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区:“小积分”激活乡村养老“大幸福”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今天上午干活挣的积分票,中午就能去食堂换饭吃喽!” 临近午饭时间,潞城区潞华街道张家河村日间照料中心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云喜一边核对积分台账,一边将崭新的餐票递到村民手中。

“我这4天在村里干了点活,换了 48 分。48 分能在食堂吃 12 天饭,还能去村里的商店换些日用品,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村民王庆玲拿着积分卡,算起“积分账”时满脸笑意。每天清晨,她都会准时来到照料中心,帮着擦拭桌椅、整理阅览室的报刊,这些曾经看似琐碎的小事,如今成了她攒积分的 “日常功课”。

在潞城区潞华街道张家河村,一张张小小的积分卡正成为撬动乡村养老服务升级的“金钥匙”。今年5月底,张家河村日间照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创新推出积分制养老模式,通过“服务换积分、积分换餐票”的方式,让老人们在劳动中收获归属感与价值感,激活互助养老新场景。

73岁的桑保成是照料中心的积分制养老模式的“忠实粉丝”。自从村里的“积分制养老”推行以来,他几乎天天 “打卡” 报到,不仅把自己负责的公共区域打扫得一尘不染,还主动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打饭,每月能攒下120多分,餐票常常 “用不完”。“村里办了大食堂,咱老人吃饭方便了,但也不能白吃。”桑保成擦着额角的汗说,除草、扫地、整理图书,这些活儿自己还能干,“既能活动筋骨,又能换热乎饭,人老了不用自己生火做饭,还能跟老伙计们搭伴干活,日子过得踏实!”

卫生清扫、协助整理图书、帮忙看管活动室等义务劳动,这些曾被视作“搭把手”的日常小事,如今都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养老积分”。而积分可直接兑换大食堂的餐票,这不仅让劳动有了看得见的价值,更让老人们在付出中尝到了幸福的滋味。

在曹云喜看来,积分制的意义远不止“换餐票” 这么简单。“我们根据老人的体力情况分配劳动任务,能干啥就干啥。”他解释道,通过劳动积分,老人们不仅能吃上热乎饭,更重要的是找回了价值感,大家在食堂吃饭时互动多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整个村子也更团结了。”

一张积分卡,串起烟火气,凝聚邻里情。劳动攒分、积分换票、互助守望,小小的积分承载着大大的幸福。它不仅激发了老人参与乡村事务的热情,更编织出一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农村养老温情图景,成为乡村振兴中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下一步,我们要让积分更‘值钱’。” 曹云喜透露,村里正计划扩大积分兑换范围,除了餐票,还能兑换理发服务、体检折扣券,甚至可以用积分在村卫生室抵扣部分药费。“更想组织老人们搞‘爱心捐赠’—— 用积分兑换米、面、油,送给村里更困难的家庭,让这份互助精神传得更远。”我们要让村里的老人们知道,养老不只是“享清福”,更可以“发光发热”,在互助劳动中安享有尊严、有乐趣的晚年。(段婷婷 赵亚喆)

(责编:张文卫、林晓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