”带动下,龙泉村累计硬化道路8752平方米,解决了多年“出行难”问题。同步推进绿化工程,在道路两侧、闲置地块种植景观树和花草,并新建2个口袋公园,让村民出门见绿、转角遇景。“以前吃完饭只能在家待着,现在公园就在家门口,遛弯、聊天很方便,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村民付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尤为亮眼的是,该村为每家每户统一安装了楹联,胡桃木色底版搭配青色字迹,古朴典雅,大大提升了村庄的文化格调。

激活村民自治

“垃圾分类做得好能积分,帮邻居办事也能积分,攒够了还能换生活用品。”在龙泉村,村民们参与积分制治理的热情很高。为破解“干部干、群众看”的治理难题,该村推行“党建+积分制”治理模式,将环境卫生、互助帮扶、志愿服务等行为量化为积分,定期将积分兑换为日常用品,有效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以前喊着搞卫生,响应的人不多,现在大家主动打扫门前屋后,就为多挣几分。”积分管理负责人李亚丽介绍,积分制治理模式,让村民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不仅村里卫生保持得越来越好,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也多了,村风民风持续向好。“靠自己劳动挣积分换东西,心里踏实,现在村里吵架的少了,帮忙的多了,这制度真是定到了百姓心坎里。”村民李峰说。

畅通服务末梢

“有事儿找网格员,准没错。”这是龙泉村村民常挂在嘴边的话。该村划分为3个网格,由党员担任网格员,负责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工作,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在家门口就能解决。

“网格员就是咱的‘贴心人’,不管是水管坏了、邻里有矛盾,还是办事需要帮忙,一个电话他们就到。”村民张江红说,以前办事要跑镇里,现在网格员上门服务,省时又省心。已有三年工作经验的网格员李全亮说:“我们多跑一趟,村民就少跑几趟,能帮大家解决问题,再累也值。”截至目前,网格员累计为村民解决各类诉求100余件,村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党建领航,治理生辉。从道路泥泞到坦途通户,从“袖手旁观”到主动参与,从“办事跑腿”到上门服务,龙泉村积极探索,精准施策,正书写着基层治理的生动答卷。“我们会继续抓牢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努力让村庄更美丽、乡风更文明、村民更幸福,让这片土地焕发实实在在的生机与活力!”李江波信心满满。(陈雨彤 王浩东)

(责编:张文卫、林晓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