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向“智”塑造产业新优势
——襄垣县招商引资增量提质释动能
逐“绿”向“智”塑造产业新优势
——襄垣县招商引资增量提质释动能
盛夏的浊漳河畔,夏日热浪与建设热情交织奔涌。
上半年完成签约任务81个,签约186.5亿元;开工项目73个,开工率90%;完成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56.4亿元……一组组跃动的数据勾勒出襄垣县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这背后,是襄垣县招商引资“量”“质”并进释放的强劲动能。
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和撬动转型的关键支点,襄垣县以战略视野谋篇布局。2月8日,全县“开年第一会”便吹响冲锋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出征”,县四套班子全员上阵,招商部门定期出击,组建12支专业招商分队精准发力。一场“大员上阵、全员招商”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北上京津冀,南下长三角、珠三角,东进鲁豫浙。上半年,全县各级各部门累计外出叩门招商81次,对接洽谈372次,其中县四套班子及处级以上领导对接洽谈173次,外出考察38次;各镇、各单位对接洽谈199次,外出考察43次。一次次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不仅带回了签约硕果,更将襄垣县的发展机遇和合作诚意传递四方。上半年,襄垣县招商项目共落地73个,总投资60亿元;在谈项目53个,总投资183.75亿元;意向项目88个,总投资129.55亿元。
方向明则步履坚,招商引资更是如此。
招什么?思想转变催生精准行动——从“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从“看产值”转向“看新质”、从“引单点”升级为“育链条”,襄垣县立足能源禀赋、开发区集聚和要素成本优势,抢抓战略机遇,精准锚定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及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力。锦鑫化工投资6亿元的年产52万吨绿色新材料项目成功签约;天合光能“共享储能电站”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地开花。
怎么招?招商方式与时俱进——深化“政府+链主+园区”模式,运用“四全工作法”,探索重资产、绿电、科技、基金、乡情、以商招商等多元路径。襄垣县三支专业队协同作战,驻点招商专业队深耕区域“联合叩门”,加强与京津冀等地区重点企业、商会、行业协会和开发区的沟通联系。信息收集专业队广集线索,广泛收集招商线索、经济信息,搭建信息联动平台。宣传推介专业队化身“襄垣代言人”,积极展示襄垣县优势资源、特色产业、招商项目、优惠政策,襄垣县持续扩大合作“朋友圈”,按下招引“加速键”。
招引是序章,落地见真章。襄垣县深悟“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全力打造投资热土。
襄垣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组建“陪同办”“全代办”专业团队,将县本级239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集中办理,全力疏通“堵点”“难点”,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良性循环。
优质服务是项目落地的加速器。在襄矿集团研发中心,总投资2000万元的低空综合监管服务指挥中心(产业孵化基地)项目进入前期论证阶段。“相关部门主动上门,协调解决前期问题,这种‘未建先服务’的模式让人安心。”项目负责人表示。
要素保障是项目落地的基石。山西襄垣经开区高端化工产业园,总投资1.25亿元的山西坤源化工年产10万吨聚合氯化铝项目现场,原料储罐区、核心反应单元集群已成型。项目负责人张晟炜介绍:“从签约到建设,襄垣县高效解决了用地、水电等关键问题,要素保障高效,进展远超预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襄垣速度’和‘襄垣温度’。”
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的精准配置,支撑着从中科铁塔、铁福来钻机技改,到中烨锂电、酷纳斯通轮胎等项目的火热建设,推动着上半年签约的73个项目成功落地并迅速转化为实物工作量。
以招商引资为先导,汇聚高质量发展核心动能。一个更具创新活力、更富产业韧性、更显开放魅力的襄垣,正从跃动的数据与火热的实践中,昂首阔步,未来可期。 (贾奕 张超群 孙彬雁)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