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县分水岭乡岩庄村 林间牛铃摇响致富曲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盛夏的武乡县分水岭乡岩庄村,山坡林地间,成群黄牛悠然啃食着丰茂的青草,清脆的牛铃声在山谷回荡,绘就出一幅鲜活的“牧牛图”。

地处黄土丘陵山区的岩庄村,群山环抱、劲草丰茂,发展畜牧养殖业优势显著,而其夏季“散养”模式,更是让村民找到了增收致富的“轻松”门道。

“夏天草长得旺,把牛赶上山,它们自己就能吃饱喝足,既省心又省力。”养殖户贾旭平望着吃草的牛群满脸笑意。依托林下草地资源,季节性散养成为常态,牛群白天林间觅食,傍晚归栏,既盘活了自然资源、削减了饲料成本与人工投入,也让牛在自然环境中茁壮成长,身价倍增。“去年,我家养了70多头牛,卖了30头,大概赚了10多万元。”贾旭平高兴地说。

近年来,岩庄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党员示范户+农户”模式,建成6个标准化黄牛养殖区。冬季,黄牛入住温暖牛舍,集中管理与疫病防控更高效;夏季,林间草地成为天然牧场。岩庄村党支部书记杨永军说:“以前冬愁保暖、夏忧草料,现在养牛方便多了。”

“养牛有草料补贴、还有养殖保险……”养殖户贾旭平说,“咱现在得了政策福利,养牛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去年以来,武乡县分水岭乡全面落实产业奖补政策,发放草料补贴资金,缓解养殖成本压力。同时,为全乡养殖户办理黄牛养殖保险,每头最高可获得8000元的保费赔款,为养殖户增强了抵御灾害、疫病风险的能力。

政策红利的释放,让村民养得安心、养得放心。此外,兽医“随叫随到”的服务,为养殖产业保驾护航。牛群一旦有恙,兽医李万师便会背着诊疗箱迅速赶来,精准诊断,成为养殖户的坚实依靠。“牛是咱乡亲们的重要财产,生病了可不敢耽误。只要接到村民求助,咱就得第一时间上门服务,让乡亲们少担心、少跑腿。”

如今,岩庄村共有养殖户39户,黄牛存栏量达到2300余头,年产值约300万元。省心的养殖模式、实在的政策支持、兽医的保驾护航……越来越多的村民正牵着“致富牛”,迈向红火新生活。(关晓蕾)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