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区:抗旱“组合拳”筑牢秋粮丰收“生命线”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长治市潞城区的大田玉米当前正处于灌浆期,然而久旱天气无疑为玉米生长带来极大“烤”验。为最大限度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潞城区第一时间制定实施农业防灾减灾方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重点区域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作业,打响一场抗旱保收的攻坚战。

在潞城区店上镇邱壁村,多架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精准操控下有条不紊地开展飞防作业。伴随无人机运转时发出的“嗡嗡”轰鸣声,水雾从天而降,化作滴滴甘霖为玉米披上抗旱防病“外衣”。现场飞防作业技术人员田军宏介绍道:“目前正是玉米螟、大斑病的多发时期,这次飞防主要采用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以及飞防助剂,混合喷施玉米,使玉米达到防治病虫、补充营养,最终达到增产增效等多重作用。”

此外,还从潞城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申爱英处了解到,经过前期普查调研,发现店上镇病虫害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是翟店街道小天贡村和潞华街道儒教村,共计12500亩玉米种植地被纳入到飞防作业实施范围内,预计十天左右时间全部完成。开展飞防作业不仅能够有效将病虫害发生控制在百分之五以内,在保障粮食稳产丰收的同时,也让广大种植户吃下一颗“定心丸”。店上镇邱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慧林说道:“我们邱壁村今年种了大概2000多亩玉米,幸亏区里和镇上组织了专业的飞防队伍来我们村进行防灾减灾作业,希望咱们村今年的秋粮有个好收成。”

在及时开展飞防作业的同时,科学灌溉也不能少。在店上镇,除了滴灌、喷灌、渗灌等现代节水灌溉方式的普遍使用,还有不少地区采用传统灌溉渠为作物补足水分。相隔不远处的店上镇河湃村便是如此,跟随当地村民脚步,来到了这条修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灌溉渠前,这不仅是农业发展和水利建设的智慧结晶,更是凭借操作简便、维护简单一度成为种植户的“得力帮手”。该村支部委员亓爱斌说:“我们河湃村有七百余亩玉米地,都属于高标准农田,现在正在利用灌溉渠开展灌溉作业。目前,我们一共有两道灌溉渠,都是七十多年前修建的,现在还用得好好的,每道渠长将近一千米,二三十米一个口,可以满足三亩多地的浇灌需求。”

从科技赋能的飞防作业到久经考验的灌溉技术,此刻正汇聚成为抵御旱情的强大力量,在筑牢秋粮“生命线”的同时,也绘就着秋粮丰收的希望图景。“接下来我们将根据气象预报,开展防旱抗旱的同时,做好旱汛急转的准备,通过各项措施确保全区秋粮稳产丰收。”申爱英说道。(孙超 赵亚喆)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